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优酷推出全喜剧人班底的城市旅游真人秀《象牙山爱逗团》,宋小宝、宋晓峰、文松、杨树林、田娃、周云鹏六位喜剧人组成“爱逗团”,以城市体验的形式感受个城市不同的职业生活。目前节目播出三期,爱逗团分别前往上海、杭州以及海南。
东北的喜剧人们有自成一派的幽默感,节目中的嘉宾也都是知名喜剧人,《象牙山爱逗团》有他们的加入必然有一种天然的好笑。但三期节目看下来,节目距离优质似乎还有一定距离。
割裂的游戏环节和城市背景
《象牙山爱逗团》的定位很明确,是一档旅游真人秀,每一期节目爱逗团都会到一座新的城市。
爱逗团发起人宋小宝表示来这档节目的主要原因是,东北喜剧人不能总是封闭在东北文化之中。那么爱逗团前往不同城市感受不同的文化也是理所应当。但《象牙山爱逗团》中并没能凸显这种文化的碰撞,城市元素反而被细碎且不够有新意的游戏环节冲淡了。
爱逗团第一站来到上海,节目给这座城市添加的标签是时尚,于是爱逗团展开了一系列有关时尚的活动——学习走猫步、穿搭,最后正式走秀。但所有的时尚体验过程全部在室内进行,完全与真正的上海隔绝开来。上海的时尚风貌并没能被体现。
同时在进行时尚体验之前,节目组安排爱逗团在上海外滩根据线索寻找接头人,从而前往下一个接头点,这也是户外真人秀中经常出现的扫街环节。但这种寻找接头人的游戏与时尚主题毫无关联,更与之后的时尚体验毫无关系,直接打乱了节目的流程。
更何况扫街过程中喜剧人和当地民众几乎没有互动,也几乎没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或区域出镜,完全无法凸显上海的城市特征。
第二期节目中爱逗团前往杭州,流程安排上相较第一期节目更加合理一些,爱逗团在《1818黄金眼》实习,并需要前往杭州著名美食街,在当地人的推荐下品尝十种美食。
然而爱逗团发掘的美食不乏糖葫芦、臭豆腐等非杭州本地的美食,无法凸显杭州的美食文化。
第三期节目也仍然有类似问题,爱逗团来到海南进行一系列海洋保护游戏,几乎没有当地民风及文化的展现。
《象牙山爱逗团》的城市体验更像是在不同城市搭建起演播室,供六位喜剧人尽情发挥。城市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标签。这也直接导致六位喜剧人的综艺感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所有人都忙于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游戏任务。
到底应该如何走出东北?
东北的喜剧文化走向全国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象牙山爱逗团》想要“走出去”的思路是没错的。但问题是爱逗团应该如何走出东北?
《象牙山爱逗团》给出的答案是体验不同职业生活,领悟各行各业从业者在劳动中绽放的魅力。但这档节目的问题在于,爱逗团的体验并非真的体验。
第一期节目的时尚体验过程中,爱逗团的学习是浅尝辄止的,反而玩闹更多。比如学习穿搭的环节,爱逗团并没有真正获得任何有关穿搭的有效知识,所有人都在下意识的搞笑。尤其宋晓峰,一身衣服搭下来被其他人疯狂嘲笑。
学习走秀时,老师想让爱逗团展示如果走秀时摔倒怎么办,文松马上拿出二人转的表演套路,盘着腿在地上蹭,逗笑了全场人,但这并不是真正走秀环境中该有的表现。
第二站杭州也有类似的问题,爱逗团的任务是到杭州著名民生新闻类节目《1818黄金眼》实习,虽说是实习,实际上并没有参与真实的录制工作。
六位喜剧人的任务是两两一组向委托人了解情况并进行调解,但他们所参与的案例全部都是曾经的真实案例的再次演绎,甚至喜剧人的妻子也被请来作为惊喜嘉宾出场。
与其说是体验多种职业生活,不如说是六位喜剧人在体验的过程中寻找搞笑的机会。整个体验过程中观众并不能感受到喜剧人们对于体验的认真和重视。
而这也引出了《象牙山爱逗团》的另一个问题:爱逗团体验不同职业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前文提到,宋小宝来到这档节目的目的是走出封闭的东北文化,那么走出去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北喜剧文化,以及将其他文化种类融合到东北喜剧文化之中。但目前这两个目标《象牙山爱逗团》都没有做到。
首先爱逗团确实前往不同城市进行体验,但他们和当地的互动不够,大部分时间仍然在室内做游戏或走流程。他们在这档节目中不会进行任何东北喜剧文化的展现,哪怕作为嘉宾出圈也不意味着东北喜剧能出圈。
其次东北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几乎没有。喜剧人们的职业体验相对肤浅和表面以外,体验结束后也不会有任何的艺术创作过程,他们固有的喜剧表演形式并不会因为职业体验的经历而有任何的改变。
不得不说,东北人的搞笑能力确实是天赋,六位东北喜剧人凑在一起光是口音就让人忍不住发笑。但一档全喜剧人的综艺不该依赖喜剧人的艺能天赋来提升节目的可看性,优秀的节目企划才能激发他们更强的潜能,真正实现东北喜剧走出去的愿景。
超强阵容不能被当作底牌来用,没有优质的内容作支撑,节目很容易昙花一现的精彩。超强阵容应该是锦上添花,才能和节目互相成全。《象牙山爱逗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