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阻止国军北上,企图抢占东北的几大共产党将领中,刘伯承可谓是开战就是大手笔,让一个国军副司令率部起义,另一个顽抗的副司令被俘。
在所有开国将帅中,刘伯承算是一个把古代兵法谋略发挥到极致的军事家。
比如长征途中,刘伯承让部队化妆成国军巧取遵义的战例,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遵义城。
上党战役中,他更是利用多种战术的结合,最终击毙第七集团军副司令彭毓斌,生俘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
上党战役还没结束,刘伯承和邓小平又接到了中央的命令,要求南下阻击已经进入河南新乡的国军第十一军区司令孙连仲北上的部队。
并要求,至少要在两个月之内不得让孙连仲的部队进入平津一带,以便给华北一带的解放军赢取更多的集结时间。
但是,此时的刘邓大军还在山西长治一带,离太行根据地还有几百里,而已经到达新乡的孙连仲部给各军下达的命令是:
两天到安阳,五天下邯郸,十天打下石家庄。
为了尽最大努力阻击孙连仲的十一战区所属的第三十军、第四十军和新编第八军两大副司令长官高树勋和马法五。
刘伯承给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下达了提前阻击国军北上的命令。
于是,1945年10月,秦基伟率领太行军区的一个支队,开启了邯郸战役的序幕,当时邯郸的国军守城部队主要是伪军郭化民的部队。
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邯日军陆续逃窜,而伪军郭化民部仍占据邯郸。
郭化民部在国民党的委任下,改编为“冀晋豫边区挺进军第3纵队”,并按照国民党政府的指令部署城防,抵抗八路军接收邯郸,以策应国民党军队北上。
战斗从河北的邢台发起,攻城部队在第十团团长向守志的指挥下,从邢台城的北面发起猛攻。
十团三营九连九班的十二名战士,在强劲火力的掩护下,头顶用水淋湿的棉被,把一百多公斤的TNT炸药推到了城墙下,并迅速点燃了引爆索。
壮烈与悲惨同时发生了,由于这些战士是第一次使用这种先进的炸药,不了解其爆炸威力,在撤离时没有撤到安全距离外。
结果,随着一声巨响,这十二名战士连同城墙一起被炸成了碎片。
邢台一攻下,秦基伟紧接着就下达了攻取邯郸的命令,并迅速攻了下来,还把邯郸作为晋冀鲁豫军区的首府。
直到此时,刘邓大军的主力才赶到,邯郸战役也正式打响。
刘伯承经过认真思考后决定将战场选在滏阳河和漳河之间多沙地带的河套里,以实现战役的战略目的,主要是基于以下战略考虑:
该地是多沙地带,不利于敌人挖工事,无坚可守。
我军可以利用漳河断敌退路,同时解放军东西有纵深的根据地和广大人民的支援,能够利用滏阳河、漳河间的横幅地带向敌人实施钳形攻击。
这样可以抵抗强敌一阵子,为主力回兵邯郸争取时间。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晋冀鲁豫军区集中了太行、冀南、冀鲁豫部队的主力,于漳河北岸到临洺关段铁路两侧,组成临洺路西、临洺路东两路军。
路西军由王宏坤、陈再道、宋任穷指挥,分为右翼、中央、左翼三部分预定战场推进。
1945年10月20日,敌军先头部队北渡漳河,占领邺镇、丰乐等镇。
此时,路西部队和冀鲁豫部队尚在向主战场集结的途中,第二纵队和太行军区部队也尚在肃清临洺关伪军的战斗中,只有路东军第一纵队已赶到预定地区。
为此,刘、邓首长命令一纵先行阻击敌人,迟滞敌军主力前进。
22日,敌军主力开始北渡漳河,敌先行部队第四十军一〇六师在邯郸东南的崔曲、赵庄一带遭到第一纵队所部的猛烈阻击。
但是,由于国共两军在兵力和武器装备上的双重悬殊,八路军第一纵队只能节节败退,一直退到崔曲就再无退路了,因为后面十几公里就是邯郸城。
在国民党军第四十军一O六师师长李振请亲自用机枪督战的誓死猛攻下,战斗持续一天,八路军终于坚持不住了,傍晚六时,崔曲阵地失守。
