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说出“三不如”看似谦恭,实则很憋屈,且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历史中的科学原理 2022-08-24 19:45:53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在打败了项羽夺得了天下之后,便兴冲冲召集众人开起了经验总结大会。在讨论西楚霸主项羽原本一手好牌为何打得稀巴烂这个主题之时,那些溜须拍马的部下立马嘴巴跑起了火车,纷纷夸赞刘邦英明神武、天神下凡。

这原本没什么奇怪,毕竟天下都姓刘了,底下人为了生存拍拍顶头上司的马屁,好日后赚取生存空间无口厚非。但此时的刘邦难得清醒了一把,一改往日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毫无城府模样,非常谦恭地说出了“三不如”: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正是有了这“三不如”,后世学者均给刘邦戴上了一顶高帽子: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当然自己还非常谦虚。如此一看,必为宅心仁厚的仁义之主,故而万民拥戴、天下归心,乃情理之中也。

其实在我看来,刘邦这看似谦恭的“三不如”,实际上说得很憋屈,而且还为之后自己疲于奔命的平叛生涯埋下了祸根。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刘邦自己非常清楚:天下虽然夺下了,表面上记在他的名下,但功劳不在他。而大家之所以愿意将天下记在他的名下,关键在于他快人一步,靠着殷实的家境散尽家财,“捞”到了民心。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将天下记在他的名下无口厚非。

但正如《我亲眼目睹蛟龙盘踞地球》一书中所言,这个世界是个处处需要角力的固体世界,你若不能通过“硬度”对抗住各种阻力,单靠人心的软作用根本无法立足。

而这个“硬度”,就是历代开国皇帝必须具备的个人素质和才智。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行军打仗的指挥才能,而他刘邦是根本就不具备的。

韩非子说得很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当天下大定,国家治理靠着道德律法来约束就足矣了,这也是最和谐的时候;当道德法律约束不来的时候,便是王室衰微,王朝开始走下坡路,许多野心家开始绞尽脑汁钻空子;当王室被反制,王朝气数将近之时,便是天下大乱,各路英雄逐鹿中原,争当新一任主人的时候,这个时候靠的就是打仗、武力征服。

故而历代开国皇帝能够称帝建国,基本上都是靠打出来的。也正是因为一战成名,打服了天下,建立了无人能及的个人威望,故而也奠定了自己绝对的领导地位,皇帝之位也就水到渠成。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顺治帝都是这方面的成功案例。

深谙武力征服重要性的刘邦在这方面却是不折不扣的失败者,凡他率军打的仗,基本都以失败告终。即便建立了大汉王朝,全国上下都处于激昂奋进、战斗力爆棚的时候,面对匈奴的欺负,刘邦亲率30万大军征伐,结果却反被包围在了白登。

堂堂的一国之君居然被敌人包围在了一个小角落里,实属屈辱,历史上你见过哪个开国君主这般狼狈?唐太宗面对突厥的百万大军,敢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轻骑赶赴渭水,与之对阵,这气魄、这自信才是开国君主该有的样子嘛。

可惜刘邦没唐太宗这般能力,自然也没有胆量和勇气与匈奴的冒顿单于正面叫板,最后不得不使出不光彩的美人计,才趁着清晨的朦胧月色仓皇逃脱,真是丢尽了天子的脸。

也正是认识到了自己的短板,故而刘邦大张旗鼓开这个经验总结大会,并且十分高调、又谦卑有加的说出这“三不如”,实则是为了安抚那些功劳庞大的部下将领,尤其是夺得天下一半的大将韩信。

刘邦明白,自己什么水平这些人一清二楚,这个天下是怎么来的也糊弄不了谁。与其藏着掖着让这些人心里堵得慌,不如直接坦率地说出来。

一来安抚人心,塑造自己知人善任、英明果敢的良主形象,让那些人放心地跟着自己干;二来也是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功绩,让他们把心放在肚子里,你们为我的家天下做了啥贡献,我一清二楚,不会亏待你们的。

只是正如《我亲眼目睹蛟龙盘踞地球》一书所言,这个世界的固体属性是不会改变的,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称帝让万人服,必须拿出异于常人的“硬度”出来,方能让那些野心家服气,否则光靠自己的宅心仁厚、宽以待人,是远远不够的。

果然,刘邦的一番坦诚相告不仅没能让底下的有功将领感恩戴德,反而恃功而骄,先有韩信的喂不饱,不断讨要爵位,再有各个异姓王的轮番反叛。而且令人十分憋屈的是:当刘邦平叛英布时,质问他我都封你王了,你为何还反我?英布直言不讳地说道:你水平那么臭都能做皇帝,凭啥我不能?

所以说,刘邦说出“三不如”看似谦恭,实则很憋屈,且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0 阅读:173

历史中的科学原理

简介:用科学的视野,欣赏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