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连忙行动,用最快的速度奔到了北京城。
接到通知后,少将准时赶到了会议室,可让他大吃一惊的是,会议室里头就一个人坐着,还是国防部长迟浩田。这位少将心里有点打鼓,他清楚,今天的会议恐怕不那么简单。简单聊了几句,迟浩田就切入主题,直白地说出了国家对这位少将的决定:“免去他所有职位,单独进行审查。”
其实,少将心里早就有数,事情会搞成这样。但他没退缩,反而火冒三丈,冲着迟浩田大声喊道:“我爸他知道这事儿吗?”这位少将到底是谁啊?为啥会被拿掉官职呢?他最后到底咋样了?这位少将的名字是姬胜德。提到这个名字,可能不少人觉得不太熟悉,不过要是说到他的父亲姬鹏飞,想必很多朋友都有印象。
姬鹏飞1910年在江西的一个普通家庭里呱呱坠地,他打小就对医术特别着迷。15岁那年,姬鹏飞成功进入了陆军护士学校学习,这所学校是归西北边防的冯玉祥将军管的。过了五年,年仅20岁的姬鹏飞就成了国民军第26军的上尉军医,真可以说是年轻时就大有作为。
1931年,差不多两万人的26路军在宁都发动起义后,投奔了红军。就是从那时候起,姬鹏飞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姬鹏飞1932年成为了党员,没过多久,在1934年,他被调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卫生部,担任保健局副局长,在长征路上负责保障战士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长征路上,由于粮食短缺,不少战士只能靠着啃树皮、嚼皮带和吃 野草来让肚子不饿。
当第一批战士踏出草地,当地的乡亲们为他们准备了热腾腾的饭菜。可能是因为饿极了,好多战士急不可耐地大口吞咽,结果不幸吃得过饱撑坏了身子。姬鹏飞得知情况后,连忙告诉大家:“等咱们走出草地,得先吃点稀粥,别猛地吃太多东西。”这样一来,就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1936年来到延安后,姬鹏飞就当上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里管卫生的部长。姬鹏飞的女儿这样说起过她的爸爸:我们有时候会得点小毛病,都是靠老爸给看好的。要不是因为革命工作需要他,他肯定能成为个特别厉害的大夫。
1938年,根据中央的调配,姬鹏飞加入了新四军,后来还当上了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部的头儿,彻彻底底地从医生变成了军人。在解放战争时期,姬鹏飞亲自指挥了兴化解放战和盐城大战。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中国就建起了外交部,那“外交大使”的位置该给谁坐呢?周总理脑海中首先闪现的名字就是姬鹏飞。
周总理对姬鹏飞说,要他务必注意:请各位有过战场经历的老战友们来,是因为外交就像打仗一样,不过是打的是“笔墨官司”。咱们得小心行事,别大意,别小看对手,别骄傲自满,别不守规矩惹麻烦,否则咱们在外交上也会吃败仗的。打从那会儿起,姬鹏飞就把自己的余生都扑在了为中国外交出力的事情上。
姬鹏飞后来在中德关系的推进上功劳不小,而且他还给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出了不少好主意,对后来的“外交人”影响深远。毛主席也连声称赞说:“让将军去当大使,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无论是在打仗的年代还是新中国发展的日子里,姬鹏飞总是怀揣着一颗纯真的心,做事勤勤恳恳,平日里严守规矩,对党和人民都有着满满的忠心。
不过,姬鹏飞他儿子的表现可就大不一样了。姬胜德在1948年来到了这个世界,那时候解放战争已经快打完了。虽然战场上还有些动静,但大局已定,老百姓的日子也过得比较安稳了。姬胜德打小就没吃过啥苦,日子过得挺舒坦,他对打仗那时候的辛苦和革命先辈的努力没啥概念,也不明白新中国建立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儿。
等姬胜德稍微长大点儿,他爸爸姬鹏飞就被调到外交部工作了,这样一来,他见爸爸的机会就少得可怜,有时候整整一个月才能见上一面。所以,姬鹏飞没顾得上好好教育和引导儿子。姬鹏飞和许多老一辈的革命家一样,对儿子抱有很大的希望,对儿子的标准也很严格,一心想着把儿子锻炼成能为国家出力的人。
