1963年曾国藩后人抛出史料,惊诧学界,李秀成在供词中说了什么?

莺歌绿柳楼前 2024-12-24 15:16:03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李秀成,那可是太平天国有名的将领,还被称作“忠王”呢!在好多历史记录里,都把他说成是特别忠诚的英雄。他一直坚定地守着自己的信念,压根就没向清廷服过软。

说出来您可能都不信,这位英雄在临死前,在被囚禁的那九天里,写了一份挺有争议的供词,叫《李秀成自述》。

这份供词啊,差不多把太平天国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都包含进去了,而且还对那时候的清廷、湘军,连曾国藩都进行了很深入的思考和指责。

李秀成的供词,乍一看好像是一个打了败仗的人写的认罪书,可实际上这里头蕴含着挺复杂的政治意义呢。

特别是在他的供词里,他不光实实在在地讲了太平天国失败的缘由,还把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好一顿狠批。

李秀成在他供词的最后,那胆子可真够大的,竟然提议让曾国藩自己当王。这表明他就算身处绝境,也还是不肯乖乖认输,想借着这个办法给自己和太平天国谋求那么一点生存的希望。

挺让人纳闷的,这关键的历史文件,在李秀成被抓后,并没有马上给大家看,而是过了差不多一百年,李秀成的供词原件才在台湾曾家的后人那里又给公开了。

为啥这份供词老长时间都被封着?李秀成自己说的那些事儿到底藏着啥秘密?它里面的内容一开始为啥没给大伙看,而是被曾国藩仔细审查后,删掉了好多敏感的东西?这些事儿到现在还让后人挺犯愁呢。

【最后供词】

这份供词啊,到了1963年才被公开出来,变成了晚清历史研究里很重要的一份文献资料。

它把太平天国的兴衰过程详细地记录了下来,而且还展现出李秀成对太平天国失败的深入思考,还有他对清廷和湘军的特别见解。

李秀成的供词里,有他的忠诚和悔恨,还藏着不少隐秘的政治暗示呢,把他临死前最后的心思都给暴露出来了。

李秀成的供词可不是那种普通的认罪书,这供词啊,就好比是他个人的一段历史回忆,也是太平天国的一个小小缩影。

在那五万字的供词里,李秀成通过文字仔细地讲述了太平天国是怎么兴起的,又是怎么衰败的。

从他的文字当中,读者能够明明白白地了解到太平天国,从刚开始起义时的势头强劲,一直到最后垮掉的每个关键地方。

李秀成讲了洪秀全咋从自己封自己当“天王”开始,很快就弄出了一个挺大的政权,而且在没几年的时间里,就把大半个中国都给占了。

时间一长,太平天国内部的矛盾越来越严重,领导层做出的决定有问题,还很腐败,成天争权夺利,使得这个原本让人充满期待的理想之国,没办法逃脱地走向了灭亡。

李秀成在他的供词里直说,就算自己一直想方设法去改变战争的局面,可太平天国里面的“内部争斗”到底还是变成了要命的大问题。

他挺无奈地表示,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不只是因为外边的压力大,像清朝的湘军很厉害,外国列强还来插手。更重要的是,内部管理乱糟糟的,领袖洪秀全还挺昏庸。

洪秀全去世以后,太平天国的指挥系统就不好使了,在这种情况下,李秀成成了努力保住太平天国根基的“忠臣”。

李秀成在他的供词里,不光回顾了太平天国的那段历史,还毫不客气地批评了清朝政府,说它腐败又没本事。

他特别生气,因为清廷高层贪污腐败得厉害,老百姓日子过得苦,政治也是黑得不行。

李秀成在自己的记述中,清楚地看到清朝统治者既没本事又冷酷无情,也由此越发明白那所谓的“天命”,不过是虚假和耍弄权术的幌子罢了。

他在供词里说,太平天国起义啊,一开始就是想把老百姓从苦难里解救出来,是要反抗那腐朽又压迫人的封建统治。

虽说太平天国在最牛的时候,有好几百万的军队,还有好多支持者呢,可因为内部闹矛盾,战略上也犯错了,到最后,竟然变成了让老百姓更遭罪的一个玩意儿。

李秀成可不光是痛斥了一下就完事儿了,他清楚地说道,清廷为了能继续统治下去,啥招都使,使劲儿镇压太平天国。哪怕是拉上外国势力,跟英法列强一块儿来打压咱中国的农民起义。

