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北京姑娘,闯荡德国10余年,亲见亲闻刷新认知,很多行为不理解

真实人物采访 2024-08-17 20:04:51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604位真人故事

我是珊妮,北京人,32岁,现居德国汉堡。

20岁时,我初次踏上德国这片陌生的土地,自此命运发生了改变。从留学到工作,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仿佛是命运的指引,又好似我独立思考后的抉择。

这是巧合?还是必然?且听我慢慢讲述这其中的曲折与精彩。

(现在的我)

1992年,我出生于北京双职工家庭,独生女。

我小时候有点像留守儿童,我爸妈事业心都很强,爸爸常驻杭州,妈妈则辗转于上海和东南亚。

他们虽然给了我物质上的满足,但陪伴的缺失让我感到些许孤独。我从小学就开始住校,每周末早早守在电话旁,盼着通过声音感受爸爸妈妈的温暖。

好在姥姥姥爷给了我无尽的关爱,他们用宽广的怀抱和耐心教导,填补了我爸妈不在身边的空缺。

因聚少离多,我爸妈较为佛系,对我没有要求。

他们觉得,女儿不是必须得上多好的大学,找多好的工作,也不必出人头地,女儿的快乐很重要!当然,努力的过程更重要,这样才能保持选择的权利。

(年幼的我和妈妈)

由于成长中缺少父母的直接参与,我知道自己的事儿得自己争取,没有人能帮我。

因此,我成长为一个行动派,比较有主见,也很执着和坚韧,认准的事一定要做好。我内心强大,遇事能冷静思考,也早早学会了与自己相处。

幸运地是,我小学、初中、高中都在同一所学校,结识了许多挚友。十几年的友情也填补了父母陪伴的空白。

初中时,我有过一次难忘的出国经历。当时,我和妈妈一起去澳大利亚看她朋友,在那里游玩了一个月。

妈妈朋友家的儿子与我年龄相仿,她们提议让我去当地学校上一周课,体验一下,我欣然同意。

在学校里,同学们对我这个中国学生充满好奇,他们热情友好,干什么事都带着英语不够流利的我。

这次经历让我感受到了西方教育氛围,为我去德国交流和学习埋下了种子。

(澳大利亚初中,和同学在街上做小组作业)

高中时,我认真学习,成绩不错,考上了北京的一所一本大学。

出于对语言的兴趣,且家里公认我有语言天赋,于是我选择了小语种,计划毕业后在北京做同声传译或翻译,还有机会经常出国游玩。

那时德国经济发达,和中国的业务往来机会可能会比较多,就业更容易,于是我选择了德语专业。

2012年,我上大三时,学校有去德国北部一所大学交流的机会,这是个很好的学习契机,班里很多同学都想去。

我因为成绩一般而没有信心,但我非常想去,于是尝试申请,并精心准备了面试。面试的德国教授认为我的口语能力还可以,最终幸运地获得了这个机会。

(阿尔卑斯山脚下)

初到异国他乡,衣食住行皆需自己操持。

我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一路问询,费力地来到住处,但我全然不知接下来该怎样生活。比如该去哪购物,超市名字叫什么,又该如何乘车等等,加之语言不通,沟通很难,彼时的我内心充满不安。

我所学的是经济学专业,对数学有一定要求,但从大一开始,我就没有接触过数学了。此外由于跨专业,即使有德语词典的帮助,我还是常常弄不明白那些经济学专业术语的意思。

因此老师讲的内容我大多听不懂,课后学习也很吃力。

德国的大学不考勤,不点名,全靠学生自觉。但对考试要求很严格,如果某个学科三次都没有考过,那在德国就不允许再学这个专业了。

当时我的压力很大,也很苦闷,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孔子学院活动:太极拳)

不过,那时的我颇为年轻,也甚是勇敢,有不服输的劲头。为跟上课程,我付出了高强度的努力,课后除了自学,还向同学请教,也找翻译软件帮忙。

就这样,我坚持了下来,最后顺利通过了所有考试。

一年后我结束交换回到北京,面临着毕业的抉择。

我做了一个月翻译,感觉不太喜欢,于是考虑去德国读研究生或去德国孔子学院做志愿者。我同时申请了这两个项目,都被录取了,然而由于时间冲突,只能选择其一。

因为个人兴趣,我决定先去孔子学院当志愿者,以后再读研究生。

在孔子学院,我除了去小学、中学教授中文,也会进行成人培训。

每逢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我会组织一些文化活动,让当地人参与并体验中国文化。比如学习写毛笔字、包饺子、打麻将、拨算盘等,还有拼音、音调等入门课程,全方位让他们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我在孔子学院当志愿者)

来参加这些活动的人,一般都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

在孔子学院,我总是以听众为出发点讲课,思考如何让他们理解并学会中文,以及如何调动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我反复揣摩,认真去了解了当地人思维,逐步掌握了和当地人交流的更好方法。

过程虽然困难,但看到工作成效,看到大家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认可,我内心就会升起一股成就感和自豪感。

