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应该怎么打?什么才是决定胜负的核心因素?

拐蚂拐 2021-08-22 23:10:33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

对于战争的定义,应该没有比孙武这句话形容得更贴切的。

自原始部落的械斗,到兵书问世给予理论指导,从拿着石头棍棒互殴,到戈槊枪炮的不断更迭,战争的形式虽是不断演变,却始终与人类历史不离不弃。

那么,在距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古代,真实的战争又该是什么样子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提及战争,人们的关注点大多放在计谋、阵法、厮杀等环节上,因为这些场面看得精彩。实际上,后勤才是战争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孙子兵法》中说:轻车、重车各千辆,带甲将士十万,能够千里运粮,军中开支每天耗费千金,达到这种标准了才可上战场。

等若说,战争的机器一旦踩下了油门,烧的可不是什么95、98,而是财富与人命。

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各种运输器具落后,故而后勤队伍的规模极为庞大。

秦汉时期,每运输一石的粮食到达前线,需要耗费数十倍以上的成本。

《唐代行军制度研究》中亦有分析,后勤兵力与作战兵力的比例接近1:1。

《续资治通鉴长编》曾记载,郭逵与宋神宗说过:10万将士与 1万匹军马,每个月消耗的粮草需要40万后勤部队搬运。

游牧民族攻城拔地,都会赶着数以万计的马、羊等牲畜随行,以确保粮食无忧。

当然,也会有因粮于敌的计策,就是要以战养战,如霍去病的闪电战那般,但这显然又不适合运用于大规模行军。

按《梦溪笔谈》的算法,1个民夫可以背6斗米,1个士兵可以自带5天干粮,若是1个民夫供应1个士兵,他们2人可以维持18天(6斗米,每人每天吃2升)。如果再算上回程,就只能前进9天的路程。

若是10万的战斗部队,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再要打上几个月,又该需要动员多少后勤?再加上辎重与其他物资的调运呢?

所以我们不难想象,为何汉武帝会差点打空“文景之治”留下的家底,因为战争这玩意真的是太烧人力、物力了,这么多人投入了战争,直接拉垮本就不高的社会生产力。

秦国修灵渠、修驰道,为的是什么?隋炀帝将运河疏浚到涿郡,为的又是什么?

“想致富,先修路”这句话,自古至今都是正理,这不仅是经济发展需要,也是出于战争考虑的未雨绸缪。

以粮草的供应补给为核心,加上武器盔甲、衣物被褥、药品器械以及规模庞大的后勤人员调配,这才是战争最为关键的部分。若是其中出了差错,军心不稳只是其次,要是引起士兵哗变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许多人重韩信而轻萧何,殊不知萧何这“汉初三杰之一”的名头那可是含金量十足的。

为了扩充军备、巩固国防,古人们可谓是计策百出。

春秋争霸时管仲就曾规定,犯了罪过的人,可以用兵器或者甲胄来赎罪。汉时的纳粟入官也是与此相似,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如果在战争的时候饿了肚子,轻一点的就来个“望梅止渴”激励激励,实在遭不住的那就吃人。张巡守城吃过人,黄巢干仗吃过人,在战争机器的碾压下,这么骇人听闻的事也就那么自然发生了。

攻城与守城,行军与号令

墙,永远是个好东西,至少它能够带来安全感。

所以,有了小土墙、高城墙、万里长城。在落后的古代,这是最为实用的。

城池的择地建立亦有“雄城”与“牝城”之分,雄城大多据险而建,易守难攻。但在战争机器的无情绞迫下,人们的更多智慧被激发出来,攻城器械如云梯、攻城车、投石机等,纷纷登上历史舞台。

守城的以檑木、巨石退敌,又将城内的屎尿收集加热作为“金汁”,待到敌军登墙,迎头盖面就泼下去,那真叫一个“漫天飞翔”。

物尽其用,以“金汁”抹到弓矢之上,一箭射去就算不能要了人命,但也可以让敌人极易受到病菌感染。

战争打得越多,古人的手段就越是层出不穷,护城河、城墙之后又搞了个瓮城,敌军好不容易攀上一面城墙,发现后边还有一面。

攻城的若是挖掘地道,守城的便有“地听之术”,于城内墙下挖一口井,井中放缸,缸口蒙上牛皮,让听力极佳的人伏在缸上听地下的动静,其中运用的原理,我们如今叫做“共振”。

那么,没有电话与对讲机,在双方交锋之时又是如何指挥的呢?

军队中配有3种将官,掌鼓、掌金、掌旗。闻鼓而进,鸣金则退,大旗挥舞以指挥战斗方向。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典故因此而来,“鸣金收兵”这个词也并非出自演义,许多大战之中“旗倒则军心散”的情况亦是如此,因为作战的士兵们已失去了指挥,这三者就是古代最为基础的战争语言。

当然必须要有情报工作,故而有了斥候。好的将领更要将山川地理熟记于心,每到陌生之处必先观察地形,合理运用大自然的力量,比卷起袖子乱打可猛得多了。水攻、火攻、设伏等等,皆是由此而来。

军心与斗志,严惩与重赏

在古代,打仗靠的就是血肉之躯。冲锋陷阵之时,眼见利箭劲矢迎面而来,又闻耳畔的尖戈利槊破空声,试问谁人不怕?

在这个时候,能够激励军士不怕死冲锋的,便是他们心中的坚持。为了家国,为了理想,又或为了女人,为了金钱,总有一种东西会让他们不怕死。

事实上,这些血肉之躯就算不冲也会死。军令中最为常见的一条,便是“临阵退缩者斩”,这是最有效的办法。隋朝名将杨素攻城拔地,很多时候都是先砍自己人,他令小股人马先上,若是攻不下而退回则立即斩首,这叫“杀鸡给猴看”,再攻之时,军队战力可就大了不少。

有严惩,自然也有重赏。

《史记》记载,打完匈奴得胜回朝,汉武帝掏出了几十万斤的黄金大加犒赏。至于这黄金的纯度是否高达99.99%,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个数量可够令人咋舌的。

或赐荣华富贵,或赏封官进爵,也有其他更多的赏赐手段。汉武帝曾设“羽林孤儿”收养死难将士遗孤,宇文护曾把“父辈军功”作为选拔人才的指标之一。

总而言之一句话: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曹操在《蒿里行》中曾写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是古代对于战争最为直白的形容之一。

李世民在登基之后,即下了《收埋骸骨诏》,令各地官府百姓搜寻、掩埋尸骸。累累白骨,皆是隋末连年征战所留下的,亦不知有多少人埋骨他乡。

贞观五年时,李世民又派人前往高句丽,收葬隋朝征高句丽时战死的那些将士。从时间上来算,这可都过去十几二十年了,那些战死将士的家人们,或许还在苦苦等着儿子、丈夫归来。

以血肉之躯充当尖矛厚盾,这是古代战争的最大特点,其中惨烈,无以言表。

从《我国历代人均寿命和预期寿命》来看,先秦时期的平均寿命大概是18到20岁,汉朝为22岁左右,唐朝为27岁左右,宋朝为30岁左右。这些数据的背后,与频繁的战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冷兵器时代,战争就是最大的催命符。

唐代诗人曹松作《己亥岁二首》,其中有这么一句: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1 阅读:41
拐蚂拐

拐蚂拐

后来,渐渐地没有了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