俗话说得好,希望太高,往往容易摔得狠。姬胜德渐渐长大懂事了,也明白了自己家里的状况。由于他爸爸的身份特殊,他总觉得自己比其他人要“高一等”。因此,姬胜德的心态完全转变了,他开始得意洋洋,自视甚高,对别人的态度也变得毫无敬意。
另外,姬胜德的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成绩糟糕得很,高中一毕业,就没能考上大学。但是,学习的路不是唯一的出路,姬胜德决定去当兵,他把自己的打算跟父亲说了,父亲对儿子的这个选择非常赞同。刚入伍那会儿,姬胜德表现得挺不错,跟其他战友一块儿,训练从不迟到偷懒,也不抱怨辛苦,训练成绩也都还算可以。
看到这些,爸爸姬鹏飞心里很高兴,经常表扬他。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姬胜德赢得了部队的认可,并且部队开始着重栽培他。可能因为他老爸的地位不一般,姬胜德在升官的路上走得特别顺,轻轻松松就能坐上比同龄人都高的位子。到了1988年,姬胜德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后来更是一路高升,在中央军委里当上了情报部的二把手,那时候他可真是出尽了风头。
在当时看来,姬胜德去当兵真是选对了路,他自己也混得不错,没给老爹丢脸。前面的路平平坦坦的,要是他能一直这样保持下去,以后肯定能有大出息。然而,由于年轻时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引,姬胜德后来的人生路逐渐偏离正轨,想法变得偏激,做事也越来越过分。当权力落到一个满心想着为大家服务的人手上时,他就能给老百姓带来好处。
要是权力落到了一个心思不纯的人手上,那可就惹出大麻烦了。姬胜德一旦手握大权,就开始露出了他的真面目。自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就像坐上了火箭,嗖嗖地往上涨。大家伙儿见识了各种各样新奇的东西,生活质量也是直线上升,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另外,有些人先一步富裕了,手里攒了不少钱,所以他们就开始追求吃喝玩乐,好好享受生活。这时候,姬胜德露出了贪婪的本性,一心向往着那种奢侈享乐、富贵堂皇的日子。不过,这里有点奇怪,别看姬胜德是个少将,但他的薪水并不高,说白了,就是那点工资根本不够他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结果,姬胜德心里就种下了“贪婪”的种子。
姬胜德为了搞点钱,就利用工作上的方便,动起了军队资金的念头。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挺谨慎的,不敢一下子拿太多。不过,姬胜德渐渐变得胆大妄为,没几年光景,就偷偷地把军队里的700多万资金给占为己有了。然而,姬胜德所做的坏事里,挪用资金只不过是小小的一部分。
姬胜德身居要职,手握大权,因此不少有钱的大老板都络绎不绝地上门求见,想用钱来让他行个方便。姬胜德没能守住底线,可以说是谁找他都答应,他不仅给人“走后门”,还成了坏人的靠山,任由他们欺负老百姓,而他却视而不见。更让人生气的是,姬胜德因为想捞好处,和远华集团的那些大佬们勾搭上了,他们联手做起走私的勾当,每年都会从赚的钱里面抽一部分出来。
另外,远华集团的头头们挺上道,每逢过节都会给姬胜德送些好东西。从姬胜德开始收礼到被查出来的那段日子,他收到的礼物加起来值两千多万人民币呢。而最坏的事儿,得说是姬胜德“背叛了国家”。姬胜德这样的官员,早就引起了美国的注意,他们私下里找人搭上了线,想用大堆的钱来诱惑他,好让他给他们提供中国的机密信息。
结果,姬胜德被钱财迷了心窍,一步步走向了黑暗的境地。其实,姬胜德做的那些坏事,有些人心里是有数的,但因为他地位高、权力大,好多人连举报他的胆子都没有。事情终究还是露馅了,中央一听到风声,马上就派人去查了个清楚。拿到确凿证据后,迟浩田着手安排抓人行动。
为了不让对方起疑心,迟浩田想了个办法,假装要开会,把姬胜德骗到了北京。可姬胜德万万没想到,他等来的并非什么紧急会议,而是一排排早已准备好的警卫。起初,姬胜德死活都不肯认罪,还想拿他老爸来当“护身符”。
可是,面对那么多确凿的证据,谁也救不了他,他只好选择老实交代。姬胜德原本被判了死刑,但后来这个判决被改成了终身监禁。以后的日子里,姬胜德得在牢里生活了。要是他早知道自己会落到这步田地,可能当初在忠诚和利益面前,他会选忠诚而不是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