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的人注意!中医提醒这3类食物再馋也要少碰

笑萍评养护 2025-03-30 11:28:44

湿气重,在中医里是个常见问题,很多人都被它困扰。身体湿气重,会出现头身困重、肢体酸楚、胸闷脘痞、大便稀溏等症状。这不仅影响生活,长期下去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中医讲,饮食和湿气关系紧密,有些食物,吃多了会加重体内湿气。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湿气重的人,这 3 类食物再馋也要少碰。

高糖食物

中医有 “甘助湿” 的说法,甘甜食物、含糖量高以及含淀粉类多的食物,对湿气重的人都不太友好。

糖分进入人后,需经脾胃运化。湿气重的人,脾胃功能本就相对较弱,过多糖分摄入,会加重脾胃负担,使水湿运化能力下降,导致湿气更难排出体外。像常见的糖果、蛋糕、甜饮料,含糖量极高。一块普通奶油蛋糕,含糖量可达 20 - 30 克;一瓶 500 毫升的甜饮料,糖分能超 50 克。长期大量食用,体内湿气会越来越重。

一些看似健康的水果,含糖量也不低,比如热带水果芒果、菠萝、榴莲等。芒果含糖量约 14% - 20%,菠萝约 9% - 12%,榴莲更是高达 20% - 25%。这些水果吃多了,同样会助湿生痰。含淀粉多的食物,像土豆、红薯、芋头,在体内会转化为糖分。若摄入过量,也会加重湿气。湿气重的人,应控制高糖食物摄入。每天添加糖摄入量最好不超 25 克,水果每天控制在 200 - 350 克,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梨、柚子等。吃含淀粉食物时,要注意量,同时搭配蔬菜、蛋白质食物,促进消化。

生冷食物

中医讲 “寒凉伤脾”,大量食用生冷食物,会损伤脾阳,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进而加重湿气。常见的冰啤酒、冷饮,温度极低,进入人体后,会让脾胃瞬间受寒。脾胃为了抵御寒冷,气血会集中于此,其他部位气血供应减少,影响正常生理功能。研究表明,经常吃冷饮的人,脾胃虚寒发生率比常人高出 30% - 40%,而脾胃虚寒是导致湿气内生的重要原因。

凉拌生吃的蔬菜,也可能生湿。蔬菜本身多为寒凉性质,生吃会加重体内寒气。比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直接凉拌食用,对于脾胃虚弱、湿气重的人,易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即便在炎热夏天,也应少吃生冷食物。尽量不喝冰啤酒、冷饮,如需解暑,可喝常温绿豆汤、酸梅汤。吃蔬菜时,最好做熟,如炒、煮、炖等,减少对脾胃刺激。

油腻食物

火锅、烧烤、油炸食物,这类油腻食物,虽味道诱人,但对湿气重的人危害很大。它们热量高、不易消化,食用过多,会加重脾胃负担。脾胃运化能力有限,大量油腻食物堆积在胃肠,无法及时消化,就会停滞生湿,产生湿热之邪。一份普通油炸鸡腿,含油脂约 15 - 20 克;一顿火锅下来,摄入油脂可能超 50 克。长期吃油腻食物,不仅会让湿气加重,还可能引发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

为减少油腻食物对身体影响,烹饪方式可多选择清蒸、水煮、炖等。比如,将油炸鸡腿改为清蒸鸡腿,既能保留营养,又能减少油脂摄入。吃火锅时,选清汤锅底,多涮蔬菜、豆制品,少选肥牛、肥羊等高脂肪肉类。平时饮食,要清淡均衡,多吃新鲜蔬果、粗粮,保证营养同时,减轻脾胃负担。

体内湿气重,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避开高糖、生冷、油腻这三类食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湿气。当然,除饮食调整,还可通过运动、艾灸、泡脚等方式祛湿。运动能促进气血循环,加速湿气排出,像散步、慢跑、太极拳都是不错选择。艾灸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等穴位,可起到温阳健脾、祛湿散寒作用。每晚用温水泡脚,加入艾叶、花椒等,也有助于祛湿。希望大家都能重视湿气问题,调整生活方式,拥有健康身体。体

0 阅读:5
笑萍评养护

笑萍评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