李秀成表示,这种跟外人勾结的事儿,让他对清朝所谓的“正统”身份很是怀疑。

他在供词里说:“朝廷的命令,不能违抗,可要是没有仁义,咋能赢得百姓的心呢?”这话体现出很强的政治觉悟,也表明李秀成对清朝治理国家的理念完全失望了。

咱来聊聊湘军和曾国藩。要说对他们的评价,那“忠心”这一点可不能小瞧了。湘军那可是清朝时期很有影响力的一支军队,曾国藩呢,也是个挺重要的人物。在当时的那个环境下,他们的“忠心”是个不能被忽略的方面。

在这份供词里,有个不能被忽略的部分,那就是他针对湘军,尤其是对曾国藩的看法。

李秀成对曾国藩的看法挺矛盾的。一方面呢,他觉得湘军很厉害,士兵们士气特别高,打仗特别猛,特别是在好几次攻打天京的时候,那战斗力超强。

另外啊,李秀成压根儿就没全盘认可曾国藩代表的清朝那所谓的“正统”。他还暗示说,湘军虽说把太平天国给打败了,可这背后其实藏着对老百姓的背叛,对正义的违背呢。

李秀成在他的供词里讲得很清楚,湘军的表现确实不错,可关键在于,湘军在清朝那官僚体系当中承担的历史使命,而在这背后存在的腐败和不公平,那可是清朝政权绝对不能小瞧的大问题。

李秀成说:“曾国藩之所以能打胜仗,不只是靠勇猛,关键还在于他有心机,会算计。”

他说的可不单单是战术方面的盘算,说的是曾国藩咋在打仗过程里一点一点攒下了自己的政治本钱,又是咋通过一场一场的战斗,还有对天京的包围,到最后给自己的政治生涯铺好了路。

特别要注意的是,李秀成在他的供词里清楚讲了,他跟曾国藩交流过好多回,还在一些时候使劲劝曾国藩自己当王,把清朝那腐败的统治给推翻了。

李秀成心里清楚得很,太平天国的落败,不能光怪外部的情况,它内部的问题也老严重了。

他在供词里仔细讲了曾国藩在太平天国那时候的情况,还说曾国藩本来有机会反了清朝,重新建立中华呢,不过最后曾国藩没这么干,放弃了这个机会。

李秀成的供词,不单单是对过往历史的一种回顾,而且还体现出了他个人心态上的那些细微改变。

眼瞅着死亡就要来了,李秀成呢,从一开始的“忠王”,到后来变成了“反思者”,慢慢地就把那忠诚的束缚给挣脱了,展现出了更多对自己的认识和批评。

对他自己来讲,写这份供词,意味着跟过去彻底划清界限,也是对太平天国失败进行的深入反思。

他心里明镜儿似的,不管咋使劲儿,太平天国都没可能复兴了,而清朝那腐败劲儿还有窝里斗的情况,估计永远都改不了啦。

他觉得吧,要是中国想摆脱内忧外患的这种艰难处境,那就得有个像曾国藩那样厉害的人现身,把清朝那腐败的政权给推翻喽,再建立一个新的政权。

不过他心里很清楚,就算有这么厉害的人冒出来,以后的政治形势照样说不准,国家的命运说到底还是被少数精英把控着。

【曾国藩的深谋远虑】

李秀成被俘后写了差不多五万字的供词,这时候,曾国藩心里头那是矛盾得很呢:

一方面,李秀成的认罪交代,特别是对太平天国失败的深入分析,对于湘军立下的战功以及他自己的政治生涯来说,那可是有着非常高的历史意义呢。

另外啊,这供词里有些东西,尤其是李秀成对湘军一通猛夸,还有他劝曾国藩自己当王的那些话,可给曾国藩整出大麻烦了,留下了不小的隐患。

要是这些敏感的地方给公开了,那清廷可能会严重地起疑心,说不定还会直接让他自己的命都保不住,连他家族的安全也没了保障。

一、李秀成供词里的那些“要命的话”

