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秋已至暑气止,润肺防燥最紧要,收好这份养生方!

若菱评健康 2024-08-22 18:48:41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今日,我们迎来了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有“消止、隐退、终止”之意,处暑即为“出暑”,暑气至此而止矣,意味着气温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

此时三伏已过或接近尾声,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呈下降趋势,但南方地区秋老虎余威仍在,湿热之气势头依旧猛烈。

正值秋燥之气主令,再加上气随津泄,人体缺少正气防御外邪,就容易引起发热上火、口干口渴、疲乏无力、烦躁失眠、口舌生疮、眼睛红肿、咽喉肿痛等不适症状。

处暑之后的这段时间,既有夏之余热,又有秋季的燥气,燥易与热相合侵犯人体,这样的外邪,我们通常将其称为“温燥之邪”。

温燥之邪的特点

燥邪侵袭人体,一方面易使体内津液受损,致使诸多部位失去津液的滋润和濡养,出现口干唇燥、鼻咽干燥、皮肤干燥甚至皴裂、毛发干枯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状。

《黄帝内经》说:“燥胜则干”。另一方面,燥性涩滞。外感燥邪,津亏不润,脏腑组织失去滑润,则常表现出涩滞不利的症状,比如皮肤粗糙不滑利、痰少不易咯出等。

肺性清肃,喜润恶燥,又称娇脏。肺开窍于鼻,燥邪容易导致口鼻干燥;肺外合皮毛,燥邪容易导致皮肤干燥,毛发不荣;肺与大肠相表里,燥邪容易导致大便秘结。可见,燥邪导致的症状基本上都在肺系统。

很多有呼吸道疾病的病友们,一到秋天就特别难熬,最典型的疾病如鼻炎、哮喘、老慢支等,在秋季更容易出现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症状。

温燥感受秋天亢旱燥气,是秋燥之偏于热者。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易出现燥热的表现:如头痛身热少汗、口干咽痛、干咳少痰、心烦口渴、皮肤及鼻咽干燥、尿黄短、舌苔薄黄或薄白而干、脉象浮数。

由于温邪能煎着津液,津液煎着之后,就变成了痰液,这时候的痰液是很黏稠的。而和单纯受燥邪引起的口渴相比,受温燥引起的口渴表现会更重一些。

防治温燥有良方

名医吴鞠通说:“轻药不得重用,重用必过病所。”若温燥初起病情尚轻浅,一般用桑杏汤;但若燥热而阴伤已甚者,可用清燥救肺汤,以收清燥养阴之功。

【配伍】

桑叶6g,杏仁10g,沙参15g,浙贝母6g,豆豉6g,栀子6g,秋梨皮10g。

【功效】

轻宣凉润,清肺润燥。

【主治】

常在外感温燥,症状较轻时使用,症状可见发热不明显,干咳少痰,口干鼻燥,痰黏稠甚至痰中带血,舌红苔薄而干。

【方解】

君药:桑叶,疏风清热,轻宣上焦风热,润肺燥;杏仁,降气止咳,润肺,又能润通下焦,治疗便秘,大肠畅则肺气通。

臣药:浙贝母,清热化痰,化肺中胶着粘痰,尤其可散因燥热炼液成的痰结;香豉,助桑叶轻宣肺热解表,除烦;沙参,养阴生津,滋润肺、胃之阴。

佐药:栀子,质轻寒凉,入上焦清泄肺中伏热,除烦;秋梨皮,清热润肺,养阴生津。

诸药合用,共奏清宣温燥、润肺止咳之功。

【加减】

如见鼻衄,重用栀子,并加青黛、青蒿、牡丹皮、生地黄清肝凉血;

咽喉干痛,加牛蒡子清利咽喉,玄参养阴清热;咳痰黄稠,加瓜蒌壳清热化痰;

舌红口干者,加麦冬、石斛滋阴凉血;

温燥伤肺、表热不甚者去豆豉、山栀子,加玉竹、天花粉以养阴生津;

热伤肺络而咯血者去豆豉,加白茅根、茜根炭、白及等止血药等。

【注意】

本方意在轻宣,故药量不宜过重,煎煮时间亦不宜过长。

【配伍】

桑叶9g,石膏8g,甘草3g,人参2g,胡麻仁3g,阿胶3g,麦冬4g,杏仁2g,枇杷叶3g。

【功效】

清燥润肺,养阴益气。

【主治】

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胸满胁痛,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方解】

君药:重用桑叶,质轻性寒,清透肺中燥热之邪,并润肺燥。

臣药: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麦冬甘寒,养阴润肺、滋胃阴。

佐药:《难经》云“损其肺者益其气”,人参益肺气,养胃阴;甘草补中益气,培土则生金;麻仁、阿胶养阴润肺;杏仁、枇杷叶味苦,润肺燥,降泄肺气。

使药: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合用,清宣肺金之燥热,肃降上逆之肺气,则燥热伤肺诸证自除。

【加减】

痰多者,加川贝母、瓜萎皮;咳嗽痰血者,加生藕节、侧柏叶、三七粉;

痰热壅肺者,加葶苈子、鱼腥草、黄芩;

燥热咽干者,加玄参、桔梗、生地黄;

失眠盗汗者,加酸枣仁、远志、牡蛎;

失音者,加胖大海、牛蒡子;胃蒸潮热者,加青蒿、地骨皮。

【注意】

若舌苔白腻或黄腻,内有湿热者,则不适宜。

当然,医师们无论用桑杏汤还是清燥救肺汤,都一定要做好辨症再加减用药。倘若温邪更为重,那么清热的药物用量就会相应增多;要是燥邪更为显著,滋阴润燥的药物则会用得更多一些。因此,组方的具体用量需要依据个人的身体实际状况加以调整。

处暑后,阴长阳衰,天地之气交接的时候难免会导致人体产生不适,从而使身体出现各类症状。加之新冠病毒持续变异,防疫护肺,顺时养生仍然重要。

0 阅读:26

若菱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