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国民党士兵,默默保卫祖国4年,解放军战士敬礼感谢
1950年初春,喀喇昆仑山脉深处,一支解放军部队翻山越岭,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海拔3800米的赛图拉哨所。他们原本以为会看到一座荒废的边防站,却意外发现哨所内竟然还有人在坚守。那些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身影,用沙哑的声音说出的第一句话是:"你们终于来换防了..."这些是什么人?他们为何会在这与世隔绝的雪域高原上坚守至此?又为何会用"终于"二字来形容这次相遇?
一、赛图拉哨所的历史渊源
赛图拉哨所的建立要追溯到同治年间。1875年冬,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期间,派遣一支由百余人组成的清军小分队深入喀喇昆仑山腹地勘察地形。这支分队在艰难跋涉一个月后,发现了一处独特的地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居高临下,可以俯瞰方圆数十里。
这处地势险要之地就是后来的赛图拉哨所所在地。当时带队的将领立即意识到此地的战略价值:向南可通往克什米尔地区,向东可监控和田盆地,向西则能掌控帕米尔高原的重要通道。更重要的是,这里处于古代丝绸之路南道的咽喉位置,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1876年春,在左宗棠的授意下,清军与当地维吾尔族村民合力修建哨所。由于地处高原,建筑材料匮乏,他们就地取材,用山石垒砌围墙,用泥土和草皮铺设屋顶。整个哨所呈四合院布局,正门朝南,建有瞭望塔、兵营、马厩和储粮仓等设施。在哨所四周,还修建了多个暗堡和岗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最初的驻防制度规定,每年派遣50名清军轮换驻守,任期为两年。由于环境恶劣,清廷特别给予驻守士兵双倍俸禄,并定期运送补给。每逢换防之际,都要举行隆重的交接仪式,这成为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进入民国时期后,赛图拉哨所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1912年,新疆都督杨增新扩建了哨所,增设了医务室和电报室,并将驻军人数增加到80人。1928年,新疆省主席金树仁改革了驻防制度,将任期缩短为一年,并建立了定期巡逻制度。每月都有专人从和田运送补给,确保哨所正常运转。
1933年,新疆发生动乱期间,赛图拉哨所曾一度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目标。当时的哨所守军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达40余天,最终等来了援军。这次防御战让赛图拉哨所声名远播,被誉为"新疆第一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防止日军从印度方向渗透,国民政府加强了对赛图拉哨所的建设。增设了无线电台,配备了重机枪,并在周边修建了多处地下工事。每年春秋两季都会进行换防,确保驻军保持战斗力。这一制度一直持续到1945年抗战胜利。
二、被遗忘的最后一次换防
1946年10月15日,新疆省政府派出最后一批换防士兵前往赛图拉哨所。这支由张守信少校带领的42人小队,携带了6个月的补给物资,从和田出发踏上了换防之路。按照当时的计划,他们将在哨所驻守半年,次年春季就会有新的部队前来接替。
这批士兵中,大多数是从江浙一带征调来的青年,此前从未经历过高原环境。为了适应高原气候,他们在和田驻扎了一个月进行适应性训练。除了基本的军事训练外,还特别加强了高原生存技能的培训,包括防寒保暖、急救知识和野外求生等内容。
10月底,换防队伍抵达哨所后,上一批守军立即启程返回。由于时值深秋,气温骤降,道路开始结冰,返程部队不得不在途中停留多日,直到11月中旬才返回和田。这成为了赛图拉哨所最后一次正常的换防记录。
1947年春季,原定的换防计划因国共内战而被搁置。新疆省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平叛剿匪行动中,边防哨所的换防工作被暂时搁置。张守信带领的守军继续坚守岗位,等待下一次换防的到来。
为了维持哨所的正常运转,守军开始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度。每天的口粮定量供应,所有人轮流值守,保持24小时警戒。他们还在哨所附近开垦了一小片土地,种植青稞和土豆,以补充给养。幸运的是,哨所储存的弹药充足,这让他们在面对偶尔出现的武装分子时仍能保持威慑力。
