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MY沐妍有方
2025年4月,一场全国范围的医保自查风暴持续升级。
据最新统计,潮州市医保局官微4月1日介绍,今年以来,潮州市组织全市91家定点医疗机构和334家定点零售药店通过自查自纠,仅广东省潮州市退缴金额已超1016万元。
此外,潮州市还通过智能监控审核和日常巡查,不予医保基金支付245.54万元。
通过开展专项行动追回定点医疗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570.14万元,作出行政处罚案件16宗,罚款230.22万元。
武穴市医疗保障局”官微信息,截止4月2日,全市154家定点医药机构通过自查发现185余条问题,立查立改问题143余条,主动退回违规使用医保基金270余万元。
4月9日,阿勒泰市医保局表示,全市已有32家定点医疗机构和1家零售药店完成自查,发现并整改问题5项,主要为过度检查、过度诊疗、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串换项目收费等,自查医药机构通过自查已主动退回违规使用基金118.99万元。
3月13日,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医保局称,在自查自纠期间,全区医疗机构主动上交违规使用医保基金47.79万余元,医保经办机构通过医保系统智能审核追回医保基金21.22万余元。
同日,秦州区医保局在日常审核中追回8.98万元,拒付38家医疗机构16.64万元。检查发现超标准收费、过度检查、重复检查方面的问题,追回违规费用68.91万元,罚金85.32万元。
4月10日,安徽宿州砀山医保局表示,截至目前全县36家定点医疗机构自查自纠共退回违规金额191万余元。
而山西全省2024年自查退缴金额更高达1.81亿元。
这场以“主动整改”为核心的医保基金保卫战,正在重塑医疗行业的合规生态。
向下滑动阅览↓




从“罚单2万”到“退缴200万”的警示
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成为本轮风暴中的焦点——因“过度检查、超量开药”等问题被罚2万元。
4月7日,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方面表示,针对医保问题,医院开展自查自纠2023~2024年已累计上缴200多万元。

这一案例折射出医保监管的“宽严相济”逻辑:自查从宽、被查从严。
自查逻辑:通过主动退缴降低处罚风险,如潮州市对91家医疗机构开出1016万元退缴单,同时追回570万元违规资金。
高压威慑:国家医保局明确,对自查敷衍的机构将“从重处理”,如内蒙古通辽市复查发现5家卫生院违规,直接暂停结算并约谈。
飞检“四不两直”+第三方大数据,监管无死角
2025年医保基金监管迎来史上最严手段:“四不两直”夜查突袭:浙江临海市医保局深夜突击5家医院,核查1100余名住院患者,严打“挂床住院”“虚假诊疗”等行为。第三方+AI智能监控:黑龙江、湖南等地引入第三方机构和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住院率畸高”“费用波动异常”的机构,2024年通过智能系统追回医保基金31亿元。扩围检查领域:新增肿瘤、麻醉、重症医学三大重点科室,覆盖从心血管到零售药店的9大领域,检查深度史无前例。医保飞检避坑指南:(国家医保局:下个月起全国飞检!这些行为将被“穿透式”严查,事关每个人!)
”的生存法则
医疗机构正面临三重压力:经济代价:违规成本飙升,如去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因86项问题被追缴2000万元,远超自查退回的108万元。信用惩戒:医务人员“驾照式”记分制度落地,扣满24分将暂停医保支付资格。舆论风险:国家医保局定期通报典型案例,如去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因重复检测被点名,社会声誉受损。转型出路:精细化运营:更新信息系统,实时监控收费与医保目录一致性,避免超标准收费。合规培训:针对肿瘤科、骨科等高危科室开展专项政策解读,如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整改234个问题,已全部整改,涉及违规金额168777.39元,已全部退回医保基金账户,自查自纠工作已进入整改落实阶段。
国家医保局已明确2025年飞检三大方向:
必查红线:基金赤字、拖欠结算、药品追溯码推进缓慢的机构将优先被查。
行刑衔接:与纪委监委、公安部门联动,对屡查屡犯的机构移交司法处理,如山西省2024年移交41家机构、95名参保人。
长效机制:推动自查自纠常态化,如甘肃省天水市通过智能审核追回68万元,构建“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生态。
这场席卷全国的医保自查风暴,不仅是资金的“追缴战”,更是医疗行业合规化的“觉醒之战”。
当每一分“救命钱”都被精准守护,医患信任的基石方能筑牢。
本文数据综合自国家医保局通报及多地监管动态,数据截至202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