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荔枝上市的季节,其因口感香甜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对于食物中的糖分含量人们往往比较敏感,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而荔枝到底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社会上又存在着不同说法,可谓众说纷纭,最近就导致了刘大爷因不当食用荔枝而出现了严重的身体疾病,并因此来到诊室寻求帮助。
作为患病多年的老糖友,刘大爷年轻时偏爱各类甜食特别是荔枝,自从被诊断为糖尿病后,他便自觉地戒掉了这一嗜好。前几天在公园散步时他偶然听到几位老人在讨论荔枝,其中一位老人提到他的孙子因为过量食用荔枝导致血糖过低,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这让刘大爷心中暗自琢磨:“荔枝竟然能降血糖,那我这个糖尿病患者吃了岂不是一举两得?”于是,刘大爷便迫不及待地去市场上买了好几斤新鲜的荔枝吃,当晚他便感到头晕目眩、四肢无力,还出现了短暂的意识模糊,家人见状急忙将他送至医院。
医生进行了详细的问询后进行初步查体,患者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坦,剑突局部有压痛,呼吸声重;血压为138/89mmHg。
医生建议先进行基本的血、尿常规以及葡萄糖(干化学)、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查,结果显示刘大爷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百分比(NEU%)等异常升高,WBC为13.75 × 10^9/L、NEU%为97.21%;尿常规中葡萄糖:+4,酮体:+3;葡萄糖为28.3mmol/L,HbA1c为12.0%。
根据这些化验结果,医生初步怀疑刘大爷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急性酸中毒,还需要配合相关详细的检查数据来证明。
最终又进行的血气分析和血清电解质报告中显示,刘大爷电解质钾(K)、钠(Na)、钙(Ca)均不同程度偏低,分别为3mmol/L、132 mmol/L(偏低)、1.92 mmol/L;血气PH值为6.84,PCO2为15.2mmHg,HCO3-为6.5mmol/L,BE为-30.1mmol/L,这些都提示他的体内酸性物质过多。
综合前后的检查结果,刘大爷最终被确诊为Ⅱ型糖尿病、低钾血症以及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医生建议尽快办理住院,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进一步恶化,并初步怀疑刘大爷这次急性并发症是与他白天大量进食荔枝有关。
刘大爷对荔枝对血糖的影响感到困惑,他不解为何别人吃荔枝能降血糖,而他自己却因此引发了并发症。医生向刘大爷解释,荔枝中确实含有某些可能降低血糖的成分,但这种效果是针对特定人群的,对于高血糖患者来说荔枝中的高糖分在短期内会导致血糖异常波动且难以控制。
相信刘大爷的困惑并非个例,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有类似的“荔枝之惑”。为了解答这一疑惑,本期我们将从医学角度出发,深入解析荔枝对血糖的影响,以及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应如何合理食用荔枝。
注:目前文章超过3000字将自动附带广告,广告观看完全免费。
广告解锁方法如下:
广告播放完毕后,点击屏幕右上角的叉号关闭广告,未点击叉号将无法继续阅读文章。
观看广告时,请避免点击广告内的其他链接。
广告时长仅5秒,之后您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叉号,继续享受阅读。
一、荔枝,究竟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荔枝味道甜美,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蛋白质以及多种矿物质深受人们喜爱,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荔枝的食用却需要格外谨慎。
其含有丰富的果糖和葡萄糖,属于高升糖指数(GI值大于70)的水果,其热量也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每100克荔枝含有71千卡,这一数据甚至超过了桂圆,仅次于著名的香蕉。
尽管荔枝具有如此高的升糖潜力,关于荔枝降血糖的说法却屡见不鲜。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源于荔枝中果糖的代谢特性。
荔枝中的果糖需要通过肝脏中的转化酶进行一系列转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如果一次性摄入过多荔枝,特别是儿童由于肝脏对果糖的转化能力相对较弱,大量的果糖无法迅速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中果糖浓度升高,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大量胰岛素,可能导致血糖水平过低,出现一系列低血糖症状,如食欲减退、头晕恶心、脸色苍白,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抽搐和昏迷。
而且《The Lancet》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荔枝中还含有次甘氨酸A(降血糖素A)和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这两种物质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它们能够抑制正常的脂肪氧化和糖异生过程,加剧了夜间空腹期的低血糖状况,破坏了人体自我保护机制。
当人体摄入过多的荔枝时,这些降血糖物质的作用加上果糖代谢的特殊性,很容易引发低血糖反应。既然吃多了会造成低血糖症,是不是也就说明了它可以降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以毫无顾忌地大量食用荔枝了呢?