李秀成的供词,不单单是他对太平天国兴衰的自己的一番总结,也是一篇很有政治味道的宣言呢。

虽说李秀成在他的供词里主要是对自己进行批判,不过这里头还藏着不能小看的政治潜台词呢。

他把清廷批得那叫一个狠,简直就像是泼了一大盆污水上去。而他对曾国藩和湘军的夸赞呢,那也是一点儿都不吝啬。

在那些夸赞里,李秀成明显是想给自己还有太平天国争取到最后的一点政治本钱。

李秀成的这个策略啊,目的是让清廷和湘军之间的矛盾变得更严重,说不定他是想靠着这种“挑事儿”的办法,来达成某种政治上的较量呢。

这里面顶要紧的一个事儿,就是李秀成直截了当地劝曾国藩自己当王,把清廷给推翻喽。

历史学者们大都觉得,李秀成的这个提议可不是随口一说,那是经过仔细琢磨后的一种政治盘算。

那时候的清朝啊,已经烂得不行了,曾国藩可是地方上有实力的军阀,手里头兵多得很,按说他应该是有足够的本事去争个更大的权力的。

李秀成这么做,明摆着是想在太平天国失败以后,找一条说不定能“重振旗鼓”的路子。

李秀成觉得,要是曾国藩敢反了清廷,那说不定就能让天国重新振作起来,说不定还能和他一起把“华夏”政权给恢复喽。

这一个提议啊,对曾国藩来讲,那简直就是颗“定时炸弹”。

要是李秀成的供词里有这么一段内容,并且让清廷知道了,那曾国藩的政治生涯可就危险啦!

要知道,曾国藩在清朝那地位可是相当重要,要是有人说他“有意造反”,那他全家都得遭殃,可能会被满门抄斩呢!

对曾国藩而言,李秀成的劝降那话可太要命了,这不光是他自己能不能活的事儿,还关乎着他们家以后安不安全呢。

好啦,咱来说说曾国藩的政治谨慎这事儿。曾国藩这人啊,在政治方面那可是相当小心谨慎的。他深知在官场混,得处处留神,不能有半点儿马虎。所以呢,他做事总是考虑得特别周全,生怕出啥岔子。不管面对啥情况,他都能冷静应对,不会轻易冲动行事。他明白,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站稳脚跟,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名声。

曾国藩是个出身儒门的官员,这人可不简单,兵法他精通,权力游戏的规则他也摸得透透的。

在他看来,政治可不单单是权力谋略的争斗,而更多是进行长远规划和对整体局面的把控。

李秀成的供词递上去后,曾国藩很快就反应过来,要是把这供词啥都不改就交给朝廷,那不光他自己没准会被清廷猜疑,就连他的家里人以及湘军以后的日子恐怕都得受影响。

所以呢,他打算自己来审查这份供词,把那些有可能带来危机的部分给删掉。

在审查的时候,曾国藩很快就发现了李秀成供词里的问题。

这里面啊,李秀成对湘军那可是高度赞扬呢,他觉得湘军的战斗力比起清廷的八旗子弟强太多了。要是这事儿让清廷知道了,那朝廷对湘军的顾忌肯定就更深了,说不定还会把曾国藩当成一个“威胁”呢。

所以呢,曾国藩想都没想,就把那一段给删掉了。他把湘军的功劳给抹掉了,就是想让这份供词能跟清廷的“史实”更相符,免得惹出啥没必要的政治麻烦来。

另外,李秀成的供词里说到的“天京失守”的责任问题,这也是曾国藩得去修改的一个重要方面。

李秀成讲得很清楚,天京之所以会失守,最主要的原因是太平天国里面矛盾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洪秀全领导上有问题,还有大臣们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曾国藩在供词里把这一段给改了,着重强调湘军在困境当中的英勇表现,还有他自己“屡败屡战”的那份努力,目的就是给自己挣来更多的功劳和荣耀。

这些改动,明显是给自己往后升职和提高政治地位做准备呢,也是为了不让清廷对湘军有意见。

三、瞧瞧供词里藏着的隐秘政治目的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得留神供词里是不是有那种藏得挺深的政治目的。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得仔细琢磨琢磨,不能马虎。要是不注意,可能就会出大问题。所以说,对待供词,咱得多个心眼,把那隐秘的政治目的给找出来,弄清楚咋回事。

