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前苏联的加盟国,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起的都是俄罗斯、乌克兰,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曾经的欧洲最强国、如今的“欧洲淫窟”立陶宛也曾是前苏联的加盟国。

站在立陶宛的街头,遍地的霓虹灯和各种“小广告”无一不在诉说着这个国家性交易产业的发达,哪怕充满了中世纪风情的欧式建筑林立,游客们也很难想起来,立陶宛曾也是睥睨欧洲的存在。
从“欧洲霸主”到“欧洲淫窟”,立陶宛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堕落”的?苏联解体后的立陶宛又经历了什么?
1. 跌落神坛的“欧洲霸主”1253年,立陶宛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出现了第一位统治者明道加斯,当时,立陶宛还是一个任人欺凌的小国,在普遍信仰基督教的中世纪欧洲,立陶宛因为是多神教国家而饱受排挤。
直到立陶宛进入格迪米纳斯王朝统治时期,才开始向外扩张,逐渐强大起来。

格迪米纳斯在位期间,不仅与曾经的对手利沃尼亚骑士团缔结了联盟,孤立了曾与利沃尼亚骑士团一起侵略立陶宛的条顿骑士团,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波兰王国的王子,为后来立陶宛与波兰的联盟奠定了基础。
立陶宛真正开始崛起是在1386年,当时的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都遭受到了条顿骑士团侵略的困扰,为了组成强大的联盟与之对抗,立陶宛和波兰签订了《克列沃协定》。
协定规定,立陶宛大公雅盖沃迎娶波兰女王雅德维佳,从此,雅盖沃成为波兰国王,之后的几个世纪里,立陶宛与波兰的联盟也坚不可摧。
但这份协定也同时改变了立陶宛的多神教国家的属性,因为波兰是一个天主教国家,所以协定明确规定,两国联合后,立陶宛上至大公雅盖沃,下至平民,都必须改宗天主教。
雅盖沃即位之初,条顿骑士团仍然试图侵略立陶宛与波兰刚刚建立起来的联盟,这让雅盖沃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立陶宛和波兰的联盟要想进一步强大起来,必须先处理好条顿骑士团这个麻烦。

于是,1410年,雅盖沃率领着波兰-立陶宛联军,在格林瓦尔德战役中大败条顿骑士团,据记载,这场大战让条顿骑士团丧失了所有的精锐,足足八千名骑士被杀,甚至包括骑士团大团长在内的大部分将领全部阵亡,从此,条顿骑士团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了对条顿骑士团的反击以后,立陶宛和波兰的联盟不再紧密,两国隐约有着分割的趋势,但就在这时,一个新的敌人的出现让立陶宛和波兰的关系重新亲密起来。
十四世纪末,曾经被蒙古人统治的金帐汗国麾下的莫斯科大公国日益强大起来,后来甚至还在与金帐汗国的战争中获得了胜利,此后,莫斯科大公国走上了类似于立陶宛的扩张之路。
莫斯科大公国位于欧洲东部,冬季气候严寒,令人苦不堪言,为了改善生活环境,它盯上了立陶宛管理的白俄罗斯地区和波兰控制着的乌克兰地区。

要想拿到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管控权,对这两个地区的宗主国发起战争是最简单的办法,于是,莫斯科大公国加快了扩张的步伐,一度统一了罗斯诸公国。
到了16世纪初,莫斯科大公国的军事实力和军备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发展,战争的时机已经到来,从1514年开始,立陶宛-波兰联军与莫斯科大公国派出的罗斯军在立陶宛的最东部城市斯摩棱斯克交战,莫斯科-立陶宛战争爆发。
战争持续了两年左右,最后以立陶宛-波兰联军的胜利告终,立陶宛与波兰的种种嫌隙也因为联合作战而消失,到1569年,立陶宛与波兰正式合并,成为波兰立陶宛王国。
然而,好景不长,俄罗斯帝国的逐渐崛起给波兰立陶宛王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两国的关系愈发紧张。
1795年,俄罗斯帝国与欧洲强国普鲁士、奥地利大公国联合起来,打败了波兰立陶宛王国,并将其瓜分,立陶宛彻底成为俄罗斯帝国,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沙皇俄国的一部分。
2. 从“苏联加盟国”变成“欧洲淫窟”尽管被并入了别国的领土,“天生反骨”的立陶宛却没有一刻忘记过被灭国的屈辱,在被沙皇俄国统治期间,立陶宛不仅多次参加复国起义,还拒绝了沙皇俄国对其的俄化教育。

