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朝堂斗争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崇祯上台之后灭了魏忠贤,把这个权势熏天的宦官头子打入了地狱。没有了宦官的胁迫,朱由检肆意挥霍来之不易的皇权,不是今天杀督抚,就是明天斩御史。文士官僚跪在御座前,唯唯诺诺不敢出一声。甚至李自成要杀入城内了,内阁首辅魏藻德面对皇帝的质询,在国破家亡之前居然不出一声。
皇权太大了,大到官僚们集体抛弃了老朱家,坐视帝国完蛋。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与明英宗时的王振、明宪宗时的汪直、明武宗时的刘瑾并称为“明朝四大宦官”。魏忠贤本姓李,年轻时是民间赌棍,因为输钱郁闷,一怒之下自宫入内廷为太监。拜大太监魏朝为义父,后与明熹宗的乳母客氏勾搭成奸,因善于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成为太监之首——“司礼监大太监”。因明神宗朱翊钧常年怠政,廷臣纷纷自立门户,以罢免官员吏部郎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开始,逐渐在民间聚集一批文人高谈阔论、讽喻朝政,在朝官员、海内士大夫也纷纷依从这个群体,遂被称为“东林党”。
魏忠贤当政后,急于总揽权力,与东林党矛盾日增。先后打击、杀害了诸如,左光斗、魏大中、黄遵素、杨涟、吏部尚书赵南星、左都御史高攀龙、吏部侍郎陈于廷等人,甚至命人做《东林点将录》,将那些不肯依附他的士大夫纷纷列入名册,按图索骥,定点打击。因此形成了所谓“阉党”与“东林党”对立的两派,实际上就是皇权下的宦官集团与士大夫的集团的权力斗争。
明熹宗喜好木活,根本不理朝政,给予了魏忠贤莫大的权力寻租空间。天启年间,也可以说是宦官的最后的顶峰,权势滔天的极点。魏忠贤被人称为称为“九千九百岁”,他的子侄、亲戚、姻亲、走狗都纷纷发达,荼毒天下,号称“世人只知九千岁,不知皇帝是哪家?”无论朝野,还是民间都以为他要篡位,是为天下第一凶逆。
天启皇帝干了七年木工活后,升了天,崇祯接盘。年轻的崇祯在士大夫的忽悠下,把魏忠贤看作皇权的最大威胁,必欲除之而后快。刚开始,朝臣们只是纷纷上奏折弹劾魏忠贤试探皇帝心意,崇祯隐而不发。直到一个不知名的浙江嘉兴县的贡生钱嘉征向皇帝上万言书,弹劾魏忠贤十大罪,崇祯才借题发挥,将魏忠贤贬斥到安徽凤阳去守皇陵,魏忠贤自知必死,走到河北衡水的阜城县就上吊自尽了。
魏忠贤死后,朱由检不仅命令将魏忠贤肢解,悬头于河间府。而且将客氏鞭死于浣衣局。剩下的阉党余孽,非死即逐。天下轰然,阉党一朝散尽。士大夫、东林党开始重新掌权。崇祯干掉宦官集团后,还恶狠狠地骂他是“擅窃国柄,奸盗内帑,诬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
那么,崇祯杀魏忠贤到底是一出好戏,还是一招臭棋?为什么有人常说,“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亡”?
个人观点,臭棋,非常臭 。崇祯自始至终没有明白一点,宦官不是男人,没有后代,没有继承权。宦官是皇帝的家奴,宦官是皇权的卫道士,宦官的存在是为了依附皇权而存在的。诚然,宦官权力大了,确实也抑制了皇权,可以肆意拥立皇帝,把玩皇帝如木偶,利欲熏心,操作权柄于天下,祸国殃民。但是,历史上何曾有一个宦官推翻了皇权,然后能够好死的?宦官如果真得去颠覆皇朝,那自己也会死无葬身之地。前有一个例子,就是秦朝的赵高。在面临义军要攻破函谷关的情势下,他怎么玩?杀秦二世,要自己夺权。最后却因为考虑到自己是宦官,无法登基,要利用秦子婴去继续当傀儡,最后被子婴偷袭斩杀。
所以,崇祯不懂,像魏忠贤这种老奸巨猾的大宦官,他可能会操纵皇帝,但他绝对不会蠢到像赵高那样,企图自己当皇帝!魏忠贤掌权时,大明军队打了好几次漂亮仗,还一炮将努尔哈赤轰到重伤不治。但魏忠贤一死,大明军队就垮了,节节败退,直至亡国。
为了搞钱,魏忠贤不从穷苦百姓身上掏。河南受灾时,他还专门下令:“免除赋税、由内库拨款赈灾。”他的钱,主要靠剥削文人官僚。他恢复了万历末年被废黜的工商税、海税等,从江南地区搜刮了大量茶税、矿税。光浙江一地的茶叶税就有每年二十万两。
江南的商业税是官僚地主的老仓,每年向阉党缴税缴得发狂,所以魏忠贤必须死,死了才能保住“东林党”的财富。崇祯一登基,他不顾天启皇帝遗言“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直接处死了魏忠贤。重新得势的“东林党”们,不让崇祯修水利,认为是太监乘机贪污,结果十七年不修黄河、淮河,年年旱灾、蝗灾。不让崇祯从江南收商业税,浙江茶叶税一年就上交12两,简直是个笑话。所有财政支出全部从农业税里出,不够就加加“三饷”——“辽饷、练饷、剿饷”。
魏忠贤死后,大明军队缺衣少食、难以为继,节节败退。大明的官僚一个接一个排着队投降。大局终于逐渐不可收拾。
当然,魏忠贤加税敛财虽然祸害不浅。但更主要地还是增加了明军军饷和战斗力,没有魏忠贤从中斡旋,明朝国防就会是另外一番景象。而东林党重新坐大后,搞得那一套取消商税、轻徭薄赋的主张才彻底导致明帝国财政入不敷出,军饷发放不足,辽东防线空虚。皇太极的满清兵乘虚而入。如果魏忠贤还在,必会全力援助袁崇焕;袁崇焕不死,皇太极必然无法发动下一步进攻。哪里还会任由朝臣们滥竽充数、使奸计得逞?
