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死亡19万,比美军多5倍,好意思说胜利吗?金将军如何回答

梦想启航空间 2025-03-18 22:12:38

有个英国记者问了个挺难回答的问题,说在朝鲜战争里,为啥中国军队死了19万人,是美国的6倍那么多,却还声称自己赢了呢?那个尖锐的问题瞬间让全场安静下来,可咱们国家的战略专家金一南将军只是淡淡一笑,就给出了答复,完美体现了大国的风范。英国记者那些数据到底是怎么捣鼓出来的?对于这么个带刺儿的问题,金将军他到底是怎么答复的呢?

金一南将军参与的记者招待会,历来都是国际媒体特别关注的热点。这些媒体老爱给我们设陷阱,想尽办法暴露他们的不良动机。一回,有个英国记者抢先提问,向金将军挑战,说在朝鲜战争那会儿,中国方面说死了19万多人,这数字快是美国人的5倍了。那么说来,中国没必要觉得自己是战争的赢家,更没道理在接下来的这些年,摆着胜利者的架子去宣扬这件事。只看官方公布的数据,这几年来,中国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和民政部门一直在调整我们国家在那场战争中的死亡人数统计。最近他们给出的数字是19万多。

在华盛顿的美国阵亡将士纪念墙上,刻着超过33700名士兵的名字,并且后来这个数字还在增长。这两个数字相差挺大,足足有五倍多呢。英国人就想拿这个说事,大肆渲染,硬是把黑的说成白的,至少也得让金将军下不来台。我们选择向金一南提问,是因为这位解放军少将的大名,早就让西方国家感到十分头疼了。金将军是我们国家的安全战略大咖,多年来他都在琢磨国际上的大事小情,特别是那些会导致国家间开打的深层次原因。他按照社会发展的路子,给咱们国家设计了一套新的发展蓝图。

他曾讲过,不管西方世界怎么闹腾,不管他们咋说咋做,中国都得按着自己的步伐,悠悠然地往前走。他对一些国家的社会现象探究得非常深入透彻。他的研究成果和书籍,甚至成了西方政要书桌上最引人注目的读物。如果能让这样的中国军人在重要时刻说不出话来,那英国记者可就真是立下大功了。所以他得意洋洋,就等着看金将军的脸色变化呢。真可惜,中国军人那种“就算天塌下来也面不改色”的沉稳,他根本体会不到。他心心念念想看到的情景,最终也没上演。

说实话,当金将军听到这个问题时,他非但没发火,心里还忍不住想乐一乐。说到底,就是觉得这英国记者问得有点儿太笨了。利用来自不同来源的官方数字,去评判两军交战的损失比例和战场上的表现,这种做法相当不靠谱。就连刚入行的新手记者,大概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随后,他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回答,把记者问得面如土色,一时语塞。他先抛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美国那边统计的死亡人数,真能反映出朝鲜战场的实际情况吗?他继续讲道:我敢打包票跟大伙儿说,咱们中国的数据那可是实打实的,一点不含糊。每年啊,我们都会通过家人认领、发抚恤金、还有问老兵这些情况来更新牺牲和受伤的人数,所以咱的数据也是一年比一年多。

至于美国采取的做法,西方人都心里有数。为了挽回那早已丢失的面子,为了让大家误以为他们没有输得那么惨,美国偷偷瞒报了一些伤亡人数,结果让老百姓产生了不少误解。他们还挺得意,觉得朝鲜战争对自己国家没啥大影响。但说实话,就拿志愿军的“英雄38军”来说,在第二次战役里,人家就干掉了敌人11000多人呢。这只不过是一次小战斗,在整个大战里,“万岁军”干掉的敌人,保守估计也得有四万多人。瞧瞧真实历史,再瞅瞅美国的统计数字,差距这么大,只能说明他们太离谱了。另外,中美两国在统计死亡人数上,那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我们统计的数据里,包括了牺牲的志愿军、后勤帮忙的民兵、建防御工事的工程兵,还有医疗救援人员。只要是在朝鲜战场上不幸牺牲的,都是我们的英雄。另外,我们还会统计除战斗伤亡外的其他减员情况。在长津湖战役里,有些战士为了救朝鲜百姓丢了命,他们被严寒冻成了冰人。还有些战士,本是受了小伤,但因缺少医疗用品和药,也丢了性命。这些都不是在战斗中直接倒下的,但也都被记在了牺牲名单上。看看美国那边,他们对“死亡人数”这个概念的理解,似乎有点太局限了。当美国插手朝鲜半岛的内战时,它可没想过自己孤军奋战,而是拉上了澳大利亚、土耳其、加拿大、英国等许多西方国家,一起组成了联合国部队。