哪怕被明令禁止,立陶宛人也坚持不懈地给每一代立陶宛人教授立陶宛语并传承立陶宛文化,因此,被多年统治的立陶宛人并没有遭受文化断代的苦楚。
1918年,经过十月革命后,沙皇俄国成为了过去式,苏联成立,立陶宛再次看到了独立的希望。
然而,刚刚成立的苏联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无力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了退出一战,苏联与趁火打劫的德国签署了《布列斯特和约》,足足割让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才得以停战。
在这些割让出去的领土中,就包括立陶宛在内,此后的几个月里,立陶宛仍然没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一战结束后,《布列斯特和约》被废除,但立陶宛却没有回到苏联的“怀抱”,而是在1919年正式独立。
之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立陶宛进入了短暂的独立时期,在二战结束后,无力维持独立局面的立陶宛被并入了苏联,成为了苏联众多加盟国之一。

当然,立陶宛人仍然没有就此屈服,更没有顺势与苏联进行民族融合,甚至当苏联试图以将俄罗斯人移民到立陶宛的方式完成对立陶宛的深度控制都遭到了反抗,最后以失败告终。
20世纪末,苏联日趋衰弱,1989年的东欧剧变更是让苏联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趁此机会,立陶宛单方面宣布脱离苏联的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作为苏联第一个宣布独立的加盟国,立陶宛在独立之初遭到了苏联军队的施压,在叶利钦的帮助下,数十万人走上街头为立陶宛的独立发声,最终,立陶宛在苏联解体前夕成功独立。
尽管立陶宛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挣扎终于正式独立,但独立后的立陶宛却进入了一个十分艰难的时期。

在独立之前,苏联对立陶宛的帮助还算是比较多,当时,立陶宛的工业和农业大部分都是在苏联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但是脱离了计划经济之后,立陶宛大刀阔斧的推进私有化,立陶宛原本的经济模式崩塌,大量工人失业。
失败的经济转型让立陶宛的经济简直陷入了一塌糊涂的境地,为了挽回经济,立陶宛政府决定“另辟蹊径”。
当时,立陶宛由于失业人数众多,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开始从事足以称之为“暴利”的性交易行业。
意识到性交易行业对经济的正向影响后,立陶宛政府决定将性交易行业合法化,并且设立“红灯区”,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立陶宛还对“红灯区”征收大量税收,此后,立陶宛的经济以一种“不体面”的方式崛起。
3. 难以挽回的后果然而,立陶宛经济的崛起带来的却是难以挽回的后果。
据悉,仅2023年一年,立陶宛的GDP中,性交易行业就占据了4.2%。

随着利益的扩大,立陶宛对性交易行业的支持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数据显示,立陶宛20%以上从事性交易的都是未成年人,这也就意味着,立陶宛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等同于无。
除此之外,立陶宛境内竟然有十数个大型红灯区,立陶宛有30%的妇女都从事性交易行业。
欧洲别的国家的旅游业多以风景名胜闻名,但前来立陶宛旅游的外国人却都是冲着这里发达的性交易行业来的,就连驻扎在立陶宛的北约士兵都在此流连忘返。
因为来往人员复杂,立陶宛从事性交易行业的人群患各种性病的概率大幅度提升,性病的传播简直到了疯狂的程度,立陶宛的社会环境也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而且,事实上,性交易行并不是有些人口中的“你情我愿”的交易,一旦开了头,就难以制止“逼良为娼”的乱象了。

据统计,每年都有数千名立陶宛女性被贩卖到其他国家从事性交易行业,要知道,立陶宛的总人口才几百万,这个数字可以说是十分惊人了。
然而立陶宛政府却完全没有意识到不对劲,反而公开宣传自己国家的性交易行业,2018年,立陶宛首都旅游局发布了一张充满性意味的宣传照片,标题写着“立陶宛,欧洲的G点”。
这一宣传方式不仅展示了立陶宛政府的低俗,也向世界展示了立陶宛女性的地位之低。
就像是以娱乐产业闻名的韩国,就连公开严肃场合都要让年轻女团成员大跳性感舞蹈,立陶宛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今的立陶宛,不仅在国际舆论中声名狼藉,连经济都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要想摆脱这种局面,立陶宛除了大力打击性交易行业之外,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