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失眠怎么办?睡前避开三样东西,一觉到天亮很简单

笑萍评养护 2025-04-13 15:24:44

老张最近十分苦恼,每晚躺在床上,眼睛盯着天花板,数了不知多少只羊,可就是难以入睡。就算好不容易睡着了,也会频繁醒来,第二天起床,脑袋昏昏沉沉,干啥都提不起劲。像老张这样被失眠困扰的人不在少数,数据显示,我国中老年人失眠率高达 38.2% ,其中 45 岁 - 55 岁中年女性、65 岁以上老人是失眠高发群体。失眠不仅影响生活质量,长期下来还可能危害身体健康。其实,很多失眠问题和我们睡前的行为习惯息息相关,只要避开以下三样东西,改善睡眠并不难。

睡前别让肚子 “闹情绪”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睡前的饮食状态对睡眠影响很大。一方面,千万别在睡前饿肚子。有些人晚餐吃得早,到了晚上九十点钟,肚子就开始咕咕叫。胃里空空,胃酸分泌却不会停止,可能导致胃部出现灼热、疼痛现象,刺激大脑神经,进而影响睡眠。比如那些为了控制体重而不吃晚饭的人,到了深夜,饥饿感袭来,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另一方面,睡前暴饮暴食同样不可取。睡前吃太多,胃需要努力消化大量食物,负担加重,容易出现胃胀不适。而且此时身体血液大量流向胃部,其他器官相对缺氧,人会感觉浑身难受,自然难以安睡。要是吃了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还可能引起烧心、消化不良等问题,进一步干扰睡眠。所以,晚上要适量吃晚饭,别让自己饿着。并且,临睡前两小时内,尽量别吃大量食物,也别喝太多水,减少起夜次数,给睡眠 “保驾护航”。

睡前情绪要 “稳如泰山”

情绪对睡眠的影响不容小觑。如果睡前处于焦虑、紧张、愤怒、抑郁、悲伤或者过度激动等情绪中,精神就会过度亢奋,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失眠、多梦、易惊醒等睡眠问题就容易找上门。例如,有的人睡前和家人发生争吵,情绪激动,一晚上都气得睡不着;还有的人睡前还在为工作上的事烦恼,心里七上八下,难以入眠。

另外,睡前紧张学习或忙碌工作,精神压力大,情绪也会受影响,从而干扰睡眠。想要改善睡眠,睡前至少一小时,就别再学习、工作了,也别想太多烦心事,要学会放松心情。要是已经有了负面情绪,可以喝一杯加蜂蜜的热牛奶,适当泡脚 10 分钟左右,半小时后再上床睡觉,能起到镇静、安神、消除不良情绪和促进睡眠的作用。

睡前远离手机 “诱惑”

如今,睡前长时间玩手机成了很多人失眠的主要原因。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人体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是调节睡眠的重要激素,分泌受影响,生物钟就容易紊乱,人就会出现长期失眠、睡眠不踏实的情况。而且,睡前玩手机时,大脑高度集中在手机内容上,神经一直处于亢奋状态,难以平静下来进入睡眠状态。特别是睡前关灯玩手机,眼睛在黑暗环境中盯着明亮屏幕,对眼睛伤害大,还会进一步加重失眠问题。所以,睡前千万别长时间玩手机,更不能关灯后长时间玩手机。

除了避开这三样东西,还有一些方法能帮助改善睡眠。比如保持规律的就寝和起床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起床,有助于调整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卧室环境也很重要,光线调暗一些,保持安静、舒适,温度适宜,营造一个适合睡眠的氛围。另外,白天适当增加运动量,像散步、打太极拳等,但注意别在临近就寝时剧烈运动,以免身体过于兴奋,影响睡眠。

失眠虽然恼人,但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睡前习惯,避开影响睡眠的因素,大多数失眠问题都能得到缓解。希望大家都能重视睡眠,拥有高质量的睡眠,每天都精神饱满地迎接生活。要是失眠问题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最好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0 阅读:82
笑萍评养护

笑萍评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