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尽头——面向未来,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长江新世纪 2024-08-09 15:12:22

摘自《万事尽头》白岩松

最年轻的文化遗产

就在里约奥运会开幕前不久,我们的记者做过一次街采,问的问题是:“你知道巴西的首都在什么地方吗?”得到的回答可以称得上五花八门。其实也难怪,中国和巴西这两个国家,相隔得实在太遥远了,因此有很多人不熟悉,不了解。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推开这扇了解世界的窗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巴西这个国家的历史虽然并不悠久,但是它国土面积大,资源非常丰富,所以它一直有一个大国的梦想。当来到它新建的首都巴西利亚的时候,关于这个梦想的感触就会变得非常深。

曾经有一本书这样描述巴西人的快与慢:“做事慢,开车快,是巴西人最大的特点之一。”在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这种感觉尤为明显。当我们坐在车里,才感受到了什么叫作飞驰,透过车窗,看到街上的其他车辆,脑海中唯一闪现的就是“凶猛”二字。甚至在穿越隧道立交桥的时候,两辆汽车几乎相互擦着经过,总让人捏一把冷汗。在巴西利亚,司机能有这样的开车方式,主要还是由于这座城市的道路设计。巴西利亚的道路非常宽阔,并且只为机动车设计,没有人行道以及自行车道。

巴西利亚的一切都可看作是被精心设计过的。巴西利亚是如今巴西的首都,这座城市的心脏就是三权广场。如果将巴西利亚比作是一架飞机的话,三权广场就是它的机头,而它的机身就是三权广场大道,机尾则是广场前方的电视塔。三权广场大道全长8公里,宽度有250米,由双向的车道和道路中间的景观构成,大道占地面积之大甚至可以切割出280个足球场来。

位于三权广场上的三个建筑被中国人称之为“一双筷子两个碗”,其实这双“筷子”中间有一个连廊,它是葡萄牙语“人类”的第一个字母“H”,代表着以人为本,因为这是国会大楼。这两个“碗”中,敞开着口向上的是众议院,强调的是开放、民主;向下扣着的是参议院,强调民主完了之后得集中。整个这样的建筑的设计者是作为巴西利亚的总建筑师,甚至叫总监工的奥斯卡•尼迈耶。他强调的是他的曲线,这样的灵感来自海滩、女性还有山,而这三点恰恰跟巴西的老首都里约热内卢所拥有的东西,完成了一种传承。

在巴西利亚的三权广场竖有两个人的头像,一个是实现巴西多年迁都梦想的总统库比契克,另一个是巴西利亚城市的规划设计者卢西奥•科斯塔。

在三权广场的地下,是巴西利亚城市规划设计博物馆。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巨大的飞机造型的模型,占据着整个博物馆大厅,它的设计者卢西奥•科斯塔这样说道:“巴西利亚,是我发明的城市。”

在城市机身造型的尾部,同样在地下,是库比契克总统纪念馆。这里不仅存放着库比契克的灵柩,还陈列着他当年建设巴西利亚的各种史料。

虽然巴西利亚的三权广场竖有库比契克总统和飞机造型设计师卢西奥•科斯塔的头像,但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对这个城市的贡献不能忘记。卢西奥规划了这个城市的飞机造型,而奥斯卡设计了这个飞机造型上的主要城市建筑。2012年,104岁的总设计师奥斯卡•尼迈耶去世的时候,巴西举国哀痛,大家把他视为民族英雄,因为他在白纸上完成了一座城市的设计。

在1822年巴西独立之后,这个国家就曾一度计划在内地创建新的

首都,在134年后的1956年,库比契克总统终于做出了迁都巴西利亚的决定,并在短短的三年半时间里建设起一个崭新的首都。在库比契克总统纪念馆前的纪念碑上,刻有他的名言:“在这座面向未来的城市里,一切都充满希望。”

1960年4月21日,巴西正式迁都巴西利亚,15万人来到巴西利

亚参加庆典,其中有5000人是非常高规格的大使、部长、各国领导人

等,但是能为这5000个贵宾提供的房间只有150间,结果当然是打得一塌糊涂,因为很难以符合他们的身份全部入住,不过这倒也可见当时的盛况。

由于这座城市颇具创意的城市规划,巴西利亚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唯一荣获“世界遗产”桂冠的现代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到现在这个纪录都没人打破,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有人打破它。而令人震撼的是,半个世纪之后,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并没有落伍或遭到破坏,仍然展现出蓬勃的活力和常青的规划理念。如今回过头来再看这座城市,就会明白这座城市的飞机造型代表着巴西梦,它需要起飞,需要成为一个现代文化的引领者,需要成为被全世界所承认的大国。

没有汽车,寸步难行

跟巴西打交道44年的中国驻巴西大使陈笃庆先生,在巴西利亚生活工作了13年,对于巴西利亚有着自己特殊的感情,对于城市的道路设计也有着自己特有的感触。据他的观察,一般收入的中产家庭很难在巴西利亚中心城区生活下去,出门需要车不说,南北两翼的住宅也非常昂贵。此外,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还有一个特点,由于南北两翼住宅区的设计基本是一样的,因此在这里只需要说一个数字区块,出租司机就能把乘客送到目的地。比如中国大使馆的位置是在东四马路813,而一般司机未必知道具体某个单位的所在地,因此必须把地址方位告诉他,这就很容易找到了。

巴西利亚的路标设计也非常独特,路标上朝上的箭头意思是继续在主路上直行,朝下的箭头意思是此处可以转弯到辅路上,如果错过了可以转弯的地方,必须一直往前开,直到看到下一个带有向下的箭头的路标时才能转弯。

