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肾友常讲一句话:
“好中医太少。”
真的少吗?
是真的。
2009年,三家业内知名的医疗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四诊信息综合研究实验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共同进行了一项联合研究,旨在评价不同的中医进行诊断的一致性水平:
让不同医生诊断同一位患者,并且让同一医生先后两次诊断同一患者。
参与研究的,都是上海三甲医院的资深教授,这种水平,按说在最基本的诊断证型上不会出错。
但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以Kappa值来衡量(范围在0-1之间,0分为完全不一致、1分为完全一致),一致性分数如下:
0.75分以上代表良好的可重复性,仅有2项。
同一医生先后两次诊断证型,出现多项0.4以下的低分;
不同医生诊断同一患者,甚至还有0.1以下的低分。
如果说药方不一样,还能用“千人千方”来解释。但是诊断都不一样,甚至同一位教授的两次诊断都不一样,怎么解释?
就好像你因为水肿去医院看病,诊室两位医生,如果一个说用速尿、另一个说用螺内酯,尽管用药不同,但都能给你消肿、都说得过去。但结果两位医生一个说你是肝病、另一位说你是心脏病,你听谁的?甚至同一位医生,他一会说你是肝病、一会说你是心脏病、以后不定说你是啥病,你还想让他治疗吗?
所以笔者常说:诊断,是中医的弱项。在诊断这一点上,中医不如西医。
其实中医的诊断隐患,从两千年前的第一部理论典籍《黄帝内经》就埋下了。
当然,我不是要批评黄帝内经,我也没有那个资格。事实上,让我穿越到两千年前,我也远远写不出黄帝内经这样的名著。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说是创始祖师也不为过,这一点毫无疑问。
只是时代进步到今天,咱们有条件站在巨人们(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等)的肩膀上,马后炮评论一下: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医临床治疗体系。
那么真正的中医临床,是谁建立的呢?
文章写太长,有时候临床工作和患者咨询的精力都不够,做成个系列吧,先到这,我会在《中医去伪存真之二》继续写。
月圆在天涯
良心文章,谢谢分享![点赞][点赞]
滴水
一道复杂的题,有很多不同的解题方法,看你去选择那一种,当然方便,易记,易学,易会,易快的解题方法,更需要努力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