李秀成的供词被改动,这里头曾国藩的“心眼儿”不光表现在删掉一些内容上,还体现在把李秀成劝他当皇帝的那部分给完全删掉了。

对曾国藩来讲,这部分内容那是相当敏感,因为它直接碰到了清廷最害怕的政治红线:但凡有啥暗示叛乱或者篡位的话,都有可能招来灭门之灾。

所以呢,曾国藩立马就把这部分给撕了,而且撕的时候特别留神,保证供词里但凡跟李秀成劝曾国藩当皇帝有关的字儿,一个都不能留。

这一做法,不单单是为了保护自己,还是一种深层次的政治考量。

曾国藩心里清楚得很,李秀成提的那主意虽说挺诱人的,可压根儿就不符合大清朝廷的好处。

要是李秀成的劝告能被公开,那清朝朝廷没准就会对他起疑心,说不定还会觉得他和李秀成有啥“见不得人”的政治往来呢。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曾国藩得自己主动把这潜在的威胁给“断了”,把供词里所有跟这有关的东西都给彻底清除掉。

曾国藩不光想着自己在政治上的安稳,还把家族的利益也给考虑进去了。

在清朝,他可是个重要的大臣,心里头很清楚,自己家族的命运跟朝廷那是紧紧相连的。

要是供词里的一些内容被传出去了,那清朝廷可能就不高兴了,这样一来,曾国藩他们家可能也得跟着遭殃。

特别是当清廷越来越重视湘军的时候,曾国藩得保证自己家族的利益一点儿都不受侵害。

李秀成的供词虽说把太平天国失败的实情给讲出来了,可对曾国藩而言,让自己家族稳稳当当的,保障家族的以后,这才是顶要紧的事儿呢。

所以啊,曾国藩这人想得深远,可不单单表现在删改李秀成供词这事儿的具体做法上,还体现在他为自家利益做的长远打算上。

在那个权力不太稳当的时代,但凡有一点儿不小心的行为,都有可能引发想不到的灾祸。

曾国藩心里很清楚这回事儿,所以他在处置李秀成供词的时候,那种谨慎沉着的态度,那是相当重要的。

五、曾国藩家的“华丽转身”曾国藩的家族原本没啥特别出众的地方,但是后来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国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让整个家族实现了“逆袭”。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也为家族带来了辉煌。在他的影响下,家族中的其他人也受到了激励,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使得家族的地位和声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曾国藩这人的政治智慧跟权谋手段,在他过世后,还持续了好几十年呢。

李秀成的供词,它的被隐瞒、被修改,还有最后被公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曾家的后代命运产生了影响。

曾国藩费了不少心思搞政治操作,给自家挣得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这就给后来湘军的兴起以及曾氏家族的“翻身”打下了基础。

就凭这种厉害的政治手段,使得曾家在清朝末年变成了对中国历史走向有着重要影响的一股力量。

【未公开的供词与曾家命运的赌注】

太平天国里有个关键人物,他的自述那可是一份历史的见证啊,把太平天国怎么兴起的、怎么没的都给记录下来了。

曾国藩从这份供词里,察觉到了比历史价值更严重的政治危机。

曾国藩心里很清楚,要是这份供词早早地给公开出去了,那他自己和他家族的命运可就会出现没法预料的改变。

他在供词里一点儿也没客气,把清廷的腐败和无能给狠狠批评了一通。虽说在太平天国将领的供词里,这种对清廷的控诉不少见,可对曾国藩来讲,这照样是个潜在的威胁。

李秀成确实忠诚,这挺可贵的。不过呢,他的批评表明了清朝统治不行,也从侧面反映出曾国藩和湘军作为朝廷代表,面临着一些历史难题。

李秀成觉得,曾国藩就是清朝那腐败政权的一个代表,不过呢,他也清楚,湘军的军力强大到能够动摇清朝。

要是清廷觉得曾国藩的权力对他们有威胁,那曾国藩可就危险大了。

咱今天来说说曾国藩的政治算盘。曾国藩在清朝那可是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政治盘算可不简单,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他在政治上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做法。这政治算盘打得怎么样,对当时的局势和发展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咱就来仔细瞧瞧,曾国藩这政治算盘到底是咋回事。

