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玉
战争的本质是双方的兵力、武器配置、地理位置、将领素质等因素汇聚所形成的势能之间的比拼,哪方的势能更强,哪方胜。但历史也通过许多案例论证了一个事实:
军队数量和武器装备往往并不是决定战胜胜负的关键参数,士气才是。
兵书《百战奇略》里记载:“夫将之所以战者,兵也;兵之所以战者,气也;气之所以盛者,鼓也。”
开战之前为什么要敲战鼓,主帅为什么要进行战前动员,就是为了鼓舞士气,凡优秀的军事统帅都知道士气的关键作用。
一般来说,能量是守恒的,气也是守恒的,敌我双方的士气总是此消彼长,不存在双方的士气均衡一说。所以,善战者总是在开战之前就通过一系列操作将己方的士气拉满,形成强大的势能向对方输出。
最典型的就是春秋时期齐鲁之间的长勺之战,曹刿建议鲁庄公在齐军连续敲三轮战鼓之后才出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三轮战鼓之后,齐军的士气已经下降到了极点,而鲁军的士气却是不断积累,结果是,鲁军大败齐军。
曹刿的做法就是在战争之初就将齐军旺盛的士气通过战鼓的频次转移到了鲁军身上,然后鲁军将这股势能输出在齐军身上,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由此可见,在长勺之战中,气是守恒的,齐军的气只是被转移到了鲁军身上。能量守恒定律被曹刿玩得是明明白白。
为什么历史上总是发生敌军远道而来守城一方避而不战的事,其实就是在夺气,让对方的士气衰落从而转移到己方身上,然后借助这股强大的势能打败城下的疲兵。
这一点,《百战奇略》上也有记载:“凡敌人远来气锐,利于速战;我深沟高垒,安守勿应,以待其弊。若彼以事挠我求战,亦不可战。”
此时的以静制动就是夺气的过程,是完成能量转换的过程。
最典型的就是三国时司马懿和诸葛亮打消耗战。当时,曹魏朝廷对于司马懿的做法也是持支持的态度,知道蜀军远来利于速战,还特意交代司马懿一定要持重,等待蜀军内部发生变数。即使是在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的衣服刻意羞辱的情况下,司马懿都不为所动。
就是在持续消耗蜀军的士气,当蜀军内部发生变数,魏军的士气只会更旺盛。对于司马懿的自信我们完全可以从其和司马孚的通信中看出来:“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持兵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果然,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军只能撤军。
由此可见,气是可以被人为操控进行转移的能量。项羽就是此方面的高手。巨鹿之战时,项羽为了打败具备数量优势的秦军是破釜沉舟,将楚军置于死地以激发大家的求生本能,在求生本能的刺激下,楚军的士气达到了高潮,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绩。
史书记载:“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项羽用士气弥补了军队数量的短板。
项羽很善于调动士气 图源/剧照
秦军呢,因为内斗主帅都没心气,何况士兵呢。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一支军队的士气是由其主帅的精气神决定的,你想,章邯和王离深陷庙堂的内斗根本就不能打起精神,秦军的士气就更可想而知。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巨鹿之战楚军的以少胜多绝对是以强胜弱。
之后,韩信也是将这一招玩得是炉火纯青,背水一战其实就是韩信对项王在巨鹿之战中做法的再复制。
高手,总是能在战略战术上达到共鸣,作为当时顶级的军事精英,韩信和项羽在对士气的看法上是高度一致。又或许,正是韩信见识了项王在巨鹿之战中的表现才对士气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项王的精气神威力有多猛,即使其在垓下之战中深陷重围,也往往能在局部掌控主动权,史书中有这么一个细节:“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
赤泉侯就是杨喜,当时直接被项王的气场吓得人马俱惊。
楚军为什么在绝境中还能做到斩将夺旗,就是因为,在项王的带领下,楚军的士气始终在线。
当然,从总体形势上来看,楚军其实还是输在士气上。垓下决战之前,汉军故意唱起了楚歌,楚军震动,就连项王都大惊:“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汉军是故意在夺楚军的气。
看看当时的楚军指挥部,项羽在悲歌一曲之后,楚军瞬时就被一股悲观的情绪所笼罩——“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韩信、陈平等人都是顶级精英,太知道夺气的重要性了,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楚军呆过明白项王对士气的操控能力,所以才决定先出牌。