1948年春天,补给物资已经消耗殆尽,但换防部队仍未出现。张守信派出两名士兵徒步前往和田寻求支援,但这两名士兵再也没有回来。此后,哨所与外界的联系完全中断。守军不得不依靠打猎和采集野生植物维持生存,甚至将皮带和皮鞋煮汤充饥。
1948年冬季特别漫长,气温降到了零下40度。为了节省燃料,守军将活动范围缩小到两间房屋内,集中生火取暖。期间有5名士兵因病去世,但其余人仍坚持执行巡逻任务,每天升起国旗,保持军队的制度和纪律。
1949年,大陆形势急转直下,但由于通讯设备损坏,守军对外界发生的巨变一无所知。他们依然按照原有的规章制度执行任务,记录每天的气象数据,填写值勤日志。期间又有3名士兵因伤病离世,但剩余的守军仍在坚守。
到了1949年冬季,哨所只剩下31名守军。他们将军装改制成棉衣,用牦牛皮制作冬鞋,靠打猎和采集越冬。每天早晨,他们仍按时列队,升起已经褪色的国旗,等待着那个可能永远不会到来的换防日期。
三、艰难的四年坚守生活
在这漫长的四年中,赛图拉哨所的守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验。从1946年末到1950年初,这些士兵不得不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依靠有限的资源维持生存。他们的日常生活可以从留存的值勤日志中窥见一斑。
首先是食物问题。最初半年,他们还能按照军队的配给标准正常供应。每人每天可以获得500克粮食,50克肉类,以及少量的盐和茶叶。但到了1947年中期,储存的口粮开始告急。守军不得不将每日配给减至300克,并开始在哨所周围开垦荒地。
在海拔3800米的高原上种植农作物绝非易事。他们将军用铁锹改造成农具,在积雪消融后的短暂农季里种植青稞和土豆。第一年的收成很差,只收获了不到100斤的农作物。但这些来之不易的收获,成为了他们度过严冬的重要口粮。
1948年,他们开始系统性地开展狩猎活动。每次外出狩猎都由3人组成,携带步枪和简易工具,主要猎物是野兔、雪鸡和偶尔出现的野牦牛。猎获物不仅能提供肉食,兽皮也被制成御寒的衣物。他们还在溪流中发现了一种耐寒的小鱼,于是用军装的布料制作渔网,成为了补充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住房问题同样棘手。原有的营房因缺乏维护,开始出现漏雨和地基下沉。守军将损坏严重的房屋拆除,用木材加固其他房间,并用石块和泥土填补墙壁的裂缝。为了防止积雪压塌屋顶,他们每隔几天就要清理一次房顶的积雪。
取暖燃料的匮乏是另一个严峻的挑战。哨所周围的可燃物在第一年就几乎耗尽。守军开始远赴10公里外的山坡收集干草和灌木,每次出行都要耗费整整一天时间。到了后期,他们甚至不得不拆除部分未使用的房屋,将木料作为取暖燃料。
通讯设备的损坏让这群士兵与外界完全隔绝。原本的无线电台在1947年就因为零件损坏而无法使用。他们曾试图修复设备,但因缺乏专业知识和备件而未能成功。值勤日志显示,他们坚持每天按时打开收音机,希望能接收到外界的信号,但收到的只有电流杂音。
医疗条件的恶化造成了多位士兵的伤亡。哨所原本配备的医疗用品在第二年就已用尽。他们不得不使用当地的野生药材治疗疾病,用烈酒消毒伤口。有记载显示,一名士兵因为严重的冻伤不得不截肢,手术是由曾在军医院当过助手的班长完成的。
最令人钦佩的是,这支部队始终保持着军队的制度和纪律。每天早晨6点准时起床,升国旗,进行武器检查。轮流执勤的制度从未间断,哨位日志记录详细完整。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他们仍坚持每周进行一次军姿训练和武器保养。
四、解放军的到来与感人的交接仪式
1950年2月18日,解放军新疆军区第二步兵师派出的一支由120人组成的先遣队,在完成对和田地区的接管任务后,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线索,得知在喀喇昆仑山脉深处可能还有一处国民党的军事据点。部队立即组织了一支50人的侦察分队,由连长王德发带队,向赛图拉哨所方向进发。
这支侦察分队在2月25日清晨抵达哨所附近。他们首先发现的是哨所外一面破旧但仍在飘扬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以及瞭望塔上一个正在执勤的哨兵。当解放军战士举起白旗示意时,哨所内随即响起了哨声,紧接着走出一队衣着褴褛的士兵,为首的正是张守信少校。
交接仪式在当天上午10点举行。解放军战士们看到,尽管经历了四年的艰苦生活,这支部队依然保持着军人的风纪。31名幸存的官兵列队站立,虽然军装已经破损不堪,但衣着整齐,肩章和帽徽一应俱全。
在交接仪式上,张守信向王德发递交了一份详细的清单,包括武器装备、剩余物资和历年来的值勤记录。武器库中保存着37支步枪、2挺轻机枪和数千发子弹,所有武器都保养完好。值勤记录本更是令人惊讶,从1946年10月到1950年2月,每天的记录都一丝不苟,字迹工整。
