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阻击战有多猛?南京大屠杀元凶13师团65联队,几乎被74军全歼

浩舞默话 2025-02-12 15:03:05

惨烈的慈利阻击战,抗日战场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

南京大屠杀的元凶,日军精锐部队13师团65联队,对慈利一带发起强势进攻,试图长驱直入。

中国方面,第74军负责守卫慈利,战士们拿出了血战到底的气势,宁可自己死在这里,也绝对不能让日本人轻轻松松向前推进。

为此,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这场慈利阻击战,究竟有着怎样可怕的过程?战役的最终结果又是如何?

日军第13师团65联队,这是一支臭名昭著的部队,在中华大地上欠下了累累血债。

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就是这支部队主导的一场蔑视人道主义的恶劣行径。

他们闯入金陵城,把中国人串在一条绳子上,开枪疯狂扫射,平民的尸体差点儿让护城河的水堵住。

他们展开杀人竞赛,以收割人头为乐趣,恨不得将所有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中国生灵一网打尽,连襁褓之中的婴儿都不放过。

正因为这段往事,一提起65联队,中国军人都面露愤怒之色,恨不得亲手将仇人碎尸万段,告慰同胞的在天之灵。

1943年11月,慈利阻击战即将爆发时,国民革命军第74军就知道,他们需要面对的是毫无人性的一群恶魔刽子手。

除了胜利的信念之外,战士们心中都狠狠憋着一口气。

接下来的战役中,只要多杀一个侵略者,就能多报一点儿仇,一换一不亏,一换多那就更是大赚特赚。

哪怕抛却性命不要,他们也得将侵略者斩于马下。

这74军,同样也是国民革命军中的王牌,王耀武担任指挥官,多年来也是身经百战。

面对强敌,军队上下所有人都不敢松懈,在慈利外围设置了多道防线。

74军第51师和58师作为主力部队,严守第一防线。

战前动员的时候,军队长官就告诉下属所有士兵,一旦让敌人突破防线,日军精锐部队具有足够强大的精力在中原腹地长驱直入,甚至直接将湖南拿下。

他们就算不能保证把所有强敌都击退在第一道防线之外,最起码也要拼尽全力消耗日军的元气,削弱他们的实力,让他们后继无力。

如果日军突破防线的结果注定无法改变,那么所有人的目标都是,在自己这里,尽可能的与敌人缠斗。

可是缠斗时间越长,牺牲的概率就越大,这样的道理,他们不可能不明白。

死神面前摆出架势的将士们,完全展现了中国军人在抵御外敌时应有的魄力。

把镜头切回日军的65联队,上到指挥官,下到日本兵,没有人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

这群恶魔还记得在南京大屠杀时杀戮的快感,他们以为所有中国人都一样柔弱可欺,中国设置的所有防线都一样摇摇欲坠。

日军指挥官非常高傲地告诉在场其他日本兵,为了响应天皇的号召,他们争取在短时间内拿下慈利,继续向前推进战线。

看得出来,这个时候的日本人雄心壮志,不过正所谓骄兵必败,接下来,他们是时候领略中国军人的厉害了。

其实双方火拼,拼到最后,可能就拼的是意志力和不怕死的精神。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明显更加强大。

为了守住第一道防线,中国战士们舍生忘死,各种炮弹瞄准目标,向着敌人狂轰滥炸,硬生生把日军训练有素的部队撕开了一条缺口。

前方冲锋的战士和后方打狙击以及火力掩护的战士默契配合,拉开一条完整的枪线,打得敌人晕头转向。

中国人原来这么强吗?

65联队难以置信,也不敢再掉以轻心,精锐队员全部冲上最前方,用尽全力突破第一道防线。

打到最后,子弹没了,枪膛变形了,炮弹发不出来了,热兵器全都没有了价值。

这也没关系,战士们还贴身携带着各种冷兵器。

大伙儿双手向裤缝中间一抽,匕首大刀,什么东西都翻了出来,火力战变成了白刃战。

看到血淋淋的刀口,中国人恨不得往上撞,一命换一命也要往上撞。但日本人却下意识避开,害怕自己受伤,害怕自己丢了性命。

虽然双方在气势上有着明显的差距,奈何人数并不均衡,再加上军需物资的储备也是敌强我弱,第一道防线最终还是让他们给破开了。

不过,日本侵略者最开始想要达到的效果并没有达到。

他们本来想尽量的保存精力和战斗力,把重头戏放在后续的攻击湖南的战役当中。

但是现在收到中国军队的围追堵截,他们不得不亮出底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向前。

想获得胜利是艰难的,可最起码,中国军队实现了初步的目标,这也是一种胜利。

接下来的第二道防线,中国军队如法炮制,先是火力压制,再是冲锋与火力掩护交相配合。

最后又是白刃战和肉搏战,战斗情况打的非常惨烈。

用绞肉机来形容慈利阻击战,可能有些夸张,但是其惨烈程度却和绞肉机相差不大。

战士们积极利用地形地势的优势条件,和敌人打起了声东击西的战术。

前方的战友倒下,后方的战友立刻补位,总之就是要保证防线完整,不能让日本侵略者在短时间内找到可乘之机。

在长达五天五夜的战斗中,日军一线的指挥官几乎阵亡,后方作战的指挥官也被炮弹所炸伤。

他们付出了此前从未想象过的代价,才算勉强将阵地占领。

74军当然也是损失惨重,成师建制的几个队伍,几乎打到了剩下最后一个人。

可哪怕是单打独斗,孤兵作战,不到最后一刻,中国军人的脊梁也不会倒下。

日军简单盘算了一下双方的投入产出,震惊的发现自己的精锐部队竟然损失了4000多人。

这4000多个人,每个人手上都沾着无辜的中国平民的鲜血,死在战场上是他们罪有应得。

和他们打的时候,中国军人的信念不仅是守住阵地,不能让日军突破,更是报仇雪恨,让刽子手品尝死亡的恐惧。

南京城中的30万英灵,都在中国军人的背后,支撑着他们勇往直前。

日本人打的是野心,是进攻的欲望,是法西斯的嚣张,而中国人打的是尊严,是保家卫国的底线,是生命的信仰。

在战场天平因为客观情况而向着日军倾斜的时候,我国守军也接到上级的命令,及时撤退。

不过撤退并不是单纯的向后奔逃,而是边打边退。即使撤退,也得抹掉日军一层皮。

日军的65联队在这场战役中几乎全军覆没,整个13师团也是深受重创。

58师慈利赤松山附近机动作战详报

哪怕他们接下来还要继续执行侵略计划,也没法儿做到预先想象的那样长驱直入,更不可能轻而易举的从中国人手里夺取他们想要的城市。

抛开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不谈,当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时,在抗日战场上,有许多将是展现出了一往无前,为了祖国甘愿牺牲一切的优秀品格。

他们是流传于世的抗日名将,不愧于爱国将领的称号。

功是功过是过,即便他们后来曾站在人民群众解放事业的对立面,这也不能抹杀他们在抗日战场上的贡献。

正是因为一群群中国人不怕死,敢于牺牲,愿意一命换一命,在这场此前谁都不看好中国的战争中,中国军队才能把速战速决变成持久战,再把持久战变成我军的胜利。

为保卫慈利县城牺牲的烈士安葬地------段家湾

0 阅读:6
浩舞默话

浩舞默话

知道一点点历史,会讲几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