(在孔子学院组织文化交流活动)

孔子学院的同事里有多位德国人,这是我第一次与德国人在一起工作,通过与他的合作,我对德国人的工作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我以后在德国读书、工作、生活等都有很大帮助。

结束了志愿者工作后,我又申请了德国南部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并顺利被录取。

我希望以后能留在德国生活,在专业选择上,我不想局限于语言,决定选择一个更容易在德国发展的专业。最终我选择了经济信息技术,这个专业涉及经济、编程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德国的研究生教育没有专门的学制限制,只要把学分修完,写完论文就可以毕业。当时大部分同学选择用三年完成,课程安排会比较宽松,考试也不那么紧张。

但我想把时间留给实习,所以集中精力在两年内修完了研究生所有课程。

(和研究生同学举行夏日草坪烧烤)

在学习过程中,我与德国老师和同学,有了很多交流互动。老师在专业知识上给了我很多指导,向德国同学请教时,他们都很乐于分享,德国学生在学习上非常认真和专注,他们的思维方式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完成研究生学业后,我开始了在德国的求职之旅。

我喜欢与人打交道,就选择了市场营销工作,进入一家德国车企实习。但在工作中,我逐渐发现自己没有优势。

比如,当时我们要给产品设计一个符合当地风俗的场景,再想一个类似当地俚语的口号,这可把我难倒了。要知道,作为北京姑娘,我可能更擅长汉语中的“歇后语”。

和本地人相比,我即使再努力,仍然过不了语言和文化关,很难在这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在德国车企实习时,参加IAA车展)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方向,选择做中国人最擅长的理工科。

我学的经济信息技术专业,有编程和数据处理的基础,这是我的优势。

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投简历,发现德国的就业市场有很大不同。

在德国,年龄不会成为企业用人的约束条件,但是工作岗位跟专业要求“严丝合缝”,大部分公司不会录用专业不对口的人。

比如说一个学语言的人,跑去做金融、经济或管理类工作,是很难有机会的。

德国人在这方面非常严格,他们从上学开始,就会琢磨自己未来想做什么,然后大学就会选择与之相关的专业,之后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跨专业找工作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三个校友,也是好友,在互不知情下成为同事)

德国这边的雇佣合同一般是终身制,公司不能随便开除员工,所以面试非常慎重。大概需要经过三四轮,甚至还有面试七八轮的。

在德国,很难海投简历,因为德国人极为严谨,申请工作的时候,会被要求写一个动机书,说明应聘者为什么要找这个工作、对这个工作有多少了解、自己有什么优势等等。

只写这个动机书,就需要花费不少功夫。可能我的动机书写得很真诚,也可能我的专业很对口,总之,经过多次面试后,我在2020年初,顺利进入了现在的数据公司,做医疗领域的数据分析工作。

这个工作,有时需要团队合作,但更多还是自己完成工作,我还算得心应手。但也有很多东西需要重新学习,我没有医疗背景,很多专业名词都需要重新学起。

我们公司实行弹性工作制,我是早九晚六。

(乘坐合租室友的飞机)

公司工作氛围较为轻松,很鼓励员工去做社交,促进团队合作。我时不时会和同事搞个咖啡会,聊一聊工作或者生活。

在人际关系方面,我和团队里的很多同事关系很好,尤其是和女同事,聊得比较深。但也和一些同事保持着距离,话题深度仅限于聊聊天气。

在这里,德国工会是比较强大且有存在感的,对员工利益很是呵护,但工会也经常有领导罢工。

比如德国铁路工会,时不时就罢工,给日常通勤或出行带来很多不便。

不过,即使公司没有工会,签订合同、保障员工福利等都是标准化的。德国一年有25天的法定带薪年假,我们公司是30天,不包括公共假日。

(来自5个国家的好朋友们)

这四年来,我一直在努力,从初级晋升到中级,再到高级,可以说晋升很顺利。

高级之后就是管理层了,但我对是否要继续晋升并不确定,因为管理需要协调的事情很多。

由于文化差异,各个国家的打工人都有各自的特点。

德国人整体非常勤奋、靠谱,工作井井有条,但他们从小的生长环境非常自由,所以思想也很自由,想法很多,今天一个想法,明天又一个想法,很难协调。

德国人不太服从职务权威,作为管理者,要顺利完成一个目标,就得和每个人都聊聊,让他们都满意,这是非常困难的。

整体来说,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数据分析很有趣,医疗行业也有发展前景。我对未来持开放态度,因为我有很多想法和兴趣爱好,也有很多想做的事情。

(我和现在的朋友们大合影)

