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1年,明成祖朱棣要御驾亲征,臣子直言上谏反被他抄家下狱,等到朱棣驾崩后,仅三天的时间,此大臣便被太子朱高炽哭着从狱中请了出来。
朱高炽为何要违背他父皇的心意,释放一个罪臣?此人在被释放后,又为大明做出了什么贡献?
这位大臣便是夏原吉,元朝末年,他出生在湘阴,原本他们家祖上还是有封官的,但是他出生的时候,家族败落,入不敷出,家里的生计都是靠着父亲任教的微薄薪资支持。
好在夏原吉刻苦努力,考了几次后,便成功进入太学(国子监),而他进入太学后,被选入宫中写制诰。
在明初的时候,官员除了进士出身或者府县举荐之外,还有一部分官员的任命就是直接从国子监中提拔的,可能连夏原吉都没想到,自己会在这里一步踏上仕途之路。
有一次,夏原吉和太学的学生们在一起学习,其余众人都在嬉戏打闹,只有他正襟危坐,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随后,夏原吉便被升为户部主事。
上任后,夏原吉将户部的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户部尚书郁新对他很是满意,直言这是个人才,见到夏原吉如此,郁新更加看不惯司中的人办事懒惰,上书弹劾了众人。
后来,有人见到夏原吉受到户部尚书的重用,不禁眼红,向明太祖告状,说是夏原吉挑拨户部尚书郁新上谏,明太祖反问道:“夏原吉能帮尚书理事,你要诬陷他吗?”可见,明太祖对夏原吉有多么器重。
1398年,建文帝即位,对夏原吉更是重用,不仅升任他为户部侍郎,还在国家动荡的时候,派出他和其他信任的官员,分巡天下。
在夏原吉治下的福建,各地郡县的百姓对他都是心服口服,多加赞赏,可惜,建文帝动了杀害诸王的心思,但最终战败不知所踪。
1402年,朱棣即位,夏原吉仍受到重用,但是朝中却有人说夏原吉曾是建文帝的人,恐有二心。
朱棣不但没有听此谗言,反而是升任他为户部尚书,主持治水并掌管财政,恰好这个时候浙江发生水灾,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于是,夏原吉就被派到了浙西治理水患,一番调查下,他发现原来是因为吴淞江淤堵,水流不通,这才造成了太湖的水位升高,从而引发了水灾,淹没了众多的田地。
夏原吉知道了“病症”所在,赶忙带着人治理河道,虽然已经是户部尚书,但是他还是向其他百姓一样,深入工地,布衣徒步,在烈日下和农工们一起干活。
后来,河道疏通,水患也随之而解,当地的百姓纷纷称赞夏原吉,明成祖宠臣姚广孝更是称赞道:“夏原吉是古之遗爱也。”
他在位期间,整顿财政、平赋役,可以说只要经手夏原吉的款项,一定是他精打细算过的,当然了,他这些节俭也经常与户部的官员发生“冲突”,经常有人在背后叫他“夏刺头”,就是在说他抠门。
抄家下狱,反被太子救出到了朱棣这一代,已经是夏原吉辅佐的第三位帝王了,但他没有对任何一位皇帝阿谀逢迎过,他得到赏识,都是因为自身的才干和能力。
夏原吉尽心的辅佐着明王朝,明成祖对他也是颇为看重,虽然他只是户部尚书,但几乎所有的国家大事,明成祖都会召他前来议事。
要是换做其他人,被帝王如此看重早就飘忽的忘乎所以了,可夏原吉没有,他还是恭恭敬敬,直言上谏,以至于“惹祸上身”。
1421年,明成祖为了打击元朝的残余势力,一直在北征沙漠,弄得军中上下士卒疲惫,国库空虚,百姓怨声载道。
明成祖召集大臣讨论此事,大部分的大臣都认为不宜在征战,如此劳民伤财实在是太不值当了,明成祖不满,叫来了夏原吉。
其实,这个时候明成祖心中早就想好了要继续北征,找夏原吉来,就是希望他支持自己的决定,不成想夏原吉一开口便是反对。
夏原吉说:“连年出征,都是无功而返,我们的军马储备已经损失了大半,况且灾荒不断,现在已经是内外交困了。”
“况且圣体欠安,还需要调养,更不能亲征。”这番话彻底激怒了明成祖,再加上此时所有大臣都在随声附和,不让他出兵,自然触犯皇帝逆鳞。
明成祖一怒之下,将夏原吉打入狱中,还抄了他的家,将所有的财产充公,只留下破衣烂衫。
事实上,北征之路本来就是一场消耗战,再加上粮草供应不上,大军肯定是再一次无功而返,而明成祖也在回军途中病死在榆木川。
临死的时候,嘴里还在念叨着:“夏原吉爱我”,可见,他这个时候也后悔了,早知道就该听夏原吉的劝告。
明成祖朱棣驾崩,三天后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太子朱高炽哭着跑到了关押夏原吉的大狱,一边跑一边哭喊着夏原吉。
夏原吉知晓事情原委后,失声痛哭,瘫倒在地上久久没有缓过神来,随后太子哭着将他释放出狱,请他一起商议丧礼事宜。
为大明鞠躬尽瘁随后,朱高炽即位,夏原吉帮着他开始写赦免诏书,事无巨细,一一叮嘱朱高炽,朱高炽像前几位帝王一样,对夏原吉很是信任。
朱高炽的这份赦免诏书,可谓是尽得人心,不仅让许多冤案沉冤得雪,还缓和了朝廷内外的矛盾,一举两得,而这些都是在夏原吉的建议下写出来的。
后来,在夏原吉的帮助下,朱高炽开始学着虚怀纳谏、修整武备、减免贡赋,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为后来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础。
1425年,朱高炽逝世,夏原吉携带遗诏迎接太子朱瞻基即位,作为几代朝臣,夏原吉自是更受朱瞻基的敬重。
夏原吉从来没有奉承过哪一位皇帝,对待朱瞻基更是如此,有一次,朱瞻基在兔儿山阅兵,他见士兵动作缓慢,怒道:脱下他们的衣服。
夏原吉赶忙阻止,他说这些将士都是国家的人才,怎能将他们冻死呢?在夏原吉的劝阻下,朱瞻基才平息了怒气,饶恕了众人,还说是看在夏原吉的面子上才放的。
足可见,夏原吉在朱瞻基心中的地位,作为几代先帝的朝臣,能被几位帝王如此看重,夏原吉也是独一份了。
1430年,夏原吉病逝府中,享年65岁,在去世后还获赠太师的封号,宣宗朱瞻基为表彰其功勋,特地下令他们夏家后代的赋税,都不再征收,也算是给了夏原吉最好的哀荣。
参考资料:“刺头”财神夏原吉--领导史监
夏原吉传略--云梦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