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这是来自电影《寻梦环游记》中的一句台词。
如果说生命是一场终有站点的列车,那死亡可能是每个人都难以逃脱的站点。
鲜有人不对死亡恐惧的。
但有这样一群人,对待死亡的态度超越了小我的既定范畴,甚至视死如归般将其看作是一场生命旅途中的自然归宿。
这是不应该被遗忘掉的一群人——一群用年轻的生命对抗无情大火的人,他们就是消防员。
在明火烧饭的厨房中,一不小心忘了关火,火苗一股脑儿噌噌往上窜。
直到空气中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浓烟,浓烟中的一氧化碳、醛类、氰化物、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呛得你难以呼吸,直流眼泪水,嗓子生痛…
直到这时,你才意识到情况的危急,但一切仿佛都太晚了。
就像一脚误入了沼泽地后,地心引力拽着你的躯体往下沉沦。
你越挣扎陷得却越深,又像掉落了茫茫大海后你奋力划动着双臂,但却辨不清努力的方向,画地为牢…
消防员就像那盏茫茫大海上的灯塔、泥泞沼泽地里的那根救命稻草。
用一己之力散发出微弱的光,指引着你逃脱的方向,变成解救你于危难之际的良药。
即使在汹涌无情的烈焰之中,没有人不害怕死亡,所有人下意识的第一反应都是如何离开这人间炼狱…
但总有人选择放下恐惧去做利他之事,舍小我成大我。
这是消防员的职业使命,也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2002年4月,方山县峪口镇韩家山村,一户普通人家的炕上,刘泽军(原名秦宇超)在这里出生了。
那天,正是乍暖还寒雨水充足的初春时节,窗外飘着淅淅沥沥的细雨。
谁会料到,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男婴,竟成为了日后全村的英雄。
方山县位于吕梁山山西麓腹地、山西省西部地区,据《永乐大典》记载:“地有方山,赤洪水出焉”。
全县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属于山西省重要的煤炭产区之一。
刘泽军一岁的时候,父亲为赚钱养家成为一名起早摸黑的挖矿工人。
但谁都没有想到,老马也有失蹄的时候,刘泽军的父亲在一次工作中出了意外。
“山体马上就要崩了!所有人立即撤离!”
在一次集体上山炸石作业中,刘泽军的父亲被轰然坠落的巨石压住了大半个身体,不得动弹。
随着大面积的山体岩层开始塌落滑动,整个山谷间都弥漫着夹杂着火药味的潮湿空气。
刘泽军父亲的身影逐渐消失在了滚滚尘烟之中,没能像其他工友那样逃脱出来。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刘泽军的母亲感觉整个家的顶梁柱都塌了,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刘泽军失声痛哭。
显而易见,父亲的突然离世,为这个本就艰难的家庭蒙上了新的一层阴影。
父亲走后没多久,刘泽军的母亲就选择改嫁了,带着刘泽军兄弟俩一起开始了新的生活。
但命运就像跟这个祸不单行的家庭再次开了个玩笑,一年后刘泽军的母亲罹患上了乳腺癌,没过多久也离开了。
这些,都犹如晴天霹雳般砸在了刘泽军的童年生活中。
刘泽军(右)和家人
刘泽军在3岁时,就感受到了无父无母的痛楚。
父母的早早离世,让刘泽军自打记事起,关于父母共同生活的记忆就很少。
但不知是为了弥补自幼失去双亲的痛苦,还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从小,在刘泽军的内心就埋下了长大后想当个英雄去救人的种子。
方山县一处十平米不到的椭圆形拱门屋顶设计的窑洞里,有个被熏得发黑可用于生火做饭的灶台、可以容得下三五人休息睡觉的土炕头。
一些简易的木柜里堆放着一些杂物,墙壁上有裂缝的地方钉上了钉子,牵了几根电线。
