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没有海岸线,并不代表没有海军。
可能很多人觉得哈萨克斯坦作为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深处中亚地区,与太平洋隔着中国,与北冰洋隔着俄罗斯、与印度洋隔着南亚、与大西洋隔着欧洲,既不沿海,又不沿边,不可能会有海军的。
殊不知,哈萨克斯坦不临海,却临湖,他的西部地区濒临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属于里海沿岸五国之一。里海面积多达37.1万平方公里,与日本的领土相当,这么大一片水域有足够多的空间容纳哈萨克斯坦组建一支舰队活动。
不用担心里海的深度,它的最大深度有1025米,别说是护卫舰、巡洋舰了,就是把美国最先进的11万吨级核动力航母福特号开到里海,同样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更何况哈萨克斯坦又造不出航母或巡洋舰等大型海军舰艇。
因此,里海绝对符合哈萨克斯坦海军舰艇的航行条件。
除了里海之外,哈萨克斯坦境内还有一条世界第四大内流河——乌拉尔河,该河流属于亚欧分界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下游水域同样具备适航条件。
可以说,只要有水的地方,就会有海军舰艇,无非是看规模大小罢了。
就比如同是内陆国家的老挝,作为东南地区唯一一个内陆国,既不沿南海,也不靠近印度洋,可他境内有东南亚第一长河——湄公河,老挝照样组建了一支约1000人规模的小型海军部队,主要是为了维护境内水域的安全。
还有全球闻名的蒙古海军,海军总兵力只有7个人,外加一艘苏赫巴托尔号拖船,创造了世界最小海军的记录。
作为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外蒙比哈萨克斯坦还“惨”,其领土完全被中俄两大国包围,根本没有像哈萨克斯坦那样还濒临一个国际大湖泊。外蒙就是凭借自己境内的西北部地区有一个本国最大的淡水湖——库苏古尔湖,才决定组建“海军舰队”的。
那么比外蒙环境条件更有优势的哈萨克斯坦就更有资格组建一支比外蒙海军规模更大的海军部队了。
不过,这个“大”,无论是指代海军部队的规模大,还是指代海军舰船的武器装备先进,只能是相对于外蒙古海军来比较,哈萨克斯坦海军跟另外四个里海沿岸国的海军力量相比,并不是最强大的。
因为哈萨克斯坦的海军组建20年来,连一艘正规的护卫舰都没服役过,其海军下辖的舰船要么是接收俄罗斯捐赠的小型老旧退役护卫舰,要么是向德国、阿联酋采购的巡逻艇、汽艇,只配备了一些火炮、机关枪等装备,并不能发射导弹。
哈萨克斯坦海军跟俄罗斯在里海海域部署的海军力量——里海区舰队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其两艘导弹护卫舰分分钟就能把哈萨克斯坦海军消灭殆尽。
所以,以哈萨克斯坦的海军力量并没有能力展开一场海战,但是完成相关任务还是可以的。
他当初决定组建海军部队,初衷并不是为了在里海海域称王称霸,而是为了维护哈萨克斯坦在里海海域的石油利益。
要知道里海地区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是仅次于波斯湾地区的第二大油区,主要集中在俄罗斯、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三国沿岸区域。根据估计,里海内部的油气约有270亿至320亿吨,除此之外,该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生物资源,价值总额高达数百万亿美元,谁不惦记着?!
这就是俄罗斯、伊朗、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会成为国际油气大国的重要因素,里海在他们心中已然成了一个聚宝盆,还要靠着里海发家致富呢!
鉴于里海五国都想着在里海海域多占一份,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光靠嘴上说没用,关键还是看拳头。谁的拳头硬,谁就能在划分里海权益的问题上占据主动权,那哈萨克斯坦自然不想落后,肯定得通过强化海军力量来保护自己在里海的油气资源。
另一方面就是为了保护石油运输安全。哈萨克斯坦采油之后,只有卖出去了才能挣外汇。鉴于他没有出海口,只能把油气资源运到俄罗斯的石油管道,借道走出里海,在俄罗斯的最大石油输出港——新罗西斯克港售出。位于黑海的新罗西斯克港堪称里海产油国的石油中转站,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车臣等地区的油气都是通过新罗西斯克港转运的。
那么哈萨克斯坦在本国采油后通过油轮运输到俄罗斯的时候,这个海域的安全就交给了哈萨克斯坦海军部队来负责。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哈萨克斯坦海军就如同是其石油产业的“带刀护卫”。
富士电梯
人家有里海,有石油
波★哥VS布冯
省流: 里海是湖,不是海。 所以虽然没海,还是组建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