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世说新语》1.德行(1)陈仲举

形而上的芦苇 2022-11-14 13:31:32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陈仲举言为世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这是《世说新语·德行》中的第一篇,也是全书的第一篇。

陈蕃,字仲举,生年不详,卒年为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主要活跃在东汉桓帝期间,正是朝局动荡之期。也就是诸葛亮《出师表》中写的——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陈仲举被杀那一年,刘备7岁,关羽6岁,曹操13岁。由此可以参考,陈仲举生活的年代正是三国纷争的前夜,东汉风雨飘摇之际。

陈仲举少年时,父亲的朋友去他家做客,看到陈仲举的屋里卫生状况堪忧,就说了他几句。陈仲举还狡辩,“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来人就劝导他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仲举内心大受触动,更加注重自己的修身立德,终成一代名臣。

桓帝时,陈仲举因与宦官近侍不合,被外放至豫章郡做太守。

刚下高速,陈仲举就要去拜访隐者徐孺子。豫章郡秘书办说:“咱郡政府安排好了接风宴,各部门的代表同志都在招待所等候接见呢,您看是不是先去吃个饭啊?”

陈仲举说:“周武王去拜访贤士商容,急的立在车栏杆边,座位都没坐热。我先去拜访徐孺子,也是效法先王遗风,赓续礼贤下士的传统。”

还未到任,就把豫章郡的大小官员给晾了起来,连接风宴都不参加,属实是特立独行有点过了。

虽然是打着礼贤下士的旗号,但毕竟是不利于团结。没有做好同志团结,这以后的工作开展又怎么能顺畅呢?

不单这样,陈仲举还高调地搞区别对待。在太守府从来不接待宾客,偏偏单独为徐孺子准备了床榻。徐孺子来时就彻夜长谈,一走就把床榻吊起来,从来不给别的同志用。

陈仲举这么做,个人好恶就表现的过于明显了,其他官员纷纷感到啪啪打脸——

这么多自己同志请你吃饭你从不赏光,却天天和编制外的无业游民推杯换盏,这是极不认可现有的管理集体啊!

陈仲举心怀天下、刚直不阿,是读书人修身立世的榜样。但是这个故事也启发我们,过于高自标持,不顾及周围人的感受,对于工作开展也会有极为不利的影响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毁之。在剪除宦官的行动中,陈仲举事败身死,不得不说和他树敌太多有一定关系,令人惋惜。

4 阅读:28

评论列表

翌翌小玉米

翌翌小玉米

2022-12-03 02:36

陈仲举言为世则,行为世范[点赞]

形而上的芦苇

形而上的芦苇

丘壑且投江海,胸中块垒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