因为整个家里最值钱也需要用电的,可能就是那台老式电视机了。
这里,就是刘泽军同哥哥度过自己所有童年时光的地方。
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只有留守在窑洞内日渐年迈的爷爷陪伴着自己一同长大。
窑洞的土墙上,挂着一盏就跟窑洞一样上了年纪的煤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晕一圈圈慢慢荡开。
刘泽军常常和哥哥一起蜷缩在炕上,数着墙上的裂缝,数着数着就开始轻声抽泣起来。
因为,那些裂缝,像极了记忆中父亲脸上的皱纹,又像母亲临走时干裂的嘴唇。
失去双亲后,刘泽军与继父继爷爷一家人生活在一起。
生活所迫,继父外出打工后,刘泽军同留守在家的继伯父、继爷爷相依为命。
山西的冬季非常严寒,温度一般都在零下十几度,方山县的大多数村户都会选择烧炕取暖。
每当秦家那边的阿姨接兄弟俩回去过年,兄弟俩都会冻得直打哆嗦,有时还会失声痛哭起来…
从小,刘泽军就比同龄孩子更加早熟懂事,性格也更敏感一些。
看着别的同学都有爸爸妈妈来接,自己都是放学后独自回家,难免内心也会生出一种缺失感。
看到别的小朋友被各种精美玩具零食包围的童年,刘泽军的童年更多的是每天想着如何为家人付出自己力所能及
据刘泽军学校班主任回忆,学校针对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会有“二两肉工程”的资助。
考虑到这些娃娃都是在长身体的阶段,所以每天中午都会尽可能把学生的伙食搭配得营养一些,比如加个鸡蛋什么的。
但每次刘泽军都会偷偷把鸡蛋装进自己的书包里,说是要带给自己的爷爷吃。
不仅如此,每次捐献者送来的衣服,刘泽军都会恳求着换成大人能穿的尺码。
因为他要拿回去给爷爷穿,不上学的时候还经常下地帮爷爷干农活儿。
在如此懂事的孩子面前,全村人都特别疼爱刘泽军兄弟俩。
可以说,他和哥哥就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
只是家境贫困清寒,所以刘泽军从小立志长大赚了钱要孝顺报答家人。
二十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才刚刚开始。
这时人的生命气息,娇嫩鲜脆得就像一颗蓬勃生长的绿植一般,无数未知的可能性就此延展开来。
但有的人生在二十岁却戛然而止。
2022年6月9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一天。
但就是这一天,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东湖街道望梅路的一处建材装饰城发生了火灾。
现场有多名群众被困其中,滔天火势逐渐失去了控制,情况十分危急。
也是在这一天。
对于彼时身为消防员的刘泽军来说,是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次战斗。
他的人生在二十岁最完美的那一刻定格下来,成为了永恒。
与刘泽军一同消失在滚滚浓烟之中的,还有消防队班长毛景荣。
那也是一个才29岁,结婚证登记不到三个月的年轻生命。
也许,没有比在滚滚浓烟和熊熊大火之中救人更具挑战性和风险系数的工作了。
在火灾现场,班长毛景荣在大火之中一共展开了三轮地毯式的搜救,心中暗暗发誓搜救过程中不能遗留下任何一个!
与其一同坚守在一线的还有刘泽军。
他在大火之中与攻坚组一同寻找火点,打击火势,连续作战近一个半小时仍拒绝休息继续与大火对峙。
第一轮搜救中,班长毛景荣所带领的攻坚组成功搜救出1名失联人员。
毛景荣
短暂休息后,体力尚未恢复的他随即展开了第二轮、第三轮搜救。
红色的火苗伴着滚滚浓烟,就像一头熯天炽地的怪兽吞噬着整个建材装饰城。
不断有披着棉被捂着鼻嘴的生还者同消防员一起从大楼里跑出来。
但直到最后一刻,也没能看到刘泽军和班长毛景荣的身影。
“你先走,快走!”