这样的城市道路设计虽然创意十足,但的确也给市民造成了很多不便利。如果在这里没有一辆车,单纯靠走路的话恐怕一天大部分时间都要耽误在路途上,就连出门到公交车站也经常要走上一个小时,这恐怕是这座城市设计中的一个遗憾之处。我们在巴西利亚的时候,就算想去最近的超市,至少也得走上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所以没有车在巴西利亚确实很难想象。

在这之前,有一位中国的大学老师到巴西利亚大学来教学,有一次他实在找不着车了,自己又没车,只好骑自行车去机场,结果上了当地的电视新闻,因为居然有人会在这座城市选择骑自行车出行,而这恐怕也是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并没有预见的问题。

巴西利亚这座城市从一张白纸和一片荒原上平地而起,它只经过了三年半的建设,从1956年开始一直到1960年就已经竣工了。因此,刚开始设计的时候,它只不过是适合在汽车上来流动的一座城市,基本没有给中低收入,尤其低收入的人群很方便的生活空间。

按照50年代的现代派观念,城市中的车辆和行人是完全分开的,每一个街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安排设置内部的结构。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在这里也呈现出了大城市发展中的城市病,城市中仅有的一些房屋并不能满足市民的居住需要,但城市的发展又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人的参与,因此发展卫星城成为巴西利亚的唯一选择。

在这座城市里当然没有贫民区,因为这是一座完全属于中产阶级的城市。但是这里也需要佣人打扫卫生,也需要保安,而他们则住在几十公里之外的郊区,通过地铁把他们送进来,巴西利亚的确是巴西库比契克总统铜像非常特别的一个城市。现在巴西利亚已成为排名全国第四,拥有着将近300万人口的大城市。这里的人们大多在卫星城居住,白天来市中心上班,而每天上下班的路途要超过两三个小时。卫星城也会根据距离市中心的远近有一些等级的划分,级别高的卫星城距离城市中心较近,主要是一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居住地,而更远一些的卫星城则主要是务工人员的居所,从环境上来看,那里与郊区并无太大的差别,看不到任何城市周边居住区的影子,偏僻、贫穷、基础设施差,巨大的差异让这个城市出现了两极分化。

在巴西利亚,虽然两栋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可能只有八百米,但是路中间常有很多阻碍,对于行人来说,这是出行时候的一种很大的困难。也许就是这样的城市规划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分割,让不同阶层的人们很难融合在一起。巴西利亚的一个学者说过,他们也认为公交是缩短高收入阶层和中低收入阶层的最有效的工具,但在巴西利亚,公交车却不是很便利,它的连接点少之又少。

我曾路过巴西利亚大学主楼前的一个停车场,由于当时正值放假,所以停车场还显得很空,有很多的空车位。如果平常正常上学的时候,这个停车场就会满满地停上几百,甚至上千辆汽车,而这所大学像这么大的停车场还有好几个。如此之大的停车场的出现就跟巴西利亚这座城市的设计有关,它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要建立在汽车交通发达的基础之上,除了公交不够发达之外,平常其他大学里头惯用的那种交通方式,比如说走路或者骑自行车在这也都不太方便,因为这里实在太大了,哪也不挨着哪。

所以在这所大学里头上学,如果没有一辆汽车,就很难完成自己的学业。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在巴西利亚大学里上大学,如果你要是没有汽车,谈恋爱都会变得非常非常艰难,因为你想出去玩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孤独可能会慢慢地陪伴你。透过这样的细节和这样的停车场就能让人感觉出来,巴西利亚这座城市在设计的时候,留下了很多好看的地方,也留下了很多不一定好用的地方。

目前,巴西利亚也认识到了公共交通方面的缺陷,已经在有意识地增加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

未完成的城市

巴西利亚的市中心,被认为是政府事务和工作事项的庇护所,市民居住的地方从一开始就被考虑到放到离市中心比较远的地方。事实上,很多卫星城里的人从来没有去过市中心,在卫星城里他们完全能够解决自己生活的所有需求。巴西利亚这个中心城区,最初只设计给大约50万人居住,但由于人口的大量增长,使得很多人必须到城市外去生活。当时的巴西利亚没有任何商业活动,没有服务业,只是一座被政府抛弃的城市,沿海城市才是那个时代更加重要的城市,而迁都就是为了让巴西的经济不止在海边发展,希望能够带动中部一直到北部。

在巴西利亚有一些城市公园,每天都会有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玩耍,这些不过五六岁的小朋友说自己最喜欢这里的街心公园,因为有足够的儿童娱乐设施。虽然居住在城市里的孩子,每个人的楼下都会有相应的活动区域,但是白天的时候却空空如也,有了区域而没有设施,这显然不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对于居住在这座城市的居民来说,他们大多数是这座城市的奉献者,为了首都的发展来到这里居住,但是如今看来,这个年轻的城市也需要发展起自己的公共设施,从基础设施到医疗保障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巴西利亚还是一个未完成的城市,因为还会有人陆续到达这里,但是在背后一定不会忘记的是,巴西人在建这座城市的时候就对这个国家有一种更高的期待。要知道在100多年前的时候,迁都这件事就被写进了巴西当时的宪法当中,后来陆续有人采点,终于到了1955年新总统库比契克上台的时候喊出了一句话“5年要当50年用”,结果不到5年的时间,这座城市就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的,这个首都虽然是全新的,其实摆放在这个国家面前的问题依然是传统的。贫穷的问题怎么解决,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又该怎么解决,能不能真正地带动巴西北方以及东北部的经济发展,这都是摆在巴西面前,摆在它大国梦想面前的巨大挑战。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