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不仅是一部充满了精彩谋略的军事小说,同时我也认为,它更是一部积累了众多政治智慧的政略小说。
《三国演义》中,第一个出场的主要政治人物就是何进。
本来在汉灵帝刘宏驾崩后,何进进入政坛是水到渠成之事,他也利用这个机会,听取曹操的计谋,先立自己的外甥刘辨为帝,让自己顺理成章的坐上了国舅爷的位置,接下来就是应清理以蹇硕为主的宦官集团了。
蹇硕当时是西园八校尉之首,他曾试图谋杀何进,但计划败露,被何进得知蹇硕的阴谋后,先下手为强,将蹇硕诛杀了。
杀了蹇硕,何进就准备清理以张让为首的宦官集团十常侍,十常侍是想谋杀何进的最后一个组织。
然而,当何进把要诛杀十常侍的计划告诉其妹妹何太后后,何太后是坚决反对的。
她说:“想当初,要不是十常侍的抬举,你我兄妹二人哪来今天的荣花富贵,高官厚禄。
再说,主谋蹇硕已经被诛,又何必更多的牵连他人呢。”
于是,何进就放弃了要将十常侍斩尽杀绝的想法。
关键就在这儿,作为政治对手,如果不想铲除,就应该拉拢对手,成为自己的力量。
如果拉不拢,至少也应该和解,让对方放弃防犯之心。
而何进呢,在饶了对手之后,竟然还放出狠话“如果有下次,决不手软”,这就为后来十常侍走上极端埋下了伏笔。
当然,何太后阻止何进诛杀十常侍也还有其他的一些主观原因:
第一,十常侍在宫廷中经营多年,势力错综复杂,何太后担心诛杀他们会引发宫廷内乱,危及自身和皇帝的地位。
第二,何太后认为十常侍仍有可用之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宫廷的稳定和平衡各方面的势力。
第三,何太后可能受到了身边亲近之人的影响和劝说,特别是十常侍可怜巴巴的求情,对何进的主张产生了抵触。
更糟糕的是,何进竟然要把董卓调来京都“保卫朝廷”为自己效力。
何进调董卓进京主要出于以下几个考虑:
其一,增强自身实力。
何进欲铲除宦官势力,但担心仅凭自身的力量难以彻底完成,认为董卓手握重兵,其军队的到来能为自己提供强大的武力支持。
其二,施加压力。
希望董卓的兵临城下能对宦官集团形成巨大的威慑,迫使他们就范。
其三,误判形势。
何进对董卓的野心和可能带来的危害估计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董卓进京可能引发的混乱和失控局面。
在是否调董卓进京的问题止,以曹操为首的谋士们坚决反对,
曹操劝何进不要召集外兵进京,认为仅靠何进的权力和智谋就足以解决宦官问题。
若引外兵入京,只会使局势更加混乱,不可控制,但何进并未采纳曹操的建议。
众谋士甚至以辞官相挟,可是刚愎自用的何进还是一意孤行要调董卓进京。
最后逼得十常侍采取了极端手段,让何太后召何进进宫接受十常侍的道歉,然后就在宫门内将何进诛杀了。
如果何进听取曹操等谋士的建议,何至于丢了性命。
何进不采纳曹操的建议,主要有这几方面。
其一,何进过于自负。
他身为大将军,位高权重,自认为有足够的能力掌控局面,轻视了铲除宦官势力的难度和复杂性。
其二,何进缺乏政治远见和谋略。
他没有充分认识到引外兵入京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目光短浅,只看到了外兵能够增强自己的力量,却未能预见到外兵可能带来的混乱和失控。
其三,何进受到他人的影响。
其妹何太后因与宦官有一定的关系而反对何进铲除宦官,何进身边的一些亲信也可能对他的决策产生了误导。
其四,何进对曹操不够信任。
曹操当时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相对较弱,何进可能认为曹操的计谋不够成熟或不可靠。
综上所述,何进由于自身的性格缺陷、缺乏政治智慧以及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最终没有采纳曹操合理的计谋。
何进只认为自己已经大权在握,没人敢动他了,他就没想到人家会以命相搏。
在铲除宦官集团上,何进的失误是太多了,也表现了他的少谋寡断,却又盲目自负,最终造成严重后果。
1. 政治策略失误:何进企图铲除宦官势力,但采取的方法失当。
他试图借助外臣的力量,引董卓等军阀入京,这种引狼入室的做法,不仅没有有效解决宦官问题,反而使局势更加混乱。
2. 缺乏果断和谋略:何进在面对复杂的政治局面时,犹豫不决,未能当机立断采取有效的行动。
他既想消灭宦官,又担心行动过激会引发不可控的后果,这种优柔寡断的性格被宦官所利用。
3. 低估宦官的力量:尽管宦官在当时已不得人心,但他们在宫廷中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且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反击能力,何进对他们的反击能力估计不足。
4. 身份与权力的矛盾:何进作为外戚,其权力基础并不稳固。
他依靠妹妹何太后才得以掌权,在宫廷内外的支持并不广泛,难以形成强大的政治同盟来对抗宦官。
这一点也是何太后为何阻止何进,诛杀十常侍的根本原因。
何进之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政治斗争中,过度讲情义可能带来的危害。
何进作为东汉末年的大将军,在面对宦官这一威胁时,因其妹妹何太后的阻拦以及自身对情义的看重,未能果断采取行动。
他顾及与何太后的亲情,对宦官抱有一丝宽容和犹豫,没有迅速、坚决地铲除这一势力。
然而,政治斗争往往是残酷无情的,过多地考虑情义可能会导致错失良机,让对手有喘息和反击的机会。
在这种环境中,过于注重情义可能会使自己陷入被动,甚至像何进一样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完全不讲情义也并非明智之举。
适度的情义可以帮助建立和维护一定的政治同盟,但关键在于要在情义与政治利益之间找到平衡,以确保自身的地位和目标得以实现。
何进之死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政治斗争中,需要审时度势,理智地权衡情义与利益,不能让情义成为阻碍自己行动的绊脚石。
蹇硕谋害何进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权力争夺。
何进作为大将军,掌握着重要的军事权力,而蹇硕作为宦官集团的重要人物,也企图在权力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何进的存在对蹇硕的权力扩张构成了威胁。
其次,利益冲突。
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在东汉末年的政治格局中存在长期的利益冲突。
何进代表的外戚势力与蹇硕等宦官势力在政治利益、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再者,局势所迫。
当时东汉政权内部混乱,各方势力相互角逐,蹇硕为了确保自身及宦官集团的生存和发展,认为铲除何进是必要的手段。
最后,蹇硕可能受到其他宦官或者背后势力的指使和影响,共同谋划了谋害何进的行动。
张让作为宦官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与何进代表的外戚势力存在尖锐的矛盾。
他深知何进欲铲除宦官集团,对他们的生存和利益构成了极大威胁。
在蹇硕谋划谋害何进时,张让很可能提供了支持和协助,共同策划阴谋。
当何进进宫面见太后时,张让等人趁机鼓动宦官们采取行动,最终导致了何进被刺杀。
把一个轻而易举到手的国舅爷,又糊里糊涂的给葬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