面对这份充满政治味道的供词,曾国藩很快就有了自己的看法。这不,收到供词后,曾国藩立马着手对文件进行删改。

李秀成自己亲手写的供词,内容并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他的一些评价和建议,像对曾国藩的讨好,对清廷的指责,这些都能把曾国藩卷进巨大的政治麻烦里。

特别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李秀成在他的供词里讲的“劝曾国藩当皇帝”这档子事儿。

虽说李秀成的这番劝说,有一部分也许不是真心实意的,可这无疑给曾国藩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要是清廷知道了这事儿,那肯定得琢磨曾国藩跟李秀成是不是私下有啥勾连,说不定还会觉着湘军是不是有“反”的心呢。

为了躲开这一危机,曾国藩毫不迟疑地把这一部分给删掉了,完完全全把这一政治风险给堵住了。

另外,李秀成在他的供词里对太平天国进行的分析和批评,这是曾国藩不想让清朝廷知道的敏感东西。

李秀成觉得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关键在于内部闹分裂,领导层有差错,而不单单是因为外部有压力。

这对曾国藩来讲显然是个挑战呢,毕竟他亲自去围剿太平天国了,也很清楚里面的矛盾有多复杂。

要是把李秀成的供词给公开了,那清廷说不定就会怪罪湘军,说他们没赶紧处理好太平天国内部的矛盾,光把大把精力放外面打仗上了,这就造成了资源和精力的白费,那曾国藩的功绩也就被间接地否定掉了。

为了让家族能平平安安的,曾国藩竟然把李秀成供词里一些存在争议的细节给改了。

比如说,李秀成的供词里讲洪秀全是病死的,可曾国藩向朝廷上奏时,硬把洪秀全的死说成是服毒,还夸大其词,但李秀成原文写得很清楚,洪秀全就是生病死的。

这一变化可不是没啥要紧的,要知道,这可关系到曾国藩咋跟朝廷汇报天国最后那阶段的事儿呢。

曾国藩搞了这些改动之后,让自己在朝廷里的形象更稳了,也免得因为一些小细节上出岔子,惹来更大的麻烦事儿。

曾国藩的删改与私藏,可不单单是为了护住自己的权力。

实际上,曾国藩心里很清楚,如果这份供词太早被公开了,特别是在清朝的统治还没有彻底站稳脚跟的时候,那曾家很可能会遭到灭门的大祸。

朝廷对那些功高震主的臣子,向来都不太信任,像曾国藩这种地方上的军事厉害人物,慈禧太后跟朝廷里的高层们一直都对他很提防。

曾国藩心里清楚,他能把湘军的权力攥在手里,最主要是靠他表现出来的“忠诚”,还有清廷觉得他有利用的价值。

要是李秀成的供词把他和曾国藩的对话给抖搂出来了,特别是李秀成劝曾国藩自己当皇帝那一块儿,那清廷的疑心肯定蹭蹭往上涨,曾家没准儿就会被当成“另类的势力”,搞不好就得被收拾掉了。

所以呢,曾国藩决定把供词晚些公布出来,一直到1963年,才让家族的后辈给公开了。

在这个时候,清朝都覆灭快半个世纪了,曾国藩也早就不在了,他家族的命运呢,也跟着时局的改变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了。

供词公开后,对曾国藩本人的政治生涯没啥威胁了,不过呢,这倒是把他政治生涯里一个特别复杂的事儿给暴露出来了,那就是他咋在权力和家族命运之间精打细算,还能巧妙地避开风险。

【结语:】

李秀成的供词可不简单,它不但是太平天国那段历史的一个写照,也反映出晚清政局的复杂情况。再说曾国藩,那可是晚清挺复杂的一个政治人物,他做的决定对清朝末年好多重大事儿都有影响。

近百年后,李秀成的供词公开了,这下大家能瞧见权力争斗里的那些隐秘事儿,还能了解到历史中那些不好说出口的背后故事。这不光是李秀成一个人的命运,更是那个时代所有人命运的一个缩影。

0 阅读:17
莺歌绿柳楼前

莺歌绿柳楼前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