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麾下有一大猛将,难怪宛城一战,杀掉典韦在内的曹操3员大将

趣叭叭史记 2025-02-12 18:12:39
前言:

在三国之中,彪悍战将一般被视为攻城掠地的重要因素。曹魏的曹操就广纳天下豪士,为其驱使,并且不计前嫌,而张绣就是其中一个明显的例子。

在张绣未被曹操收复之时,二人之间的仇恨可谓是水火不容。尤其是宛城一战中,张绣手下猛将致使典韦身死,曹操因此痛哭流涕。

曹操与张绣为何水火不容?张绣为何两次投降曹操?曹操因何宛城之战大败?张绣手下猛将何人,能杀死典韦?

三救曹操

在京剧脸谱中,典韦的脸谱是代表武力勇猛的黄脸。而在众多艺术形象中,典韦被视为曹操最珍贵的死士。

典韦最初是一个杀人犯,因为当时他的朋友与李永是仇敌。所以为了给好朋友报仇,典韦趁着李永设宴邀请众人来喝酒的时候,对李永进行谋杀。

典韦伪装等人的贵客将李永喊来,随后在门口将李永用匕首杀死。不仅如此,典韦甚至连手无缚鸡之力的李永妻子一并残杀,然后扬长而去。

在逃亡过程中,典韦手持利刃,凶狠无比,百人前来围杀,因为忌惮其凶残不敢上前,后来杀出重围,成功逃脱。

董卓专政之后,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回家中集结兵马,因典韦能够驱赶猛虎过涧,极其凶猛,夏侯惇便将典韦举荐给了曹操。

为了展现自己的勇猛,典韦又给其上级表演了一个类似倒拔垂杨柳的操作,将军队的大旗单手举起。

据《三国演义》描述,典韦手持两支铁戟,共计八十斤重。随后,典韦在战场拼命厮杀,深得夏侯惇的喜爱。

当典韦奉命守护曹操的时候,更是不辱使命,日夜守在曹操身边,晚上直接在曹操的帐篷周边休息,甚至很少回到自己的行军营帐,同样被曹操深爱。

历史中再次谈到典韦,便就是典韦三救曹操的英勇事迹。

第一次是曹操为报仇,对吕布的部队发起夜袭,经过一夜的厮杀,曹操深陷战局无法脱身。又值吕布带领援兵返回,曹操被士兵包围。

随即,只听典韦大喊一声,飞奔杀入军中,手持双戟,四处冲杀,短时间内杀掉十几个士兵。又将包围曹操的将领全部呵退而去,救了曹操一条命。

第二次是曹操被陈宫用计围困在濮阳,混战之中,曹操不见踪迹。典韦到处厮杀,三次冲出突围,又三次杀回战场寻找曹操,从深夜杀到天亮,才找到曹操,用肉身开路,将曹操救出重围。

最后一次,便是曹操被张绣用计诱骗,深陷危险。典韦醉酒之中,身上没有穿戴盔甲,手中只有砍刀,为保护曹操又只身守护寨门,迎战张绣的战士。

战斗中,典韦身上被敌人刺中数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张绣本想活捉,但是看到典韦双手死死擒住两个士兵,活活杀死,最终下令用箭射杀典韦。

而典韦中箭之后,屹立不倒,直到怒目大骂,才鲜血喷涌而亡。典韦死后,张绣后怕不已,等了许久,才战战兢兢的前去割下典韦的头颅,让战士传阅,以扬军威。

幸得典韦的以死相救,曹操才第三次活下去。当曹操得知典韦的死讯后,仰面痛哭,立刻派遣士兵誓死也要将典韦的尸体抢回。

此战过程中,曹操同时也损失了其长子和爱侄,但是唯独为典韦的战死而悲哀。之后每次曹操经过典韦的埋葬之地,都要放声大哭,并且用中牢的礼仪祭奠。

后来典韦享曹操庙的庭院侧院。

那么典韦如此一凶猛之人,为何会被张绣诱杀呢,这不得不提张绣的一员猛将胡车儿。

胡车儿盗双戟

曹操是非常惜才的一个人,能被曹操看中的多半都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好汉。

然而,胡车儿的记载是非常少的,只知道人如其名,一是其姓氏证明其可能是个胡人,二是其名字的特殊含义,据说胡车儿勇冠三军,能够举起五百斤的东西,能够日行七百里,像古代的行车一样。

