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心肝脾肺肾这些熟悉的“大部件”,甲状腺可能是个“小东西”,但是,这个“小东西”却非常重要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甲状腺结节是十分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发病因素包括压力过大,长期负面情绪,生活不规律,有放射暴露史,部分家族遗传病等。发现甲状腺结节后,首先要鉴别其良恶性。如果是良性,可以随访观察,问题不大。恶性的话就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开刀手术,和近几年逐渐成熟的微创消融手术。

如何判断甲状腺结节
体格检查
通过医生的体格检查,可以初步判断甲状腺的大小、质地、活动度以及是否有压痛、局部淋巴结肿大等情况。恶性甲状腺结节通常质地硬且不均匀,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无触痛,吞咽时上下活动差,并可能伴有周围组织入侵。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是甲状腺结节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观察甲状腺的大小、结节的数量、质地以及血流情况,对结节的良恶性进行初步判断。
CT检查: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判断结节的性质和位置具有重要价值。
实验室检查
通过检测游离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了解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虽然这些检查不能直接判断甲状腺结节的存在,但对于评估甲状腺的整体功能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细针穿刺活检当怀疑甲状腺结节有恶性可能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穿刺检查。通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抽取病变组织的细胞进行化验,从而明确结节的性质,是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手段。
临床症状观察关注患者是否存在颈部压迫感、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这些症状提示结节可能较大,压迫周围组织和器官。
如何预防甲状腺结节
1.保持规律作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维持内分泌系统的稳定非常重要。应养成按时入睡和起床的习惯,避免熬夜,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
2.均衡饮食:合理摄入碘元素是关键,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饮食,如居住在高碘地区的人群应减少含碘食物的摄入,而低碘地区的人群则需适当补充。同时,保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适量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甲状腺结节的发生。
4.远离辐射:甲状腺结节与接触辐射有一定关联,应尽量避免接触射线或电离辐射,减少不必要的颈部X射线检查,以降低对甲状腺的潜在危害。
5.避免盲目用药: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身体的代谢和内分泌系统,从而增加患甲状腺结节的风险。在服用药物前应咨询医生,避免盲目用药或过量使用。
6.保持良好的情绪: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失衡。应学会调节情绪,通过运动、冥想、与朋友交流等方式释放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定期进行甲状腺检查,如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有助于早期发现甲状腺的异常。对于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等高危人群,应提高体检的频率和重视程度。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