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郊的前半生

岑涛聊历史 2023-05-11 08:09:24

孟郊从小就很聪明,而且很懂事,很早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自己的过人天赋和对百姓疾苦的关怀,以及对时事的洞察,只是因为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里很穷,全靠他的妈妈一个人把他拉扯大,常常是衣衫褴褛,只有半饥。

相传,在一个冬季,有一位官员到孟郊的故乡——武康县去考察当地的情况。对于于县太爷而言,这可是一次讨好上级的良机,所以才表现出自己的热情,大宴宾客。

就在钦差与县官把酒言欢之际,穿着一身破烂青衫的小孟郊,趾高气扬地闯了过来,县官官家一看,生怕坏了钦差的好心情,便急着要将孟郊往外轰:“滚开,臭要饭的,滚开!”

出乎意料的是,小孟郊丝毫不惧顾慎为的“官威”,马上大声反驳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家里贫穷就该收到不公平的待遇吗。”

见这穷小子文采斐然,钦差大臣心中一动,便出了一副对来考验他。

这副对联写的是:“小小青蛙穿绿衣。”孟郊丝毫不惧,见钦差大人肥硕的身体上披着一件红色的蟒服,又见桌子上摆着一碟红烧蟹,便也学着对方的样子,开口说道:“大大螃蟹着红袍。”

钦差大人听到这话,气得七窍生烟,可是却不能发火,便请县太爷给孟郊安排了一个席位,然后再出一道题目,考验他,看着小孟郊狼吞虎咽的样子,说道:“小小猫儿寻食吃”,说着,他将小孟郊比喻成一只四处寻找食物的野猫。小孟郊一点也不慌张,淡淡的说了一句:大大老鼠偷皇粮。

说完这句话,那两个官员吓得浑身发抖,额头上都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孟郊出身于最底层,其父曾是一介小官,但由于孟郊从小就显示出极高的文采,少年时就有诗名在外,而其母又对孟郊寄予很高的期望,期望他能够在科场中脱颖而出,少年时,孟郊也是雄心勃勃,心胸广阔,一心想要建功立业。

登科及第是当时读书人的普遍愿望,也是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不过孟郊的仕途却并不如意,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在嵩山上隐世,至于什么时候隐世,已经无从考证,不过想来也是为了逃避战争吧。

这也是为什么,在孟郊十几岁的时候,那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会对孟郊的娘亲的教导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直到公元791年,四十一岁的孟郊,才在家乡湖州才中乡贡举人,有了赴京城应试的机会。

所以,这位年纪较大的学生,便按照母亲的吩咐,前往科考,想要一鼓作气,争取一鸣惊人,可事与愿违,他并没有在科考中看到自己的名字,最后只能灰溜溜地回家了。

孟郊受了娘亲的鼓舞,重新振作起来,潜心读书,数年之后,再度赴长安应试,不料,还是没有考上。

孟郊在绝望中,作了一首《再下第》,这首诗说的很是贴切,让人听了很是难过。

孟郊却没有因此而气馁,性格刚烈,不达到目标誓不放弃,又有他娘在最危急的时候给他撑腰,让他越挫越勇。

最后,努力也是有回报的,孟郊在第三次应试,终于考上了状元。这一天,四十六岁的孟郊,终于登上了榜眼,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他一跃而上,策马朝着长安城郊飞驰而去,这一刻,他心中的喜悦和马儿一同飞驰而过,那首《登科后》被他作了出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以说是把自己多年的寒窗生涯,一朝中出状元的喜悦之情都说出来了。

2 阅读:3
评论列表

岑涛聊历史

简介:每天更新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