班长毛景荣打起精神最后命令着刘泽军速速离场。
此时的刘泽军搀扶着班长毛景荣,在滚滚浓烟中寻找着逃生出口。
但因为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最后两人双双体力不支倒在了地上。
此时已经满头大汗的刘泽军已经看不清眼前的路,而他的脑海中则浮现起了自己入队第一天时的情景。
耳边响起了那首耳熟能详的歌词:怎么大风越狠我心越荡。幻如一丝尘土。随风自由地在狂舞。
“只要你综合成绩超过队内平均成绩,我们就给你换岗。”
这是班长毛景荣在入队第一天给刘泽军下的考核目标。
因为刘泽军年龄小,圆圆的脑袋长相可爱,自入队后,大家就给他起了个“小胖”的亲切外号。
而刘泽军深知自己身体素质一般,必须付出比常人多十倍的努力,才能从给养员变成正式的专职消防战士。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这句话仿佛成为了刘泽军的人生信仰。
此后的数天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下着瓢泼大雨的训练场上都能看到正在负重训练的刘泽军,利用休息时间拼命训练…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泽军终于在2020年超过了队内的平均成绩,正式成为了一名战斗员。
成为一线消防员后,刘泽军仿佛就像找到了人生使命的高达战士,在工作上一路披荆斩棘。
2022年2月的一个深夜,一场艰巨的灭火行动需要大量水源供水。
可远程供水浮艇泵口时常被堵,需要人工进行协助。
面对无情的火灾考验,刘泽军义无反顾跳入满是杂草水藻的污水中,一泡就是好几个钟头,
三年时间里,刘泽军先后参与处置各类灭火救援任务300余次,营救人民群众30余人,荣获过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灭火救援二等奖。
可谓是后起之秀、战绩显赫。
“砰”的一声,建材装饰城的火灾现场里一根因被大火燃烧而断裂的天花板砸了下来,将刘泽军从久远的记忆拉回到了现实之中。
此时,刘泽军的周围彻底被大火和浓烟包围住,砸落的建材彻底封锁住了所有的逃生出口。
感到呼吸越发急促和困难,喉咙疼痛难忍的刘泽军,眼泪水止不住往下流。
刘泽军
但他的嘴角仍泛起一丝无怨无悔且自豪的笑容,纵使直面死亡,刘泽军变得比从前更加坦然从容了。
遗落在一角的对讲机里不断传来呼叫声,但是,再无人应答。
搜救工作还在展开,当被众人发现的时候,刘泽军和班长毛景荣两人双双都殉职了,成为了烈士。
一个29岁刚领了结婚证不到3个月,一个刚满20岁正值人生大好时光开始的阶段。
两人的手机里,全是无数条无法再回复的短信和电话。
刘泽军在此次救火任务前,就曾在午休的时候给同事描述过关于未来的美好人生蓝图:
自己想做的事,想去的地方,自己正在甜蜜热恋中的异地恋女友…
但令人遗憾和唏嘘的却是,谁都不曾想到,在这一切美好变成现实之前,如今都变成了永久的遗憾。
这一次,刘泽军再也没能从大火之中全身而退。
正如刘泽军女友在追悼会上说的那样,出事当天给他发了很多条微信,就像以前那样。
但是,跟以往不同的是,却再也没有收到任何回复。
现在最大的遗憾就是当时没能来及得同他好好告别,没能见上他最后一面,没能对他诉说完自己那些放不下的牵挂:
“你是我的英雄,但我更希望你回来”。
这是刘泽军的女友,在他牺牲后给他发的其中一句话。
也许,对于生命的不确定性而言,我们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
尤其是对于这群可亲可敬又可爱的消防战士们,在闯入熊熊大火中救人所承受的挑战和高危风险,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更是难以想象。
如果说每个人最终都会抵达生命的终点,那舍小我成大我的英魂们害怕的远不是死亡本身。而是被人遗忘。
时光流转,我们不会忘记你,救火英雄刘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