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当时真正的日不落帝国,比西方英吉利蛮族早400年,明朝初期已经是热兵器时代,郑和船队不是下西洋,而是全球航行,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然而遗憾的是,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却神秘消失,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海图,到达了非洲哪些地点,沿途风土人情等诸多官方记载,也全部消失在历史烟云中,让后人想起,扼腕叹息!
这些资料都去了哪里呢?为何消失不见?
在明成化年间,明宪宗曾考虑重新进行远航,于是命令兵部查找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在郑和完成最后一次远航后的三十多年后,大明朝廷很认真的探讨过重新进行远航的可能性。明宪宗不计前嫌恢复了叔叔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又平反了父亲定下来的于谦冤案。为人宽容大度,很想有一番作为,准备开拓明帝国南部海疆。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叫做《郑和出使水程》,一直存放在兵部。
接到皇帝圣旨后,兵部尚书项忠在兵部档案库内翻了三天三夜都没有找到这些资料。后来发现是兵部职方司主事刘大夏将这些资料藏起来了,甚至有说法是他将这些资料焚毁了。刘大夏解释说,远航耗费巨大,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即使取得了珍宝也没有实际益处,因此主张销毁这些资料?。刘大夏曾说,“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谏也。旧案虽存,亦当之。”翻译成现代汉语来说就是:“当贫困地区许多孩子连午餐都没得吃的时候,花费这么多钱搞嫦娥落月,有何意义?”但是这种说法,居然被抠门的明朝官僚们认可了!
关于刘大夏藏匿或焚毁资料的记载,主要来源于《明武宗实录》、《刘公神道碑》、严从简《殊域周咨录》、万表《灼艾余集》等文献。虽然有些记载提到刘大夏藏匿了与交趾有关的档案,但并没有提到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档案。顾起元《客座赘语》则说刘大夏焚毁郑和下西洋档案。但是《客座赘语》这本书成书的时候,明朝都快灭亡了,因此是否抄录他人,道听途说,未可知。因此可信度不大。
郑和航海档案被毁本身就是和史料层累的过程,在几百年持续不断的添油加醋中,刘大夏藏匿卷宗本身的面貌已经看不到了。从明朝中期以来的历代文献记载中,能看到“刘大夏焚毁郑和档案”这个传说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其实是“刘大夏藏匿了征交趾的档案”,《明武宗实录》记载的是刘大夏藏匿了永乐年间征交趾的档案,与郑和下西洋毫无关系。刘大夏藏匿征交趾档案一事是确实发生过的,他的目的是不愿让明朝再向交趾用兵,想到了暂时藏匿档案的方法,但也只能是藏匿,因为擅自毁坏档案是有违法纪的行为,会被治罪。
因为明清交替之际,进行了将近三十年的战乱。因此,郑和的档案是否明末时仍然保留在紫禁城,但是清兵入关后,占据紫禁城后,经过历年整理,发现了这部分档案。历来规矩,一旦改朝换代。新朝都要处理前代档案,所以明清易代后,明代档案庞大,清朝六部要腾出库房放自己家的档案,就开始定期清理旧档案,虽然《大清律》沿袭《大明律》一样是毁坏官方文书有罪,但是这只限于本朝官方文书,前朝文书??那还是算了吧,那时候可没什么保留前朝官方文书意识。能把《明实录》留下就不错了。郑和档案大概率是这时候被处理了。
乾隆时期编造《四库全书》,加上编修《明史》,在修完所有史书后,乾隆下令将1000多万份明朝档案全部销毁,清朝官方修改了大量中国历史档案,凡是涉及少数民族的,也一律删改。可以判断,清朝销毁郑和的档案也是可以猜想到的一种惯例。乾隆编修《四库全书》时,就销毁不少于1000万份明代档案,后来仅存3620余件,几乎都是天启、崇祯时期的档案,明初和中期都没了。何况郑和的那些下西洋的记录呢?对于急于闭关锁国的满清来说,也无所谓了。乾隆以修书之名行毁书之实,《四库全书》修成的背后是更多的华夏典籍被彻底销毁,收录在内的书籍也都多多少少有过删改。至于为什么见不到郑和下西洋的档案,不妨换个思路来想,为什么同样也见不到封舟使琉球的档案?都被清朝给干掉了。
乾隆这么做的好处非常多,最简单的一条是:欲要灭其国,必先毁其史。当毁掉明朝历史之后,后人只能看到《明史》上明朝皇帝都是昏聩之君,即便不相信,却根本没有考证的资料,那还有什么理由“反清复明”呢?直接毁掉之前档案,让后人无法考证,也让《明史》成为唯一权威。好坏都是乾隆说了算!后人研究明史困难重重。也导致了大家对明朝基本没有好印象。最典型的印象是:几乎都是昏君,政治黑暗,太监横行。实际上,凡是溢美之词,恐怕都被乾隆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郑和出使水程》作为档案,应该包括皇帝敕书、郑和船队的编制、名单、航海日志,账目等等,这些是花费了无数金钱和时间才积累的宝贵财富。它们的遗失,就相当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它的直接后果就是让中国的航海技术倒退了几十年,而这几十年,正好是西方大航海时代如火如荼的时期。因此,郑和下西洋的详细情况,至今成为一团迷雾,后人只能根据有限的资料进行猜想。
所以,现在甚至有人谣传,郑和下西洋是不存在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从来没有发现过一部完整的郑和的航海档案。这真是一笔民族的巨大损失,无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