解放军战士们在检查哨所设施时,发现了守军们的生活智慧。他们用牦牛皮和木板制作的保暖设备,采用的积雪融化系统,以及改良过的炉灶设计,都展现出了非凡的生存能力。在一间储藏室里,还保存着每位牺牲战友的遗物,整齐地码放在木箱中,每个箱子上都标注着姓名和籍贯。
当天下午,解放军医疗队对31名守军进行了体检。检查结果显示,这些士兵虽然普遍营养不良,但基本健康状况尚可。更令人敬佩的是,他们中间有5人身上还带着旧伤,但仍坚持执行日常任务。医疗队立即对这些伤员进行了及时救治。
在得知这些官兵已经四年未与家人联系后,解放军立即派出通讯员,帮助他们给家人发电报。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士兵来自浙江嘉兴,他的儿子已经上小学;年纪最小的一位来自江苏南京,临行前刚与未婚妻订婚。
2月26日,解放军正式接管赛图拉哨所。在交接仪式结束时,双方的军官和战士们自发向对方行军礼。这个特殊的军礼,既是对一支坚守职责部队的敬意,也是对一个时代的告别。当天晚上,解放军战士们与这些前国民党官兵围坐在一起,分享了热腾腾的饺子。这是这些守军四年来第一次吃到正常的热食。
2月28日,在确保所有守军的身体状况适合行动后,解放军派出一个排护送他们下山。临行前,张守信将一面褪色的军旗和一本厚厚的值勤日志交给了王德发,这成为了后来珍贵的历史档案。
五、守军的后续生活轨迹
1950年3月,31名幸存的赛图拉哨所官兵被护送到和田后,经过短暂休整,他们各自踏上了返乡之路。解放军为每人发放了路费和基本生活用品,并开具了证明文件,以便他们在归途中得到地方政府的照应。
张守信少校回到江苏老家后,应当地政府邀请在一家农机厂担任技术员。他将在哨所期间改良的取暖设备和炉灶设计图纸交给了工厂,这些设计后来被改良用于生产民用取暖设备。1965年,他还参与了一项高原用保温设备的研发工作。
来自浙江的黄明德在回乡后,凭借在哨所期间掌握的兽医知识,成为了当地畜牧站的一名兽医。他将高原牦牛的治疗经验加以推广,编写了一本实用的兽医手册,对当地畜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1980年,他被评为县级劳动模范。
负责哨所农业生产的李贵山回到四川老家后,将在高原种植的经验应用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他开创了一种适合山区的梯田种植方法,并在1956年被选为农业技术推广员,后来还培训了数百名农民。
王金柱是哨所里年纪最小的一位士兵,回到南京后考入了地质学院。他在1954年毕业后参加了青藏高原地质考察队,将在哨所获得的高原生存经验用于科研工作。他后来参与编写了《高原地质考察手册》,为我国的地质勘探工作作出了贡献。
来自安徽的医务兵陈永康,回乡后进入县医院工作。他将在哨所期间总结的高原医疗经验整理成册,对当时的乡村医疗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1975年,他还到青海支援医疗工作,为当地培训了一批乡村医生。
1963年,军史研究部门开始对赛图拉哨所的历史进行系统整理。当年的值勤日志、武器清单和各类文件被收入军事档案馆保存。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后来为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军事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1978年,在新疆军区的组织下,15名健在的老兵举行了一次聚会。他们带来了在哨所服役期间的照片和物品,这些实物后来被军事博物馆收藏。其中包括一件用牦牛皮制作的军大衣、一个改良过的煤油灯,以及一本手写的气象观测记录。
1985年,中央电视台摄制组专门制作了一期专题片,记录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节目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时健在的老兵接受采访,详细讲述了他们在哨所的经历。这份珍贵的影像资料被永久保存在国家档案馆。
1990年前后,这些老兵陆续离世。他们的后人将遗物捐赠给了各地的军事博物馆,包括褪色的军装、破旧的日记本、自制的工具等。这些实物见证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成为了永久的历史记忆。
2000年,新疆军区在原址竖立了一块纪念碑,碑文记录了这段历史。每年都有部队官兵前来凭吊,传承一段几乎被遗忘的历史。碑文下方镌刻着31名幸存官兵的名字,他们的故事随着这座纪念碑永远留在了这片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