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的一生就是告诉后世权臣,到他们这样的权势就剩造反一条路了

趣叭叭史记 2025-02-12 18:20:39

霍光是西汉中后期的著名权臣,其权力大到甚至敢于废立皇帝,但是就是这么一位权臣,事实上却对大汉刘氏忠心耿耿。以霍光当时的权力,他完全可以直接推翻刘氏家族,自己去当皇帝,但是霍光始终都没有这么做,而他的家族最终的结局却也非常的悲哀。

霍光的故事事实上也是告诉后世所有的权臣,走到这一步,就不要想着善了...

霍光的奇妙出身

霍光和霍去病算是亲兄弟,两人的父亲名叫霍仲孺,此人是山西人,曾经是一位小官吏,后来进入平阳侯的家中做事,这位平阳侯就是汉武帝的姐夫。当时侯府内有一名丫鬟名叫卫少儿,此人是后来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姐姐。

这位霍仲孺和卫少儿一来二去就勾搭上了,两人在侯府私通,后来生下了霍去病。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明代或者清代,那么无论是霍仲孺还是卫少儿,那都是必死无疑啊!但是当时还是汉朝,当时的人们在男女风气上还相对比较开放,这次私通后卫少儿生下了霍去病。

这就是汉武帝后来为啥那么重用卫青和霍去病,大家都是实在亲戚。至于卫青,他是郑季和卫少儿的母亲私通后的产物...因为都是私生子,所以卫青和霍去病早年间都是很不受人待见的,童年生活都不怎么好。郑季好歹多少还愿意管管卫青,霍仲孺干脆就不管霍去病。

霍光则是霍仲孺正妻生下的孩子,当时霍仲孺已经入朝为官了。后来汉武帝某日前往姐夫家串门,无意间就看到了献唱的卫子夫,汉武帝对卫子夫一见钟情,于是卫子夫就这样被汉武帝刘彻带回了宫中,成为了汉帝国的皇后。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卫氏就此成为了汉帝国的一大外戚家族,霍去病和卫青更是成为了汉武帝最为信任的两位请将军。霍仲孺和霍光同卫氏,也算是有着一些拐弯抹角的关系,而且霍光最幸运的地方在于,他和卫氏其实没有血缘关系,明面上唯一的联系也就是霍去病的兄弟。

霍去病走的又早,所以未涉及到后来刘据的巫蛊之祸之中,刘据后来的倒台对卫氏的影响可谓是无比巨大的,但是对霍氏的影响确实比较有限。言归正传,卫青本来姓郑,后来干脆改姓卫,自己从奴仆成为了国舅,击败匈奴有功之后,三个儿子刚刚出生就被封侯。

霍去病这个人也因此受到恩泽,成为了大将军,而且霍去病这个人很是仁义,对于霍仲孺这个爹他倒还是认的。后来霍仲孺和霍光一起进入长安城,霍光年仅十几岁就可以侍奉刘彻左右,且霍光此人城府极深,多年来一直都把刘彻伺候的很好。

哪怕是后来刘据被污蔑出了巫蛊之祸,汉武帝对卫氏的信任程度急剧下降,但是对霍光这个人却一直都是信任的。刘彻不是一个好骗的人,而霍光对刘彻的忠心也是认真的,他是真的忠于刘氏,且霍光从来都不试图影响刘彻的决定,这就是刘彻信任霍光最大的原因之一。

刘据和卫子夫被逼自杀后,汉武帝立自己的幼子刘弗陵为太子,当时汉武帝已经非常老了,出于对霍光近乎于无限的信任,便托孤于霍光,将霍光任命为顾命大臣。

忠心耿耿之臣

临终前,汉武帝命人画了一幅“周公背成王朝见诸侯图”送于霍光,希望霍光能够像“周公辅成王”那样照顾刘弗陵,随后交代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拥立太子刘弗陵继承大统。除了霍光之外,还有桑弘羊,上官桀和金日磾三人承担了相同的任务。

霍光确实忠心于汉室,在武帝驾崩之后,不辱使命,拥立汉昭帝刘弗陵继位。当时刘弗陵年幼,霍光便亲自教导年幼的皇帝如何治理国家,如何爱护百姓。汉昭帝刘弗陵和霍光之间可以说是含情脉脉的,双方之间的信任感很强。

可是这就引起了上官桀和桑弘羊的不满,汉昭帝的哥哥燕王本身就对幼年继位的刘弗陵很是不满,于是上官桀便伙同刘弗陵的姐姐以及燕王一起试图取而代之,他们污蔑霍光想要调兵谋反。但是刘弗陵对霍光真的非常的信任,他压根就不信霍光会反他,所以便表明态度,谁说霍光是逆贼,那谁才是逆贼!

