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刘劭传》载,刘劭在郡里做计吏(州郡负责进京汇报本地各种统计数据的官员),到许都汇报工作。
太史上书说,元旦那天有日食(正旦当日蚀)。
看到此处,我吃了一惊,难道说三国时期,太史们已经能够推测出日食发生的时间了吗?甚至,能够精确到具体某一天了吗?
当时,刘劭去拜见尚书令荀彧,在座的有几十位官员,正在讨论此事。有人说元旦那天应该取消祭祀典礼,有人主张停止朝会。
刘劭说:
梓慎、裨灶,都是古代的良史,他们推测天时,也有错误的时候。《礼记》说,诸侯朝见天子,到了门口却无法完成仪式的,有四个原因,日食就是其中之一(其他三种是太庙着火,皇后去世,大雨把官员们淋成落汤鸡)。然而,圣人传下来的制度,并没有因为推算有灾异而预先废止朝礼,实际情况往往是,要么灾异自动消除了,要么是推算有误(或灾消异伏,或推术谬误也)。
荀彧认为刘劭说的很有道理。于是,诏令朝会照常举行,日食也并没有发生。
看来,太史们推测日食,基本上是挺扯的。
从刘劭的话,我们可以推知,太史预测某天日食的结果,多为“或灾消异伏,或推术谬误”,作不得准的。
难道没有预测准的时候吗?我虽然没有找到史料支撑,但感觉可能也有。古人对天象的研究,显然与现代天文学没有可比性,但也不能说全都是错的。比如,日心说和地心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认知,但日心说者认为,地球自转一周是二十四个小时;而地心说者则认为,太阳绕地球一周是二十四个小时。两者的判断依据完全不同,但并不妨碍他们都认为,一天是二十四个小时。
从这个角度看,太史预测日食,可能也有“准确”的时候。
但既然大多数时候,他们预测的并不准,难道他们不怕皇上杀他们的头吗?
不怕。
为啥?
如果日食发生了,则他们的预测是准确的;如果日食没有发生,他们只要声称采取了某些措施,避免了日食的发生就行了。
反正这种事儿,别人都不懂,还不都由得他们表演?
类似的情况,实在太多。
注:灾消异伏和推术谬误,有什么区别?我理解,前者是压根儿没发生,更容易搪塞;后者则是真发生了,但日子不对,太史就会略显尴尬,有时不得不承认自己搞错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