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不知道的我》:和老板对谈,是不是伪命题?

冷眼看电视 2021-07-11 09:51:05

《老板不知道的我》是少有的由企业研发出品的纪实节目,早期节目主要以宣传招聘网站为主要意图。从不同领域的职场关系入手,记录真实有趣的职场素人故事,在中间穿插网站的推荐软广。

然而,就是这样一档单期10分钟,用于品牌宣传的短视频节目,却意外收获了传播与认可。在首战告捷后,品牌聘请了更专业的团队,联合腾讯视频共同出品了《老板不知道的我》第二季,在制作手法与商业化上都做了一定调整,并最终在豆瓣平台取得了7.5分的好评。

今年6月,《老板不知道的我》第三季上线腾讯、优酷。经过了前两季的打磨,《老板不知道的我》第三季在节目质感上已经能称得上是一档成熟的对谈节目,对谈的对象也从素人嘉宾变为了当红的明星与热点人物,以吸引更多的点击与关注。

但无论如何改版,节目仍存在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和老板对谈,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为什么要和老板谈?

《老板不知道的我》的创作初心是想打破职场中的信息茧房,搭建上级与下级的直接沟通,推动更健康、直接的职场关系。因此,《老板不知道的我》节目前两季一直立足于职场问题的呈现与解决。

在第一季中,受商业考量的影响,节目中的职场故事都较为猎奇且更偏向品牌宣传。随着节目模式的逐渐确立,第二季所呈现的话题开始具备普遍性与广泛性,涵盖了薪资、待遇、管理模式等一系列的职场重点议题,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共鸣。

然而,《老板不知道的我》的节目亮点恰恰是其最大的局限。

受话题吸引而前来观看的观众很容易发现,《老板不知道的我》只能停留在职场问题的基本呈现上,每一位最终和老板进行对谈的员工,实际并没能在对谈中解决任何棘手的问题。

首先,职场是一个包含着个人能力、人际关系、内部架构、市场情况等种种元素的复杂集合体,任何一个问题的触发绝不只是老板一个人的因素,而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依靠各方面的协调。通过一场对谈,一档仅仅十分钟的节目就能理清一个大众化的痛点问题,宛如天方夜谭。

再者,工作沟通的严谨性与节目对谈的可看性本身就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对于以可看性为导向的节目来说,对谈的内容一定是以描述性、情绪化的形式来呈现。而真实的工作沟通,若缺少了有效数据的例证、实际情况的考察,单凭简单的言语描述几乎无法完成有效的信息传达。

总的来说,和老板通过对谈来解决问题,一定是一个形式大于实际作用的伪命题。但是,一档节目的价值本身也不是依照实用性来判断的。在这个“伪命题”下,仍然具备很多可操作的空间。

完善对谈,弱化矛盾

在第三季的《老板不知道的我》中,节目就从顶层设计进行了调整,明显弱化了老板与员工之间的矛盾感,节目基调越来越倾向于人物纪实与对谈。从目前播出的四期节目来看,老板与员工之间最大的矛盾也不过是工作安排与未来规划上的差异。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节目不仅完美地避开了“解决问题”这一伪命题,又在节目模式上发挥了老板与员工身份关系的价值。毕竟现如今,传统的问答式访谈早已无法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有对立有反驳的对谈,能有观点输出的主持人才能获得青睐。

老板与员工对谈的模式,比起单纯的采访,创新了谈话中的人物关系,让访谈更有动因也更加自然。而老板与员工在看待同一事物时,因位置、年龄等因素的不同,又催生了天然的戏剧冲突,切合了当下观众们的观看喜好。

此外,前两季的节目为了强化“职场沟通”的主题,刻意放大了老板与员工上下级的关系,而这恰恰违背了对谈中最重要的“平等”原则。在第三季中,随着矛盾关系的弱化,节目组也有意识地模糊了员工与老板之间在地位上的差异,每一次的对谈更像是晚辈和长辈的探讨或好友之间的交流,把此前谈话中的压迫感降至了最低,保证了谈话的自由度与观感。

和老板谈什么?

