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6岁台湾单身老人,给湖南侄子打电话:我没钱你还养我吗

曦言说人间 2024-12-10 04:17:38

2019年,湖南常宁的邓友爱正在家中休息时,突然接到了一个来自台湾的电话。

电话那头是他的大伯邓雪桂,对方提出了一个让人心酸的请求:“我没钱了,你还愿意养我吗?”

邓雪桂,96岁高龄,身处台湾的他,已经远离家乡整整七十多年。

邓雪桂从一个年轻的士兵,离开家乡投身战火,到最后在异乡孤独终老,漂泊的岁月让他对故乡的思念愈加深切。

之后的年老体衰,彻底让他鼓起勇气向唯一的亲人——侄子邓友爱,提出回归的请求。

那么,面对这一请求,邓友爱会如何回答?他又是否愿意为邓雪桂养老?

少年漂泊

1923年,邓雪桂出生在湖南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里,他家世代务农,全靠几亩稻田养活着一家老小。

但靠天吃饭的土地,有时并不能解决他们一家人的温饱,因此,母亲除了照顾家庭以外,时而还要帮人补衣缝鞋挣钱。

这种情况下,邓雪桂作为家中的长子,也自小就懂得挑起担子。

年幼的他早早学会挥动锄头,跟着父亲到田里劳作。

转眼邓雪桂到了青年,那是1930年代,彼时,社会动荡不安,每个人都在为生活或生存挣扎。

而22岁的邓雪桂则选择了当兵,也是那一刻,邓雪桂的命运被战火改写。

他经历了长时间的军旅生涯,战场上的硝烟、饥寒交迫的日子成为了日常。

无数次,他看着身边的战友倒下,也无数次险些命丧枪林弹雨。

但他始终将“活着”视作最大的使命,因为他知道,家里还有人始终在等着他。

但命运的洪流却一次次将他推向更远的地方,他被迫随队伍转移,从一个战场奔向另一个战场,最终漂泊到了遥远的台湾。

回乡无路

到了台湾之后,邓雪桂第一次回乡是在1988年。

当他的弟弟认出他,大喊了一声“大哥”,冲过来抱住他时,邓雪桂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乡亲们也聚拢过来,围着他七嘴八舌地说着“你终于回来了”“你娘等了你一辈子,没等到啊!”

种种遗憾的话语,让邓雪桂的内心更添愧疚。

随后,他开始仔细打量自己阔别已久的家。

家里的老屋还在,只是屋顶已然换了新的瓦片,墙面也补过多次。

邓雪桂推开堂屋的门,看到中央摆着一张黑白照片——是母亲的遗像。

他腿一软,扑通跪在地上,双手颤抖着将遗像抱入怀中泣不成声。

这些年,漂泊的生活让他无数次梦见母亲叫自己,可如今,当他真的回到故土时,母亲的呼唤却已成永远的回忆。

事实上,这份重返家乡的温暖并没有持续太久。

几十年的分离,生活习惯、语言文化的不同,让邓雪桂很快感到自己难以融入这个熟悉却已改变的环境。

村里的乡亲们仍然热情,但他们用湖南方言聊天时,他总是跟不上节奏。

即使与弟弟一家住在一起,他也常常觉得自己像个外人,吃饭时不知道该坐哪里,帮忙干活时也因为力不从心而感到尴尬。

更让他心酸的是,他从未对家人透露过自己的真实处境。

多年来,他在台湾过着并不宽裕的生活,靠微薄的退伍金和零工度日,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为了攒够第一次返乡的路费,他节衣缩食,甚至卖掉了家中唯一一台老旧的电视。

他想向亲人倾诉这些,却又开不了口,只能强装笑颜,告诉大家:“在台湾过得不错。”

基于这些,归乡一个月后,邓雪桂还是选择回台湾。

他没有说明离开的真正原因,只是以“不想添麻烦”为借口婉拒了弟弟的挽留。

重拾亲情

尽管因为种种原因回到了台湾生活,但邓雪桂对家乡还是怎么都割舍不掉,尤其是日渐年迈后,对家乡更加怀念。

于是,在2019年,96岁的邓雪桂鼓起勇气做了一个决定。

与此同时,另一边,湖南常宁的大枫树村中,邓雪桂的侄子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接通后,对面传来沙哑的问候:“友爱,是我,大伯,我……我没钱了,你会养我吗?”

