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老师说,他是省特级教师,但申报正高级却没有通过,为什么?
一般来说,省特级教师申报和评审都比正高级条件要高,仅“门槛”就两道:
一是“3选1”:县级以上①教学能手、②教学名师或教③育教学经验在县级及以上层面推广,三个条件具其中之一,但这个没有时间要求。
二是“5选1”:①正式出版的本学科或教育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学术论著至少 1 部;
②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本学科或教育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至少 1 篇;教研人员须 5 篇以上;
③市级教学成果奖的首位完成者;
④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主要完成者;
⑤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参编者。
以上两条要同时具备才行。
荣誉填报主要有4类,一般要求是近五年县级以上综合荣誉、教学荣誉、论文论著、课题成果。
而申报正高级,“6选1”条件具备其中之一就有资格。一般来说,能评上特级教师者,申报正高级很容易就会通过。但凡事没有绝对,特级教师申报正高通不过也并不意外,原因有四:
一是竞争对象不同,参与特级教师和申报正高级评选的是不同人群,所谓山外青山楼外楼,天外有天,人外更有人;
二是特级教师并不意味着荣誉就比一般申报者“硬”。你是特级教师不假,但评完特级教师后,你的荣誉若未增加,但其他人增加了,你的优势就可能没那么明显了。
三是申报荣誉要求不同。特级教师是4项不限件,正高级是2项各限3限件,这样,正高级评审,是谁的荣誉硬——含金量和级别高,谁就能胜出。如果除特级教师外,其他5件荣誉都“一般般”,竞争力显然就弱了些。
四是材料填报出了问题,一是不系统,不规范。工作经历、任课情况、班主任、继续教育、荣誉证书、公开课、指导教师等栏目间出现“逻辑辑题”;二是“教学能力考核评价(即过去的展示课、教案及课堂教学表)”“任教学科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报告”“育人成效”等“作文”性质材料撰写不全面、不规范、简陋粗糙、甚至逻辑不清,层次不明,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等。
有个老师听了这话后疑惑道:“这些东西,评委难道也看吗?”
嗻!不得不说,这个问题问得太幼稚了,难怪评审不能通过,这就是不通过的最主要原因。
一个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如果连这点“思想觉悟”都没有、连一个“小作文”都写不好,还评什么高级职称呢?
不要说正高、就是副高、一级职称,也都是高手过招,没有荣誉肯定不行——荣誉不硬,就算你把材料“绣上花边”通过也困难;
但反过来,那种“我有荣誉就是大爷”思维更不可取。因为自己荣誉“硬”,对各种材料填报重视不够,粗枝大叶,马马虎虎,一样也难通过——材料填报差,如果是态度问题,那就是对评委不尊重;如果是本身水平问题,“作文实在作不好”,你这些“硬荣誉”的来源就令人怀疑,评审通不过,就是很正常事了。
【结语】特级教师申报正高未通过启示我们,教师申报职称,荣誉不封顶,那种以为有一两个“大荣誉”,就可以躺平、吃老本、申报高一级职称“脚面水平趟”等想法,都是错误的,只要尚未通过评审,“荣誉就没有封顶”之说,工作要努力,荣誉就要“争”。
与此同时,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提升自身素质,凡事都要认真对待,特别是职称申报材料上,荣誉再多再“硬”,也要认真细致填好每一栏,写好每一篇“小作文”,申报材料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字斟句酌,确保申报材料全面、规范、精细、精制,让人一看,你就是高级、正高能水平。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