崇祯皇帝愚蠢的是,他不觉得魏忠贤是自己的家奴、自己的家人,他将宦官视为仇敌!但是魏忠贤只是一个太监,大明在,他才能活,他没得退路的。东林党有退路,剃掉头发,留上辫子,他们还能在新朝耀武扬威。所以,魏忠贤搞钱,发给军队,让军队守家卫国,也是守卫他自己。袁崇焕说:“从古内臣谁有出其右者,通侯之世赏宜也。”正因为魏忠贤的支持,袁崇焕和孙承宗才打了“宁远大捷”,大明的边关才会往前移300里。袁崇焕上赶着给他修生词,就因为他能给钱。而其他的朝臣却纷纷叫嚣:必须撤回山海关!
女真人的后金到底有多厉害呢?魏忠贤在世时,皇太极未能前进一步。其实当时女真也就是大号的蒙古俺答汗,如果在辽东硬抗,它自个闹腾几十年就会四分五裂。只要有足够的通市贸易,俺答下面蒙古贵族有利可图,也不会冒着危险南下,八旗一样,让八旗旗主捞够,除了投降的范文程这帮汉人一心想入关捞取更大好处,大部分女真贵族都是想议和的。奈何崇祯看不透,面对女真的和议,还扭扭捏捏,吊着天朝上国的面子,不肯同意。
魏忠贤不是好人,但是个能人。魏忠贤才是明帝国最后的依仗,魏忠贤蔑视官绅,挑战东林,是崇祯手中的坚盾,是崇祯掌间的利刃。可惜崇祯用刀把盾戳得稀烂。三国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大军南下,孙权一度想投降。鲁肃为孙权分析:东吴如果投降,我们大不了是换个地方继续当官。请问主公投降曹操,还能去哪里呢??分析得非常的透彻了。明朝的士大夫根本就不在乎谁做君主,谁当老大都一样,他们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可是崇祯不懂啊!魏忠贤虽然垄断了整个朝廷,但是整个大明官员都统统听话,令行禁止。崇祯的问题是干掉魏忠贤之后朝廷上下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让大家服从的。在当时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魏忠贤已经做的还算不错了。有能力有手腕,就是心黑。
朱由检上位第一件事就是废了厂卫,厂卫若在百官惊惧,在家放个皮皮,第二天魏忠贤就知道了,白废了自己的耳目,第二件事废了魏,废了自己的刀,全部是东林伪君子满嘴仁义道德忽悠下做的错误决策,厂卫和太监都是忠于皇权的,东林伪君子只认钱。说白了还是太年轻。相信那些仁义道德虚伪的东西,搞不懂政治斗争残酷性。魏忠贤的人生阅历,比崇祯强百倍。参政很多年,经验丰富! 他是各厂老大,得到的信息都是第一手真实资料。崇祯得到的全是阿谀奉承。崇祯毕竟年轻人。被忽悠瘸了。
所以,1644年的那个早春三月,崇祯皇帝被逼上煤山时,才知道自己错得多么彻底。城破之时,整个大明朝的国库就剩下三千两银子,连募集士兵上城防守喝粥的钱都不够。所有的大臣士大夫在那个陷落的夜晚,都纷纷留在家里,等待明帝国的灭亡。崇祯死之前,下令厚葬魏忠贤,留下遗言:“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而崇祯旁边的心腹太监王承恩,则叹了一口气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何至于此啊!不是替魏忠贤翻案,只是替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惋惜……一步臭棋毁掉得是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