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战役本是防御战,张灵甫孤军猛冲,粟裕觅得战机,全歼74师

战役基基 2024-03-26 13:52:03

1947年5月,为解决国军对沂蒙山区的围攻,华野以攻代守,打响了孟良崮战役。

放弃攻打桂系钢七军,打响和张灵甫的战斗

这年邱清泉、胡琏、汤恩伯、张灵甫、黄百韬、李天霞等国军名将,围攻华野。

粟裕为破国军的多路围攻,意图先打桂系的第7军。

原因就是和其他几个老蒋嫡系不同,桂系单独一个派系,粟裕认定桂系此时是被孤立的。

打桂系能更好的分割敌军。

但是粟裕也犯难,第一,桂系第七军很强,在抗日战场就有钢七军的称号,是块硬骨头。

第二,桂系处在河阳,位置较偏,我军需要长途奔袭作战。

粟裕也只能赌两个条件:第一,我军能速战速决,第二,敌军不救援桂系。

但是这两个条件要达成,谈何容易。这时,汤恩伯兵团这边传来了消息。

张灵甫孤军猛冲,粟裕顺势分割包围

汤恩伯这边,领着三路人马:张灵甫、黄百韬、李天霞,对华野展开了攻击。

汤恩伯打探到情报,华野主力就在坦埠,于是让张、黄、李三人,成品字型,对着坦埠发起进攻。

其中张灵甫在中间,黄百韬和李天霞作为侧翼,保证张灵甫的安全。

汤恩伯没有判断错误,华野的主力就在坦埠,所以粟裕只得放弃原先围攻桂系第七军的计划,回援坦埠,先解决张灵甫这三路敌军。

所以粟裕一开始就是被动的打着防御战,但粟裕以攻代守,积极出击。

粟裕派出主力,分三路和黄百韬、张灵甫、李天霞交战。

很多人说,我军英勇阻击,打退了黄百韬和李天霞的进攻,只有张灵甫猛冲猛撞,我军无法抵挡。

其实我觉得是国军协调失误引起的,黄百韬和李天霞想的是把华野主力引出来打,只有张灵甫想的是攻占坦埠。

于是黄李二人选择了撤退,只有张灵甫冲了进去,这个责任要归到汤恩伯协调无力,或者老蒋管教无方,属下骄横不听指挥。

粟裕这边,看到张灵甫孤军深入,岂有不包围得道理,于是主力尽出,与张灵甫交战。

局部形成了我军兵力强于张灵甫的局面,虽然张灵甫的74师全副美械装备,奈何我军作战英勇。

张灵甫只得边打边退,退到了孟良崮大山上,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接下来粟裕主力尽出,分两路阻击住黄百韬和李天霞,剩余部队全部投入孟良崮的围歼战中。

李天霞、黄百韬和张灵甫断了策应之后,此时再想靠近张灵甫,可就不容易了。

张灵甫呐喊着让友军向他靠拢,自己作为诱饵,执行中心开花战术。

老蒋在南京也催促汤恩伯,各路大军全力救援张灵甫的74师,效果如何呢?其他几路真的出工不出力,未尽全力吗?

这些年的一些资料显示,不是黄百韬和李天霞不努力,是我军死死阻击住了他们。

我军阻击部队伤亡也很大,但是战士们在吃人的旧世界里,看见过太多比死更可怕的东西了,个个奋勇争先,阻击住了敌人。

而围歼张灵甫的部队更是愈战愈勇,连续多次冲锋之后,终于在孟良崮大山上,击毙了张灵甫。

老蒋这边,则痛斥汤恩伯,用拐杖痛击汤恩伯,打的汤恩伯头破血流,奈何败局已定。

收到战报的毛主席,大呼想不到,对粟裕的超预期表现大为赞赏。

0 阅读:5

战役基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