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劝人凡事要看开些,眼光放长远。道理我们都懂,可真到年终奖到账那一刻,任谁都很难淡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6e87323865d6028747d7db23ca66fda.jpg)
身边有朋友大倒苦水,今年年终奖直接“拦腰斩”,说好的年底双薪没了踪影,拿到手的几千块钱,还比不上年会上客户抽到的奖品。还有好友满心期待着年终奖,结果等来的却是公司通知,因为业绩不佳,年终奖要缓发。本以为只是少点,没想到少得超乎想象;本想着再少也有,结果直接没了。
年终奖大幅缩水,整体降了三成
对职场打工人来说,辛辛苦苦干一年,年终奖既是辛苦一年的盼头,也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寄托。当这个数字不断缩水,就不得不让人警醒,公司经营状况恐怕不太乐观。
智联招聘2024年年终调查显示,职场打工人年终奖均值和两年前相比,少了快三成。2022年还有8428元,到2024年就只剩6091元。像互联网、房地产这些行业,降幅更是超过一半。
均值下降,反映的是整体大环境。落到个人头上,就是像前面说的朋友,要么年终奖少得不好意思跟家人交代,要么一分钱都拿不到。没了年终奖的加持,这个年过得紧巴巴。不知道你发现没,今年花市、超市里,大家置办年货都更精打细算。以前购物车满满都是精美礼盒,现在更多是生鲜肉菜。下馆子次数少了,亲戚间走动也少了,都老老实实在家做饭。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前夕年货销售额同比下降15%,其中高端食品和礼品销量跌幅超过20%。
老板借钱发工资,企业生存艰难
打工人最多只能发发牢骚,老板们的日子才是真的不好过。发不出年终奖,说明企业利润在持续下滑,有些企业老板甚至得借钱给员工发工资。
有个广州朋友,家里有点家底,在村里买了块地建了工业园区,妥妥的“包租公”,每个月有近百万现金进账。前几年这朋友不安分,自己搞了个激光设备厂。哪知道这两年制造业不景气,大厂都不更新设备了,厂子效益一直不好。每个月都得拿收租的钱,去填补激光厂的租金、工资等开销。到了年底,实在发不出工资,又挪用收租钱,结果连工业园区那边的奖金都发不出来。
很多企业资金链断裂,倒在了年关。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显示,从去年开始,全国非个体户市场主体数量增速出现负增长,企业数量破天荒地减少。这意味着,即便GDP达标,就业岗位供给可能反而减少。2024年第四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到5.7%,很多年轻人毕业后四处找工作,却很难找到合适的。
坐等微薄年终奖无意义,主动求变才是出路
经济寒潮就像涟漪,从一线城市中心向四周扩散,最终影响到每一个角落。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地域上,也贯穿整个产业链。一个行业萎缩,就像推倒多米诺骨牌,引发连锁反应,冲击上下游供需,导致整个行业生态失衡。
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我们个人要赶紧调整理财观念和职业规划。一方面,要学会量入为出,存一笔应急资金,以防失业或者收入减少。另一方面,积极学第二技能,找副业机会。2024年,国内副业人群增长40%,不少人靠自媒体平台实现额外收入翻倍。
有个朋友利用业余时间在短视频平台分享美食制作,积累大量粉丝,现在靠广告合作和带货,收入相当可观。这说明,在企业艰难支撑的时候,与其眼巴巴等着公司发那点微薄年终奖,不如借助好平台和技术,给自己开辟新的职业赛道。
每次经济变革,都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只有那些适应变化、勇于创新的个人和企业,才能在未来经济浪潮中乘风破浪。让我们一起努力,迎接经济复苏的春天。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表内容及图片,标原创内容为本人原创,对转载分享的内容均标明了文章来源。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原创、转载和分享的内容只以学习为目的,仅供参考,不代表本人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和错误,请联系删除或修改,欢迎各位同行,共同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