上官桀等人不敢继续言语,但是却再次撺掇刘弗陵的姐姐长公主将霍光请到家中做客,实际上却埋伏武士,准备来一出鸿门宴,先斩后奏。但是霍光又不傻,上官桀和桑弘羊的小九九他早就看清楚了,而且他还有着皇帝的信任。

毕竟此时的刘弗陵和霍光其实算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如果上官桀等人得手,那么他们肯定会废了刘弗陵拥立燕王。于是刘弗陵先诛杀了上官桀和桑弘羊,又将燕王和长公主逼到了自杀。刘弗陵自然是安全了,但是霍光手中的权力也达到了无限高。

这本来应该是一段忠臣明君的佳话,霍光在历史上的地位也本不应当像今天这般充满争议。可是刘弗陵偏偏短命,二十一岁便撒手人寰,连个孩子都没能留下来。霍光思来想去,只得拥立武帝的孙子刘贺为皇帝。

但是刘贺骄奢无度,也不尊重大臣们,完全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形象。霍光思来想去,只能选择将刘贺这个废物皇帝废掉,其实这个决定在当时算是朝堂之上的一致决定,并非是霍光的独断专权。

在获取了皇太后的支持后,刘贺就这样被霍光等大臣废掉。但是即便是这个时候,霍光也丝毫没有动过自己上位的心思,虽然汉武帝明面上的直系男性后代已经没有剩下几个了。结果霍光还是想方设法的找了一个出来,此人便是刘病已,当时已经十八岁,很有才华。

他是前太子刘据的孙子,当时刘据因为巫蛊之祸被迫自杀,其母卫子夫也自杀,刘据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以及刘据的妻妾均被杀害,唯独剩下了一个孙子刘病已,这个孩子当时尚在襁褓之中,后来武帝查明巫蛊之祸是冤枉了刘据,便留下了刘病已这个曾孙子。

皇曾孙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因为不在宫中长大,所以还当过游侠闯荡江湖,对社会下层的认识比较深刻。霍光亲自考察之后,上书皇太后拥立刘病已为汉宣帝。汉宣帝上位之后,霍光依然忠心耿耿的辅佐年轻的皇帝,史称“昭宣中兴”。

其实诛杀了桑弘羊等人后,霍光便已经权倾朝野,但是即便是这样,霍光还是可以说他没有什么私心,大多数的心思都放在了巩固刘家的江山社稷上。但是就是这么一位忠臣,其家族在其死后却遭到了诛灭...

霍氏的祸

霍光很忠诚,甚至可以说是有一点木讷,但是霍氏不是只有霍光,霍氏是一个大家族,霍光的夫人霍显就一直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成为刘病已的皇后,让这天下成为刘氏和霍氏共治的天下。

刘病已在早年间曾有一位糟糠之妻,名叫许婕妤,其父曾经受过宫刑,所以从礼法上来说这位许婕妤其实不适合当皇后。但是刘病已早年受难的时候,许婕妤对其始终不离不弃,两人之间是真感情,这个皇后刘病已算是非立不可!

但是如果霍光极力反对,那么刘病已肯定也一点办法都没有,可是霍光偏偏对此事不置可否,甚至有感于皇帝重情重义,故而持支持态度。但是霍显不死心,后来勾结御医毒死了许婕妤,刘病已大怒,抓了所有的御医要问罪,霍显慌了,便将此事告诉了霍光。

霍光闻言大怒,想要直接自首,但是思来想去还是没有这么做,反而找借口赦免了勾结霍显的御医,此事便这样有惊无险的过去了。霍光去世后,皇帝将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右将军,封霍去病的孙子霍山为乐平侯,对霍氏正经不错。

但是直到此时,刘病已其实还是没有忘记许婕妤,将自己还未成为皇帝前的儿子立为太子,霍夫人闻言后气到吐血,她本以为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之后,她的构想基本上就算是稳了,谁曾想刘病已惊还是个痴情种!

霍显又想要毒死太子,可是最终却未能成功。其实刘病已早就清楚霍氏毒死了皇后,又想要毒死太子,他只是隐而不发,实际上已经开始着手清理霍氏在权力系统中的枝枝杈杈。当霍氏发现自己的权力开始被削弱之后,便开始了自己的动作。

他们决定铤而走险,由霍光的外孙女,汉昭帝的皇后,也就是现在的皇太后设宴邀请刘病已,然后在宴会上杀了刘病已,让霍光的儿子霍禹直接登基当皇帝。结果动手之前就被刘病已察觉,霍氏一众人等要么自杀,要么被处死,刘病已的那位霍氏皇后被废,十二年后自杀。

曾经权倾一时的霍氏,一夜之间便烟消云散...

参考资料:

《霍光家族的灭亡》 何无有

《忠心耿耿的辅政大将军霍光》 三晋名人

《霍光的出身》 刘建强

《霍光形象及其历史转变》 郝虹,刘吉

0 阅读:9
趣叭叭史记

趣叭叭史记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