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是从何时开始称王的?其实早在西周时就有诸侯僭越封王之举

历史紫陌阁 2023-07-05 12:58:05

众所周知,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由于当时形势严峻,作为曾经的一方之伯,小邦之君,周王室拥有的实力尚不足以统治原商王朝巨大的区域,一旦大量诸侯联合,如姬发当初集八百诸侯于牧野伐商,那么初建的西周政权就可以被毁于一旦,步了殷商后尘。

周武王为了巩固周朝政权,以适应新形势,便实行了封邦建国的分封制,将大量王族宗室,有功之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不仅能解决面临的严峻形势,还能让各地诸侯拱卫周室。之后周武王去世,其弟周公旦代武王之子成王执政时期,又制定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以及用礼、乐区分不同等级的礼乐制度,再配合分封制形成了一套完善周密的统治网。

同时周成王时期,周室再次分封大量诸侯国,如众多与周王同姓的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卫国便是周公东征平乱后因功所分封,而卫国也是数以百计诸侯中最后灭亡的国家。秦始皇以武力攻灭兼并关东六国后还单独留下了卫国,直到秦二世胡亥即位后将卫君废为庶民,卫国才彻底灭亡。

尽管周王室分封了大量同姓、异姓诸侯,但分封诸侯的最高爵位为公爵,而且获得此爵位的诸侯也是屈指可数,如宋国(先代贵族)、虞国(姬姓诸侯),其余依次为侯爵(鲁、齐、晋、卫、燕)、伯爵(郑、吴、秦、霍)、子爵(楚国)、男爵(许国),各国君主的称号、谥号最高也只能称公,只有周天子才能称王,也是诸侯共主,天下共主。

在分封、宗法、礼乐三大制度相互配合下,加上周王室强大的实力,分封的诸侯皆不敢僭越周礼,擅自称王。但是发展到东周后半段的战国时期,我们熟知的战国七雄君主皆以王号相称,那么周朝境内的诸侯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称王的呢?

其实早在西周时期,就有诸侯僭越礼制,自行封子为王。不过后来碍于周王室实力尚且强大,加上当时即位的周王性格暴虐,这位僭越周礼,擅自封子为王的诸侯为避免成为周王室重点照顾对象,便取消了儿子们的王号,继续臣服于周。

直到春秋时期,由于西周灭亡,东迁后的东周王室实力衰微,而诸侯却发展强大, 就有诸侯对当初周室所封爵位太小,已经不符合自身实力和地位,故请封提升,但被拒绝。为此楚君熊通自行提封,僭越周礼,以王号自称,谓之“楚武王”,而实力衰微的周王室对楚国僭越之举也无可奈何,从此也开启了诸侯僭越称王的先河。

随后在春秋时期,吴、越君主继楚君先后以王相称。发展到战国中后期,周朝境内剩余的诸侯大多都以称王,如著名的战国七雄皆以称王,就连中山这样的二流诸侯也以王号自称。而战国七雄先后称王的顺序为:楚、魏、齐、秦、韩、燕、赵。

楚君熊渠封三子为王(西周时期)

楚国是周朝境内诸侯列国中第一个僭越周礼擅自封王的诸侯,同时也是第一个擅自称王的诸侯。而楚国敢僭越周礼的关键原因是因为周王室由盛转衰,实力大不如从前。

到周夷王(西周第九任周王)在位时,周王室在经过昭、穆时代频繁发动战争后,由于军队数量大幅衰减已经处于衰落时期,而周境内一些被分封的诸侯见此便不再开始朝见周王和按时进贡,甚至其中一些诸侯还乘王室衰微而起兵攻周,南方的楚国君主熊渠更是态度十分嚣张。

“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兴兵伐庸、杨虿,至于鄂。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史记》

不仅不顾宗法礼仪,起兵攻伐庸、扬越、鄂三国,将楚国版图推进至江汉平原。而且还僭越礼制,以蛮夷自居,不用与中原诸侯名号相同为由,公然封三子为王,分别将长子熊康、次子熊红和三子熊执疵封为句亶王、鄂王、越章王,成为周境诸侯中第一个僭越封王的诸侯君主(约公元前885年前后)。

“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史记》

不过周厉王即位后,熊渠听闻这位周王性格以暴虐著称,为此担心自己僭越周礼擅自封王之举会遭到周厉王的重点讨伐,于是便取消了三个儿子的王号,继续臣服于周王室统治。但熊渠封子为王之举在当时着实是一个石破天惊的举动,对后世楚君的影响很大,“自称蛮夷,不与中原同号”也成为楚人精神支柱,为后来楚武王熊通称王奠定了思想基础。

楚武王率先自立为王,开诸侯僭越称王先河(春秋时期)