其实不然,糖尿病患者应该要明白低血糖和降血糖是两码事,低血糖是血糖指标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不健康的身体状态,而降血糖则是治疗糖尿病的目标,即将血糖指标降低到正常范围内以维持身体健康。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目标是降低血糖,但绝不能让它降至过低,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过低的血糖若不及时干预,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脑梗死,危及心脏健康;长期或严重低血糖还会损伤大脑,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昏迷或脑死亡;还会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肾功能不全,以及视网膜病变,影响视力,严重时可能失明。
而毫无顾忌地大量食用荔枝后出现的低血糖主要是由于果糖积聚体内来不及进行糖类转换,同时刺激胰岛素的大量分泌,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再叠加大量进食后饱的饱腹感大大降低了进食其他主食的欲望,两者叠加造成血中葡萄糖含量过低,这并不是说荔枝本身具有降糖的作用,这种低血糖状态只是暂时的。
通常进食一段时间后肝脏会逐渐将果糖转化为葡萄糖,血糖水平会迅速上升,甚至超过正常范围,但在这个转化过程中糖尿病患者则会面临的更大的风险,荔枝中的高糖分不仅会导致血糖波动幅度增大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还可能增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风险(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在新版的Ⅱ型糖尿病指南中也曾提到,过量的果糖摄入可能增加细胞尿酸、糖元和三酰甘油等的合成,导致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症等危害健康的病症。
研究发现,与葡萄糖相比果糖更容易被转化为脂肪,导致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当经过肝脏组织的代谢过程时会产生大量的甘油三酯形成脂肪聚集,在其长期浸润下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肝细胞的功能,出现非酒精性脂肪肝或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过多摄入会影响其经肾脏的正常排泄功能,随着尿酸盐的沉积,可能引发急性或慢性的肾脏功能衰竭;同时,它还可能通过间接途径(如影响炎症因子的表达、加剧氧化应激反应等)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所以,虽然荔枝大量食用会出现低血糖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良策。荔枝引起的血糖降低与服用降糖药物相比其效果是不可控的,加上患者可能本身服用的降血糖药物很容易造成严重低血糖事件。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尽量避免大量食用荔枝,即使是少量食用也应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并注意监测血糖变化。即便是健康人群也应该注意适量食用荔枝,避免长期高糖饮食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二、糖友应该如何科学吃荔枝?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还是健康人群,都应警惕荔枝过量食用带来的健康风险。膳食指南中曾提到每天水果摄入量应控制在半斤左右,对于荔枝这类高糖水果成人建议每日不超过12颗,而老人和儿童最好控制在5颗以内,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节能力较弱,在食用量的控制上需要格外谨慎,最好按照糖尿病患者饮食中的食物交换原则进行合理分配,避免血糖异常波动。
研究发现过量食用荔枝尤其是未成熟的荔枝,可能会带来具有致命性的低血糖脑病。
相较于成熟的荔枝,在果实未成熟时其内积攒了大量有害毒素Hypoglycin-A和MCPG,它们会干扰人体对糖的代谢,抑制正常的脂肪氧化和糖异生过程,若未及时纠正晚期就会影响脑代谢,导致脑功能出现不可逆的损伤,继而引起全身性机能和物质代谢紊乱。
特别是对于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对这些毒素的抵抗力更弱,食用未成熟荔枝带来的疾病风险也更高。
通过对印度相关案例的深入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年龄越小的儿童,脑功能损伤越明显,特别是当高胰岛素血症和低血糖叠加存在时脑损伤的程度会更为严重;进食的未成熟荔枝数量越多,患病情况也相应越严重。
在荔枝产地的儿童因贪吃而过早采摘食用未成熟荔枝,或者种植者为避免浪费而主动食用卖相不佳的生荔枝,这些行为都增加了摄入Hypoglycin-A和MCPG的量,致使他们出现脑功能损伤更为常见,且致死率也相对较高。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合理控制食用量的同时,也应该避免食用未成熟的荔枝,目前市面上,成熟荔枝的色泽通常为红色或暗红色,而绿色或半绿半红的荔枝则表明其尚未完全成熟。
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建议空腹情况下食用荔枝。
新鲜荔枝的含糖量很高,空腹食用会刺激胃黏膜出现胃痛、胃酸、胃胀等肠胃症状;空腹食用过量还会因体内突然加入过量高糖分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使得血液中的溶质浓度增高,超过脑细胞的可耐受范围,造成脑细胞失水,出现极度口渴、深黄色尿液、头痛、嗜睡、昏迷等高渗性昏迷症状。
所以建议可将其作为两餐之间的加餐水果来进食,以避免与正餐中的碳水化合物叠加导致血糖升高。
值得注意的时,如果在吃荔枝后若出现饥饿、无力、头晕等低血糖症状,应迅速口服含葡萄糖或果葡糖浆软饮,若持续症状或未见好转务必及时就医,以免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大脑功能受损。
总而言之,荔枝对血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既能引发低血糖反应,也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荔枝的升血糖效应尤为显著,过量食用将导致血糖异常波动可能诱发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必须严格限制摄入量。
同时在享用荔枝时建议避免空腹食用,选择成熟的果实,并留意食用时间,若出现头晕、无力等低血糖症状务必及时就医,确保健康不受损害。
参考文献:[1]何懿.夏季警惕"荔枝病"[J].大众健康, 2018.DOI:10.3969/j.issn.1002-574X.2018.08.023.
[2]阮光锋.快乐吃荔枝四个小秘密[J].西部教育研究(陕西), 2022(010):000.
[3]王兴安,巫冠中.果糖的代谢及其对健康的影响[J].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1, 19(3):244-246.DOI:10.3969/j.issn.1673-7806.2011.03.014.
[4]None."荔枝自由"喜提热搜,今年荔枝怎么吃[J].中国家庭医生, 20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