在德国生活这么多年,感觉他们的治安总体来说还不错,但存在地区差异。

汉堡以及我之前读书的南方城市治安都比较好。但这几年德国难民数量有所增加,不过有专门的地方供他们居住,我平日接触不到。

我有朋友在经济较差的东德柏林、莱比锡生活过,说那里的治安不太好。

说起德国人,他们的“吝啬”,常常超出我的想象,也让我很疑惑。

我所在的大学食堂,吃剩下的残羹冷炙都要送到传送带上,由清洁工人倒掉。学校有个团体,可能出于环保或不愿浪费粮食的考虑,会从传送带上捡回食物吃掉。

有一天我食欲不好,剩下很多,还没放到传送带上,就有个人径直跑到我面前问:“你这个是不是不吃了呀?”我点了点头,她说:“那我可以拿走继续吃吗?”不等我回答,她就直接从我手上把饭给端走了。

(在德国Konstanz水上博物馆游玩)

虽然我觉得倡导节约是好意,但当时我觉得有被冒犯,很尴尬,真不知道他们是不想付5块钱饭费,还是见不得浪费。

德国人的抠门还表现在过分的AA制上。

有个德国朋友来汉堡看我,在我这住了几天。她走的时候,发现我们一起去超市买的东西,还剩一块奶酪没有打开。

按我的思维,没吃完就放那儿呗,结果我朋友把奶酪拆开,切好,带着那半块奶酪坐了7个小时火车回去了。这行为,真是让人费解。

再举个我朋友的例子,她朋友及爸妈和她一起吃饭,结账的时候,对方竟然只买了他们一家三口的单,我朋友只好匆忙去给自己买单。

这种过犹不及的严谨,让我很难接受,在我眼里他们就是抠门。

(周末去奥地利萨尔茨堡山顶玩)

但他们做过的慷慨温暖的事情也很多。

有一次我没带钥匙,室友不在家,我就在外面一直等。这时过来一个我不认识的邻居阿姨,主动问我是不是进不去家门,要不要去她家坐一会。

她家有个女儿,和我差不多大,而且和我是同一个大学的,我和她女儿聊得很开心。天色将晚,我室友还没回来,阿姨特地给我准备了晚饭,我狼吞虎咽地吃掉了,内心满是感动。

我有时忘带现金,去超市买东西,好几次都是别人帮我付账的,解了我燃眉之急。

德国人很严谨,交朋友阈值也很高。

他们骨子里有腼腆的一面,刚认识的时候,挺有距离感,一旦熟络起来,他们会把你当成朋友真心对待。

(阿姨给准备的充满爱的晚餐)

他们的恋爱观也是非常稳重,我从未见过闪婚的德国人。

身边很多德国人都是跟伴侣在一起很多年了,有的初中、高中就在一起,十几年的爱情长跑后,他们觉得能跟这个人相处十几年,那我们应该会在一起一辈子,才开始考虑结婚。

我自己有过几段感情,但都因为异地无疾而终。我曾有一个德国男友,由于文化磨合实在困难,后来又异地很久,我们都有各自的生活目标,最终和平分手。

我现在的男友是在德国出生和长大的中国人,我们有着相似的经历,既懂中国文化,也懂德国文化,所以相处得非常融洽。

他之前生活在瑞士,为了我搬到了汉堡,这回终于不用异地恋了。

我们打算今年结婚,相信我们会一直幸福下去。

(和男友在瑞士山上参加朋友婚礼)

我很喜欢现在的生活,工作和生活平衡得很好,有很多闲暇时间可以约朋友玩,生活节奏较慢。

然而,在这十多年间,也有我一直难以适应之处。

这里生活有诸多不便,人工成本高昂,餐饮开销大,理发费用不菲,外卖既难吃又贵,快递时常送错,购物若忘带现金,无法通过刷卡或手机支付,着实令人烦恼。

这十多年来,虽说我结识了众多朋友,可仍在寻觅那份归属感。

现在我拥有自己的朋友Q,好友众多,其中不乏相识多年的北京友人,我们会定期相聚,以此舒缓思乡情绪。

我时常想家,想念北京,牵挂姥姥姥爷,思念爸妈,怀念同学朋友,这么多年也回过北京多次。

我爸妈一直鼓励我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生活,他们现已退休,我妈开始学习德语,准备随时来探望我。

(慕尼黑啤酒节,身着德国传统服饰Dirndl)

此外,我还是一个中国胃,不太爱吃德国菜。我经常自己做一些简单中餐,或者去中餐馆,借中餐的滋味慰藉心灵。

十多年的德国岁月,宛如一场长途旅行。在异国他乡,独自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让我学会了如何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也让我变得更加独立和坚强。

生活就是有得有失,我选择在德国生活,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历和成长,但也放弃了在北京的一些东西。

对于未来,我对在德国或回国发展持开放态度。

我想,生活质量并不取决于在哪里生活,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无论在德国还是回国发展,我都会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口述:珊妮】

【撰文:文生花】

【编辑:醉红颜】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感谢您的喜欢!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2 阅读:344
评论列表
  • 2024-08-19 17:06

    努力孩子必定幸福一生

  • 2024-08-20 18:11

    虚假故事,犹太账号,用外娶文章掩护大量诱骗中国女人外嫁的虚假故事。

真实人物采访

简介:你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