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女学霸高考693分,拒绝北大和10万奖金,如今现状惹人羡

九文说史 2024-11-07 06:01:0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文琦

编辑|文琦

《——【·前言·】——》

2019年,云南女孩李盈高考成绩出色,以668分的优异成绩距离理想的军校——国防科技大学,仅差1分。

面对北大抛来的橄榄枝和10万元奖学金,她没有犹豫,却选择复读一年,再次冲击军校。她的坚定选择令人好奇:是什么让她执着于这一梦想,毅然放弃了诸多诱惑?

少年志向,军人信念的萌芽

2001年,李盈出生在云南玉溪的一个普通家庭。这里四面环山,自然美景中隐含着不小的地质威胁。

云南山区地处地震带,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时有发生,危险总是悄无声息地存在。还在上小学的李盈经历了几次地质灾害,深刻感受到那种无助感。

然而每当危机出现,总有一群穿着绿色军装的人第一时间逆向而行,冲向灾难现场。

那是一支解放军救援队,一群年轻军人的坚毅与果敢,成为李盈心中的英雄形象。这种形象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扎根,甚至激发出一种特别的向往。

有一次学校遭遇泥石流,孩子们被紧急撤离,李盈和其他学生在操场上等待。她目睹了救援军人迅速搭建防护,手脚并用地搬运石块,神情果断冷静。

老师们焦急地安抚着学生,而李盈望着那些逆流而上的军人,心中涌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激动。她第一次向父母提到自己想成为“解放军”。她说:“等我长大,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帮助别人。”

父母最初并未在意,觉得她只是一时冲动。但这份执着并没有随着时间淡去。小学毕业时,李盈的成绩优异,进入了初中重点班。

学业变得繁重,可她对军人的憧憬愈加深厚。她从不放弃锻炼,每天完成作业后坚持跑步、练习体能。

母亲常问她累不累,李盈总是笑着摇头,告诉母亲:“只有身体好,才能像军人一样保护别人。”父母渐渐意识到,女儿的选择并非儿戏,而是一种深沉的信念。

中学成长,坚定军校目标

2016年,李盈考入玉溪市的重点高中,学习压力骤然增加。面对紧张的学习节奏,李盈没有丝毫松懈,她深知成绩优秀是进入理想军校的关键。

高中三年,她将全部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清晨五点钟的闹钟响起,她总是第一个起床,快速穿戴整齐,独自跑向操场。

晨光熹微中,她专注地跑完每一圈。她对自己严格要求,就像心目中的军人形象——自律、坚毅、毫不放松。

每次体能训练,李盈总是第一个跑完全程,同学们渐渐开始注意到这个“不一般”的女孩。

在学校的体能测试中,她总是跑在前列,甚至在男生面前也毫不示弱,成为老师眼中的“体育尖子”。

有人打趣道:“李盈,你比男生还拼。”她认真回答:“不管是谁,只有足够强,才能保家卫国。”

高二,李盈开始频繁关注军校的招生信息。她的目标愈加明确,国防科技大学成了她心中唯一的选择。

一次课间,她告诉班主任自己想报考国防科大。班主任看着这个瘦小的女生,语重心长地提醒她:“军校的训练强度很高,可能会比你想象中更辛苦。”李盈却坚定地回答:“我已经准备好了,不会后悔。”

她将国防科技大学的招生条件打印出来,贴在书桌前,时刻提醒自己。

每当她感到疲惫时,便看一眼桌上的招生要求,那份执着的信念让她瞬间恢复了力量。为保持良好的视力,她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将课余时间完全投入到阅读、写作与体育训练上。

2019年,高考前夕,李盈的生活被紧张的学习与备考充斥。

她每天在书桌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复习效率丝毫不减。她对自己信心十足,目标就是要考上国防科技大学。高考结束后,她心情平静地等待成绩公布,坚信自己发挥正常。