当时张绣宛城投奔曹操,因曹操见过胡车儿的英勇,所以用黄金奖赏胡车儿,想要拉拢胡车儿。

当时胡车儿对于张绣有知遇之恩,便没有收下礼品,并且报告给了张绣。张绣心中揣测不安,就心生了对曹操的反叛之心。

可是当张绣出席宴会的时候,看见典韦在曹操身边,举着武器怒视前来亲近曹操的人,又心中没有底气。

后来张绣心生一计,让胡车儿前去灌醉典韦,并且偷取典韦的武器。毕竟典韦武器重达八十斤重,只有胡车儿能够顺利偷走。

根据前文可知,这导致典韦手中没有武器迎战,最终被诛杀,要不然典韦可能还能通过武器逃跑。

胡车儿后续出现,就是在赵云七进七出长坂坡的时候,因与张绣合力战赵云,被张云刺死。

当然,关于张绣反叛曹操,众说纷纭。其中除了张绣怕曹操收买胡车儿暗杀自己。比较有道义的说法,就是因为曹操在喜好人妻这件事情犯了错,操之过急。

群雄纷争

张绣作为东汉末年重要的割据势力,对于曹操的政治谋划非常重要。

张绣的主要代表势力是西凉军的凉州豪族。张绣从小拜师武术大师童渊,习得一手百鸟朝凤枪,被称为北地枪王。

据说赵云也是童渊的弟子,只不过是关门弟子,赵云又因为悟性极高,自身不断精进,威名高于张绣。

张绣年轻时以江湖侠义著称,在凉州作乱时,卧薪尝胆,找到机会刺杀叛乱首领。声名远播后,便开始召集英雄好汉与其共同建功立业。

因张绣的叔叔是西凉军的代表人物张济,便投奔叔父四处征战,立下累累战功。

后来吕布化身“灭爸”,将其义父董卓杀掉,西凉军面临被解散的风险。幸得谋士贾诩的帮助,张济随同李傕等人攻入长安,被封为平阳候,以及骠骑将军。

诸侯混战时代到来后,为了壮大队伍,解决粮草问题。张济挥师荆州,在与刘表的混战中,不幸被箭矢击中,当场毙命。

在西凉军大乱的时候,张绣主动站了出来,稳住军心,成为西凉军的新任统领。

不过比较狗血的是,刘表称自己没有尽地主之谊,与张济交战实属误会。所以便将张绣进行招降,将其成为北方的屏障。

张济对张绣非常疼爱,视如己出,张绣本应该为叔父报仇,但是他选择加入了刘表以求自保。

随后,曹操进行南征的时候,张绣毅然决然的放弃抵抗,直接投奔曹操。曹操在见到张济的遗孀后,没有把持住,色心大发,将其纳入妾室,据说存在强迫的嫌疑。

后来又发生了胡车儿事件,张绣忍无可忍,认为都将自己婶子贡献出去,曹操依旧得寸进尺,还要抢夺爱将,便在宛城用计打败曹操。

二人因此正式结下仇恨。

在曹操痛失爱将以及子侄之后,立刻集结兵力对张绣展开报复。三国深知痛打落水狗的真谛,刘表不计前嫌前来帮助张绣,袁绍又想要趁曹操不在,夺取许都。

曹操在山穷水尽的情况下,激发斗志,屡出奇计,逃出包围圈,大败张绣刘表等军队。

而张绣这边的智多星贾诩也相应做出对策。

在张绣执意追捕曹操的时候,贾诩进行劝解,但因张绣不听劝解,兵败。张绣得到教训后,乖乖听从贾诩计策,又重新进行追捕,大败曹操后卫部队。

后来国内局势风云变化,袁绍曹操等人都想要拉拢张绣的部队。也是因为贾诩的计谋,使得张绣正式加入曹操。

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且爱用贤才,并且兵力较弱,能够突显张绣的地位。

就这样在利益的裹挟下,张绣选择与曹操和解,再次投降曹操,并且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曹操的儿子曹均,结为亲家。

当然,据后世研究,此举是贾诩为了推动天下三国鼎立的局面,才作出的计谋。

因为张绣的加入,使得曹操官渡之战一战封神,让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占据北方形成鼎力之势。

南阳是曹操一统天下的必经之路,自从袁术离开南阳之后,威胁曹操挥师抢夺天下的隐患降低。

然而因为张绣与刘表结盟,相当于又在后方留下了一个隐患,随时都能将曹操背刺,这也是曹操付出惨重代价也要先南征张绣的原因,更是曹操宁愿放弃宛城之战和安众之战的屈辱和损失,要与张绣不计前嫌的原因。

后方隐患解除,曹操更加有精力和信心备战官渡之战。并且张绣军队的加入,也在某种方面扩充了曹军的兵源,为官渡之战贡献了重要的作用。

还有就是在官渡之战中,因为张绣的稳坐后方,所以导致刘备在战争中对曹操的攻击,可以称之为只是骚扰。

因为刘备虽然进驻了汝南,但是袁绍没有给刘备重兵派遣,所以刘备无法击溃张绣的西凉军。

最重要的是,曹操不计前嫌收容张绣,也是一种招聘启事。

这种行为就类似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赵云七进七出中,曹老板为了惜才选择不下死手的宣传同等重要,把曹操奸雄以及枭雄的形象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过,张绣也不能说在曹魏一帆风顺。

在官渡之战中,张绣因为战功被升为了破羌将军。征讨袁谭时,曹操独一份给张绣达到了2000户的食邑。而当时,曹魏将领中破一千户的都没有。

本着建功立业的心,可惜在曹操讨伐乌桓的时候,在中途不幸病逝。

不过因为曹张两家额仇怨,许多人也认为是曹丕因为大哥的死,对张绣非常厌恶,所以在各种方面不断羞辱张绣,导致其精神崩溃自杀。

而且张绣的儿子张泉,在此后也是被迫卷入谋反案被杀掉,更有力的证实人们的推测。

参考文献:

论张绣降曹对官渡之战的意义—赵林义

贾诩令张绣败后取胜—刘伟

“北地枪王”张绣—陶兴华 靳银豆

0 阅读:6
趣叭叭史记

趣叭叭史记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