高树勋
十月二十七日,晋冀鲁豫主力部队赶到,并迅速发起了反击,经过激战,国军一O六师被迫转攻为守,并且被刘邓大军三面包围。
二十八日,刘伯承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在总攻击中,刘伯承命令只对一O六师李振清作重点打击,而对于已经产生起义意象的新八军高树勋部则采取围而不打,以观其变的战术,以便尽量减少伤亡。
在攻打一O六师的过程中,八路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虽然最后还是把阵地攻了下来,但一O六师师长李振清却化妆逃跑了。
八路军有一个连除了一名副排长因负伤而没有牺牲外,全连官兵全部阵亡,团长王大顺和参谋长慕斌也在战斗中牺牲,可想而知战斗有多惨烈。
但也有惊喜发生,因为这时候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副司令兼新八军军长高树勋终于率部起义。
同样是副司令的马法五,得知高树勋投共,惊恐之下马上决定南渡漳河撤退。
但此时的马法五,已经身陷绝境,被刘邓大军行成了多路包围,而且退路漳河也已经被太行军区和冀鲁豫军区的部队先行截断。
最令马法五感到恐惧的,还是散落在各个村中和路口的村民以及民兵组织,他们利用各种简陋和自制的武器对国军进行不间断的袭挠。
崔曲战斗后,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一路乘胜向南追敌。
当追至漳河西北北望村时,接到刘、邓首长的通报:
敌马法五带第11战区长官部及40军一部退至前后旗杆漳村,命令一纵一定要抓住战机消灭马法五。
马法五
旗杆漳村(现名漳里集)是由3个村子组成的大村子,有千余户人家,马法五的指挥所就设在后漳村一家地主大院里。
根据侦察员提供的情况,八路军决定于下午傍晚发起攻击。
11月1日下午18时,杨得志司令员发出了总攻旗杆漳村的命令。
入村的十六团的官兵利用白天挖好的坑道,用集束手榴弹炸毁了当面的核心阵地。
在他们的策应下,两个最善于攻坚的七团和十团,同时发起攻击。
七团三营在教导员周的民指挥下,从村西南角突破敌军阵地。
守敌见势不妙,慌忙将沿村的房屋点燃,形成火障,敌人在房顶居高临下以猛烈火力压制三营的进攻。
冲在最前面的七连冒着密集的弹雨,将一颗手榴弹向房顶上的敌人投去,乘敌人火力暂停的瞬间,机智勇猛地冲向村内。
前锋连队冲至敌长官部官邸所在地黄龙庙时,遭庙内敌人疯狂反扑,他们用机枪扫、手榴弹炸,用木棍、铁锹、砖头、瓦块砸向正在攀登围墙的七连战士,七连的多次冲锋均被敌人打退,七连伤亡很大。
激战中,七连指导员石玉昌左臂被砸伤从梯子上掉了下来,他忍着剧痛爬起来又冲上去。
在干部、党员的带领下,战士们越战越勇,终于打开了大庙院的突破口。
与7团并肩突破的10团、由1、2营合编的突击营,在营长梁廷佐、教导员何渠若带领下,向马法五总部一个四合大院发起进攻。
7团冲进敌长官部,捣毁了指挥所系统,旗杆漳村内正在顽抗的敌人失去了指挥,顿时一片混乱。
马法五见大势已去,慌忙令其残余部队向外突围。
担负截歼突围敌人的八路军3旅2团,立即截住了逃跑之敌,他们采取1营击头,2营拦腰,警卫连截尾的战术,很快将敌截为三段。
经过短暂的交火,毙敌百余人,其余700多全部投降。
该团在清查俘虏中,有一位年过50,个头较高,身材较瘦,穿军服的人,经审问,正是马法五。
至此,国共双方为抢占东北的挺进和阻截的战局基本结束,共产党军队以无畏的牺牲和深谋远虑的战略布局,完成了阻止国军抢占东北的战略任务。
马法五被俘后,受到了我军的优待,1946年经过谈判和反复交涉,我军释放了马法五,换取了叶挺将军的自由。
马法五后来虽然失去了实权,但在国民政府中出任过一些职务,后来去了台湾,于1992年以98岁高龄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