六月底,云南省高考成绩出炉,李盈取得了668分的优异成绩,几乎达到省内最高分数线。

然而国防科技大学在云南的录取分数线是669分,仅仅一分之差,李盈与梦寐以求的军校失之交臂。

家人安慰她,她的朋友和老师都感到惋惜。而就在这时,北京大学医学部向她抛来了橄榄枝,学校还表示愿意为她提供10万元的奖学金,以帮助她完成学业。

面对北大的机会,李盈冷静下来,认真考虑了整整一夜。她坐在房间里,看着那张军校招生简章,回忆起自己的初心和多年来的努力。

她心里很清楚,尽管北大是一所顶尖学府,但她的梦想不是在医学领域,而是在军营中磨练、在国家需要的地方贡献自己。

第二天一早,李盈做出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她拒绝了北大的录取和10万元奖学金,选择复读一年,再次冲击国防科技大学。

这个选择让家人和朋友们愕然,许多人不理解。亲戚朋友开始劝她:“北大多好啊!这是别人求之不得的机会。”李盈微笑着摇头,坚定地表示:“我想去军校,为了自己的目标再努力一年。”

学校得知她的决定后,给予她全面的支持。班主任专门为她安排了最优秀的教师团队,帮助她在短时间内复习巩固知识点。

复读这一年,李盈比以往更加努力。她将所有时间都用在复习与体能训练上,严格执行作息表。

每天晚上,宿舍熄灯后,她会在台灯下温习英语和数学,一点一点地攻克薄弱环节。她知道,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成为她下一次高考的绊脚石。

李盈清楚,高考并不是一场单纯的知识比拼,而是一场心态的考验。她反复告诫自己:“这一年,只有坚定和努力,才能无悔于自己的选择。”

每天清晨,当校园还笼罩在雾霭中,她便跑完操场上的五公里长跑,再返回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

这段复读生活充满艰辛,有时会在午夜梦回时质疑自己的选择。但每当疑惑来袭,她便坚定信念,告诉自己这条路必须坚持下去。

她不再看同龄同学的大学生活照片,切断一切干扰,只为心中唯一的目标——国防科技大学。

高考放榜 梦想成真

2020年6月,高考结束,李盈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成绩公布。那天,成绩终于上线,看到693分的瞬间,她激动得跳了起来。

这一次,她不仅达到了国防科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还大幅超过,成为云南省的高分考生。她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母亲喜极而泣,父亲默默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录取通知书寄到时,李盈如愿接到了国防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她盯着那封信,心中感慨万千。

这一年,为了这封信,她牺牲了多少夜晚,放弃了多少休息,承受了多少压力,而这一刻,她终于梦想成真。

她知道,前方的路将更加艰辛,但她已做好准备。她对母亲说:“我会好好珍惜这次机会,我要在军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暑假结束后,李盈告别了家人,踏上了前往国防科技大学的旅程。列车驶向新的城市,她默默地望着窗外,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家人的不舍。

更多的是一种坚定。她知道,属于她的军校生活即将开始。

踏入国防科技大学的第一天,李盈感到无比兴奋。入伍训练的强度远超她的想象,队列训练、体能测试、军姿站立……每一项都在考验她的意志和身体。

尽管早已做好心理准备,但这些高强度训练还是让她有些吃力。她的小腿肌肉因连续站立而发酸,喉咙因喊口号而嘶哑,脸上汗水混着灰尘,几乎看不清原来的模样。

同班的战友中,大部分是男生,力量和体能上更具优势,李盈起初跟不上节奏。她默默告诉自己:“如果倒在这里,那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咬紧牙关,她一点点坚持下来。每次遇到困难,她都会想起那些救援的解放军士兵,他们的勇敢和坚毅支撑着她前行。

训练结束后,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同学们大多累得瘫倒在床上。而她会用毛巾简单擦去脸上的汗渍,然后坐下来整理当天的训练笔记。

她明白,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要想追上男生,就得付出加倍的努力。每次她都提醒自己,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不遗余力地走下去。

进入军校的生活改变了李盈的世界观。每天,她在早晨六点的军号声中起床,迎着晨光开始训练,生活单调却充实。

结尾

她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军校生活让她逐渐褪去了青涩,变得坚强、自律。她时常思索,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而作为一名军校生,她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祖国。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23
九文说史

九文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