邓友爱握着手机,愣在原地。

这是他16年来第一次听到大伯邓雪桂的声音,他记得那是个孤身漂泊在台湾的老人,每次联系时总是简单几句:“我挺好的,不用担心我。”

可这次电话里,却满是哽咽与无助。

“大伯,怎么能说这种话!您回来吧,不管怎样,咱们是一家人。”

邓友爱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而他的话也让对面的老人心里紧绷了多年的弦终于松了下来。

为了迎接大伯归来,邓友爱开始忙碌起来。

他请来了村里的泥瓦匠,将院子里那间旧屋翻新了一番,还在屋内摆了一张崭新的木床,并装上了空调。

最让他费心的,是村里那间传统的旱厕。

他记得大伯当年回乡时对此颇为不适应,于是特意让工匠改建成了现代化的抽水马桶。

与此同时,他的妻子也加入了这场家庭准备的“大工程”。

她跑到镇上的商铺,为老人选购了几套柔软舒适的衣物,细心考虑到老年人穿脱衣服的便利。

甚至连床头的小柜子里,也放好了清香的桂花香包。

远在台湾的邓雪桂,也在为这次归乡做准备。

他开始申请相关手续,这对96岁的他来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但他从未觉得如此笃定——这次,他要回家了。

几个月后,邓雪桂终于踏上了返乡的旅途。

他的身体状况已不如从前,亲戚们在村口早早等候,生怕老人长途跋涉后不适。

当巴士缓缓驶入村口后,邓雪桂艰难地下了车,看着眼前熟悉的乡亲和侄子,泪水再次模糊了他的视线。

“大伯,欢迎回家。”邓友爱上前扶住他,声音微微颤抖,却充满了坚定。

踏入家门时,邓雪桂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墙上的照片里,是全家人围坐的合影;桌上摆着热腾腾的饭菜,是他记忆中家乡的味道。

他轻轻摸着新床头的棉被,心里涌起一阵暖意,那一刻,他明白,无论岁月如何流转,他终于找到了可以安心度过余生的地方。

邓雪桂回到常宁后,生活的节奏慢了下来,但他内心的安宁却悄然回归。

在侄子邓友爱的陪伴下,他的晚年生活,终于没有了往日的冷清和不安,取而代之的是久违的温暖与亲情。

侄子邓友爱也常常和他谈论家乡的变迁、村里的变化,也聊聊他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在这段时间里,邓雪桂那些早已模糊的记忆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仿佛重新变得清晰起来。

村里人知道邓雪桂回来后,也时常来探望他,来的时候,会带着一些家乡的土特产或新鲜的蔬菜水果。

有时,也会有乡亲请他到家里去坐坐,聊聊家常,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对邓雪桂来说,却是无价的慰藉。

邓雪桂的晚年,虽然并不富裕,但却充满了满足与宁静。

在这片他曾经离开的土地上,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

侄子邓友爱的承诺,让他无所畏惧,在这片他深深眷恋的土地上,邓雪桂终于做到了他一生的心愿——落叶归根。

结语

邓雪桂的一生,是一段孤独与奋斗的历史,更是一段深深植根于故土的乡愁之旅。

从年少时被迫离开家乡,到在异乡孤独漂泊,直至回到常宁,度过最后的岁月,他的一生仿佛是无数离乡游子的缩影。

但无论他走得多远,命运如何波折,始终无法抹去的是那份对故乡、对亲情的眷恋。

也许,这正是所有游子心中最深的渴望:在生命的尽头,能有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属于自己、属于亲人的地方。

这不仅仅是邓雪桂的归宿,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归属与安宁。

0 阅读:13

曦言说人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