当“和老板谈话”从解决实际问题转向了形式化的呈现,“和老板谈什么”就变成了整个节目的支点。

而显然,《老板不知道的我》第三季并没能回答好这个问题。

第三季的嘉宾与选题虽各有特色,但并非每一组嘉宾的谈话都激发出了嘉宾的个人魅力与选题的价值,很多嘉宾组合并不具备谈话的必要性与戏剧性。

第三季的第三期中,火星移民局局长袁振民与其下属邓莹莹围绕“是否会离职”展开对话,然而其下属邓莹莹并没有离职的想法,两个人对于工作与家庭的想法也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对话变成了一场互相的肯定。

或许邓莹莹的回答对于老板而言,是一份绝佳的满分答案。但这之于节目效果,无异于一场灾难。比起和同样愿意扎根西部工作的邓莹莹对谈,节目组不如邀请曾因为受不了寂寞与严酷环境而选择离职的其他年轻人就“离职”问题和袁振民展开讨论。

更令人遗憾的是,《老板不知道的我》缺乏对谈话主题的高度概括与深入探讨的能力。第一期偶像艺人岳岳和其老板的对谈本身具备了一定的对立性。就像开篇岳岳所说,“我的目标是让自己变得更专业,但老板的目标是让自己变得更火。”

在数据为王的当下,是艺人个性表达与作品价值更加重要,还是要服从流量服从市场,是一个很有时代性的命题。可惜二人的对话一直在围绕这个话题蜻蜓点水,每每观众以为要深入探讨了,两人的对话却又回到了工作与相互理解的琐碎小事当中。

《老板不知道的我》鼓励嘉宾们可以自由对话,但成功的漫谈多数情况都需要其中有人能兼任主持人的职能,且参与其中的讨论者也需具备着强大的学识和表达能力。当参与对谈的两位在种种方面都相对薄弱,节目组又未对谈话主题做足预先梳理和引导,那么对谈就无法形成层层深入的畅快淋漓之感,让人为之可惜。

当然,这些还不是《老板不知道的我》第三季最大的遗憾。

纪实与对谈如何平衡?

第三季每一期的嘉宾都是自带流量与讨论度,这对于一档小众节目来说,本应该是好事。但在第三季中,节目没能掌握好嘉宾个人生活纪实和对谈之间的平衡。

受《十三邀》等节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谈话类节目开始在谈话中插入受访者的纪实片段。这些纪实片段本是应服务于谈话的内容,使谈话中的内容得到更直观的展现与佐证。但在《老板不知道的我》中,纪实片段与对谈产生出了极大的割裂感,严重影响了节目的连贯性与整体感。

第三季第二期“丁辉篇”中,节目在前期花了大量篇幅对丁辉参与辩护的案情进行了情景还原,又回到丁辉老家记录了丁辉成长的过程。然而,到了最终对谈的阶段,无论是丁辉的“背水一战”还是“律师的守则”都只有几句话的呈现,未和先前记录的案情或成长经历产生任何直接关联,或围绕某事深入讨论。

在这样的驱使下《老板不知道的我》第三季更像是“我不知道的老板”或“观众不知道的我”,不仅主旨不明,观众云里雾里,更是失去了对谈的特色,落入了明星幕后揭秘的窥私欲死角。

从第一季到第三季,《老板不知道的我》每一季都在很努力地调整改进,但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方向。或许节目还是要去重新思考一下,“老板到底不知道我的什么?”,是工作的实际状态、还是形象的反差,或是思维与人生方向上的不同。

毕竟还是那句话,综艺节目的出发点一定不是实用性,“和老板对谈”是伪命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在新的模式下玩出新的内容来。

0 阅读:12

冷眼看电视

简介:提供独家节目解析,深扒节目制作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