然而,这些国家在战争中牺牲的士兵,并没有被这场行动的主导者纳入伤亡统计。美国政府只关注自己国家的伤亡情况,对其他国家的损失视而不见。我不清楚那位英国记者知不知道这事儿,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因为美国的举动而感到失望。但是,话说回来,关键问题不在于此,而是在于美国的数据统计既不够全面,也不够科学。好几支军队一起打仗,结果统计伤亡时却只盯着其中一支,这根本说不通嘛。在一场大战里头,不光是前面拼命打仗的士兵重要,也不仅仅是他们会面临危险。联合国军那边,还有好多好多负责后勤和搞建设的工兵队伍,他们里头也有人受伤或者牺牲呢。1950年的时候,89师的政治委员王直带领部队,突然袭击了美国的后方补给队伍。

天黑以后,他领着一队精锐士兵偷偷接近美军后勤队伍的营地,然后他们向四面八方散开,把营地团团围住。大家伙儿都准备好了,王直比了个手势,不一会儿,阵地边上就传来了炮弹轰鸣的声音。这是我军战士玩的障眼法,想让美军全都上钩。后勤兵在打仗和保持警觉方面,都比不上直接在前线拼杀的战士,因此他们压根儿没察觉到这是志愿军特意布的局。当美军的后勤补给快用完的时候,埋伏已久的志愿军抓住机会,一拥而上,在混乱中夺走了3000多条毯子。

在行进时,我们碰巧撞上了一队美国后勤士兵,两边随即打了起来。他们显然敌不过我军的战士,王直他们几个迅速出手,没多久就带着毯子返回了营地。在朝鲜战争期间,像这样突袭敌方后勤队伍的事情发生了不少。很多美国后勤人员在战斗中丢了性命,可美国政府却没把他们算作战斗牺牲的人员来统计。所以说,中美两边算出来的数据根本不是一码事,根本没法放在一起比。美国那数据水分太大,没啥参考意义,中国也没必要去细究它。比起死亡人数,战损比更有参考价值。要是看全部参战的人数,联合国军的人数可是志愿军的好几倍呢。但要真比起来战损比,他们可没我们厉害。

说起这些数据的重要性,金一南将军显得有些兴奋。他说,我希望在场的各位,还有通过记者会直播看到的所有人都能知道,中国取得的胜利是志愿军靠着一枪一枪拼出来的,我们中国人绝不会让那些乱说话的人来抹黑我们的胜利。最后,他强调了一个重点:评判一场战争是赢是输,不能光看死了多少人或者谁的损失更大。关键还得看是否达到了参战的初衷,这才是判断胜负的真正依据。说白了,你要是达到了打仗的目标,那你就算是赢了。就好比保卫家园的战斗,哪怕城里只剩一个战士,其他人都牺牲了,但只要他把城门守住了,那他们这一方就算是赢了。

反过来说,就算攻城的那边能毫发无损地撤退,一个人都没少,但只要没拿下那座城,他们就等于是打了败仗。中国军队出兵朝鲜帮忙打仗,这个决定真的很难做。毛主席考虑的事情有好多方面呢。最实在的想法就是要守护好家园,只有让联合国军退到三八线以南,朝鲜才能稳住,咱们东北才会安宁,整个亚洲也才能安心。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咱们得赶紧找个安全又稳当的环境站稳脚跟、谋求发展。只有这样,搞经济建设时才能心里踏实,没啥后顾之忧。

另一种说法是,主席想通过这场战斗,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是个坚韧不拔的国家,中国军队有着无坚不摧的力量。美军以往几乎战无不胜,这次却被中国军人打败了。一向习惯扮演强迫者角色的美国代表,这次也不得不屈服,在停火协议上签了字。从那以后,中国要是和别的国家起了冲突,美国可不敢再轻易插手。哪个国家要是想欺负中国,也得先想想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另外有个考虑,毛主席期望中国军人在这次战争中,能摸索出如何对抗机械化部队的方法,学到更巧妙的破解困境的策略。

打仗的经验是最宝贵的资产,也是中国军队得到的最大好处。看了美国的战斗机和坦克后,中国在中印、中越等后来的战争中变得更加勇猛无畏,同时也更加重视发展自己的军事工业了。我们得建一支装备精良的队伍,而且还得想办法造出能对付这支队伍的利器。中国在战争中的所有目标都已顺利实现。通过这次战争,中国政府赢得了声誉,也得到了成长,因此可以堂堂正正地说,朝鲜战争的胜利属于我们中国。对于有人故意捣乱和说坏话,金一南和众多中国老百姓都不屑一顾。

不管他们怎么巧妙掩饰,历史真相始终如一,中国得到的好处和西方失去的东西都不会变。我们以前赢过,以后也会一直赢下去。关于这事儿,你有什么想法想分享吗?快来评论区告诉我们你的观点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