另外,军事统帅还可以通过演讲的方式点燃己方的士气,具体可以参照陈庆之在北伐时攻克荥阳的案例。
同时,历史上还经常发生统帅以实际行动在瞬间点燃己方士气的事,典型案例就是,周世宗柴荣在高平之战中的表现。面对右路军不战自溃、中路军部分投降的残酷现实,柴荣作为皇帝是亲自冲锋,立马就鼓舞了周军士气,当时,赵匡胤、张永德这些人在柴荣的鼓舞下是将能力、潜能同时发挥了出来,不仅扭转了颓势,还打败了北汉军,解决了生存危机。
北宋时,为什么宋真宗在澶州城下晃了一圈就能点燃宋军的士气,原因就在这里。
宋真宗御驾亲征增强了宋军的士气 图源/剧照
士气,不仅是决定战争结果的关键参数,往往也能扭转颓势。
总结起来就是:统帅的个人魅力、背水一战的战术、战鼓、歌曲等都是能人为操控士气的重要“工具”,是作为军事指挥者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除此之外,在实力悬殊过于大的情况下弱势的一方还可以通过创造局部战场的胜利来点燃己方士气,削弱对方士气,从而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占据优势地位,典型案例就是淝水之战。
苻坚在前往寿阳之后派晋军降将朱序前往晋营游说谢石投降:“以强弱异势,不如速降。”
但朱序到了晋营就劝谢石力战:“若秦百万之众皆至,则莫可敌也。及其众军未集,宜作速战;若挫前锋,可以得志。”
秦军的百万之众本来就是一股强大的势能,晋军根本就不是对手,只有在秦军完成集合之前迅速开战,若能打败其前锋,晋军就可以得志。
朱序的意思是在秦军形成合力之前,想冲击秦军先锋在局部战场打一场胜仗以鼓舞己方的士气,削弱秦军的士气。
说白了就是,进行能量转换。
谢石深以为然。383年十一月,谢玄派遣北府军将领刘牢之率领精兵五千前往洛涧与秦军梁成部对阵。当晚,刘牢之夜袭秦军大营,大破秦军,斩杀梁成和王咏,又分兵断了秦军的归路。最终,秦军在争相逃命的乱局中战死一万五千人。
接着,谢石等人率军水陆并进,在淝水与秦军成对峙之势。
通过洛涧之战的胜利,晋军士气大涨,弥补了兵力层面的短板,而秦军在被夺气之后却已成惊弓之鸟,典型就是苻坚的表现,其在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之后甚至已经出现了草木皆兵的幻觉:“此亦劲敌,何谓弱也?”
加之秦军南征本来就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对,秦军内部是矛盾重重,所以在洛涧失利之后,秦军的士气已经低迷到了极点。
如此,你就能想通,淝水之战中为什么朱序喊了一声“秦军败了”时秦军就能大溃,原因就是,秦军上下早已成惊弓之鸟。
也就是说,晋军通过洛涧之战的局部战场的胜利增强了己方的士气,削弱了秦军的士气,取得了对秦军的整体优势。
本质来说,洛涧之战就是一个夺气的过程。
洛涧之战就是一个夺气的过程 图源/剧照
部分朋友总是说笔者论述的晋军的以少胜多是绝对的以强胜弱是谬论,是以结果进行倒推,但实际上,强弱之势的评断标准是敌我双方的势能差,势能强的一方胜。
而士气就是决定势能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湘军平定了太平军却打不过捻军,其实就是湘军此时暮气太重,已没了士气,对于这一点,曾国藩看得是明明白白,所以才相继打造楚军和淮军作为湘军的延伸。而左宗棠则在创建楚军之初就注重对将士胆气的训练,将士气在训练计划中前置,这就是楚军为什么能持续打胜仗的核心原因。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战争就是一个不断通过局部的关键战役来激励己方士气、削弱敌军士气的长期过程。所谓关键战役,或者是攻克要塞,或者是力歼强敌,最重要的作用就体现在增强己方士气、削弱对方士气上。
这一点同样可以用在社交中。容闳作为天之骄子在见曾国藩时,曾国藩最先没有说一句话而只是静静地看着容闳,直到容闳在尴尬局面下主动开口,而此时,他已经没有了刚进门时的那种优越感。
曾国藩的作法其实就是在夺容闳的气。为什么在社交中那些说话比较慢而又敢于有频率的停顿的人气场总是很强,原因就在这里。
记得看过一个故事,说两个人比武,那个连剑都没拔而只是静静地看着对方等待对方先拔剑的人最终不战而胜,其实也是参透了气的作用。
静气就是一个人的士气。
同时,那些精气神好的人为什么做事效率更高,原因也在这里,他们更有士气,而士气是能转化成生产力的。这一点,笔者深有感触,所以总是在每天早上士气最旺盛的时候来写文章。同时,还会通过早起健身来将精气神拉满,增强士气。
经营企业同样如此,管理层要有士气,整个团队也要有士气,只有士气旺盛的团队才能跨越周期,才能持续性打胜仗。
因为,气本来就是能量。
最后再强调一点,士气也是有保质期的,如果刘邦当时没有及时利用将士思家的情绪果断还定三秦,估计后边很难再调动士气。东晋时,徐道覆建议卢循发动北伐实际上也是想利用将士思家的情绪。
总之,既要掌握调动能量的方法,也要精准把握住能量转换的点。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