楚君熊通即位后,当时西周已经灭亡,平王东迁后开启了东周,而中原不少诸侯因周王室衰落纷纷背叛了共主周王,“周郑交质”和“桓王中肩”就是最为典型的衰落例子,于是开始相互攻伐侵犯,一些强大诸侯也开始了较量,为此开启了长达数百年之久的春秋争霸战争。

“请王室尊吾号,王室不听。楚熊通怒,自立为武王。”《史记》

楚国经过发展,实力大幅增强,楚君熊通也想参与中原战事。但楚国当初只是被封为子爵,名号在一众公爵、侯爵、伯爵国中实在有些不够看,为此就想请求提升尊号,但却被周王室拒绝。熊通自认楚国先君是文王之师,后世之君又降服南方蛮夷诸族,爵位和实力地位不相符,于是在公元前704年自行改称尊号,称武王,从此开启了诸侯僭越称王之先河。

吴、越两国僭越称王(春秋时期)

继楚武王熊通率先僭越称王后,吴国第十九任吴君寿梦(周立后第十二任)在即位后,因吴国强盛,也于公元前586年前后开始称王。不过周王室对吴君称王并未有太多不满,因为吴王寿梦先祖同周王室一脉,先祖太伯和仲雍乃周文王之父的长兄和二哥,碍于周太王想要传位给三子之子姬昌,兄弟二人为成全父亲,便迁居南方,建立了勾吴古国。

继吴君寿梦称王后,与吴国相邻的越国也开始僭越称王,越君允常即位后开疆拓土,为越国奠定了霸业,于公元前496年前后首称越王。其子便是卧薪尝胆典故中我们熟知的越王勾践。至越君允常称王后,到春秋时期结束,再无诸侯僭越称王。

徐州会盟,魏、齐相王(战国时期)

春秋争霸战争落下帷幕,时间进入战国时期后,由于周王室更加衰微(比如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公室自立诸侯而向周王请封正式位列诸侯,齐国妫姓田氏取代姜姓吕氏政权,自立为齐侯,后在三晋魏文侯帮助下,也正式被封为诸侯),剩余的诸侯先后纷纷僭越称王,以魏、齐会盟徐州相互尊称王号而正式开始。

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元前334徐州相王事件发生之前。蜀国君主开明氏尚于公元前367年改称蜀王,其先祖杜宇在西周初期就以帝号相称。魏惠王在秦国劝说下,也于公元前344年召集诸侯会盟,想先称王再图霸业,不过在一些诸侯抵制下,魏惠王在逢泽之会想称王的想法以失败告终。

后魏国由于自桂陵、马陵之战后军事实力大幅衰减,霸业丢失,在面对因变法改革而富国强兵的秦军兵锋,魏惠王就想交好中原诸国,来抗衡秦国,于是有了徐州相王事件。魏君魏䓨率韩国及一些小国君主前往徐州,尊齐君田因齐为王,但田因齐不敢单独以王号相称,于是与魏君互尊为王。

徐州相王事件发生后,中原各国君主无视周王权威,先后纷纷僭越称王,谥号也由之前的公、侯、伯改为王号。

秦君嬴驷相仿关东诸侯僭越称王之举,首称秦王

魏、齐称王后,秦君嬴驷相仿中原诸侯,也于公元前325年改元称王,成为秦国首位以王号自居的秦王。同年,魏惠王为了联合韩国,为此尊韩君康亦为王。

五国会盟,魏、赵、韩、燕、中山五国相王(战国时期)

秦惠文王称王两年后,在魏将公孙衍的撮合下,魏、赵、韩、燕、中山五国相互尊王事件发生,意图合纵共同抗衡秦、齐、楚等大国,燕国和中山这一年开始称王。不过赵君雍以赵国不具备王号实力,并未以王称,依然以君自称。赵武灵王死后,后世赵君才皆以王号。

至此,从西周至春秋,再到战国时期,数以百计诸侯列国中最后脱颖而出的战国七大强国皆以僭越称王。就连中山国这样的二流诸侯国都已称王,这也表明周王在诸侯列国中已然没有了任何影响力,自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后因实力大幅削弱,失去控制诸侯能力而仅剩的共主之名也几乎消逝。

结语:

战国七雄君主尊重周王室,周天子还且算是天下共主的周王,若僭越无礼,极度缺乏军事实力的周王室也无可奈何,或许也只能像周赧王在秦灭东周时在周都洛邑宗庙大骂一句:“秦嬴,你这个养马的家奴”吧!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谢谢大家的支持。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2 阅读:459
评论列表
  • 2023-07-06 01:45

    魏惠王是最不配称王的,一流国家被他玩成了三流国家,要不是出来一个赵武灵王,三晋迟早要凉,三国时代提前到来,齐秦楚争霸

历史紫陌阁

简介:华夏五千年,四夷十万载。看历史百态,观过往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