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十二场围城战(上),张巡一战名垂青史

俇攘 2023-11-28 21:53:04

古代,在进攻和防御实力不匹配的冷兵器时代,围城之战往往是最惨烈的,进攻一方兵强马壮且拥有绝对的人数优势,而防守的一方则拥有城墙之利好,在地理上对进攻一方形成压制。正因为进攻方地理上的绝对劣势,所以需要付出更多的牺牲才能啃下依托城墙为盾的防守方。

而因为双方在攻防之间的巨大伤亡,导致了敌对情绪加重,攻城方在取得胜利后势必会大开杀戮,而防守方也会誓死负隅顽抗,这样的结果只会扩大伤亡和加深惨烈程度。而且在古代,因为科技生产力落后的制约,攻城一方并没有太好的办法能够取得想要的结果,所以很容易陷入长期的围困,导致城内物资得不到更新和补充,由此会导致很多平民百姓甚至是军士失去补给而被饿死,或者大面积染上疾病。

而华夏历史上,大小战役成千上万场,围城之战自然也不少,比如东汉历史上著名的疏勒城之战,汉军联合周边部族总共也就几千人,挡住了匈奴联合西域各国的数十万大军,留下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三壮士归玉门的历史名场面。

接下来,我们看看华夏历史上最惨烈的几次围城之战。

白起围鄢郢

1、白起围鄢郢

楚国在秦昭襄王时期因为一场大战的惨败,宗庙尽失,被秦国打断了脊梁骨,从此失去了争霸天下的机会,一代文坛宗师屈原也因为此战心灰意冷,抱石沉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鄢郢之战,

秦国在战国中后期,开始对外大打出手,先是在伊阙之战重创了魏国和韩国联军,导致了三晋不敢对秦国有任何想法,随后秦国开始对南方的楚国大打出手。白起带领秦军精锐直接杀向楚国鄢都。秦军长途跋涉,楚军据城死守,双方陷入苦战,秦军孤军深入却长时间处于拉锯状态,长此下去,很可能会被群起而攻之,陷入楚国的团团包围之中。

白起看到这样的战局,也想到了解决方案,名将白起化作工程师,利用夷水从楚西山长谷出而流向东南的有利条件,带领士兵在鄢城西百里处修筑堤坝蓄水,并且修建了一道水渠直抵鄢都,等蓄水完成之后,白起才放水淹城,城中数十万的军民皆被水淹!水淹鄢城,伏尸百万!来自秦军的压力给楚国很大的压力,导致了之后在郢都的防守也没做好,被秦军一路突破,直到失去了西部核心区域,从此只有自保的能力。

邯郸保卫战

2、邯郸保卫战

公元前260年,历时两年,导致双方都精疲力竭的长平之战结束了,秦军经过一年多休整之后,打算趁赵国病,要赵国命,准备集中兵力,一鼓作气剿灭赵国。公元259年,秦军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王陵是这次军事行动,秦军的总指挥。而赵国在长平之战早已精锐丧尽,面对秦军声势浩大的进攻,不得不再度从全国征召军队,固守在邯郸周边。

王陵率领秦军围困邯郸数月之久,几次要求增兵并且连番血战,却始终无法攻克邯郸,而此时秦军已经失去了先机,但是秦昭襄王作为一代雄主,自然不肯就此作罢,于是用名将王龁取代了王陵继续攻打赵国。然而此时的赵国因为处于危急存亡之秋,而东方列强都不希望赵国灭亡,所以很多都明里暗里给赵国提供一些帮助。

王龁领军再度围攻邯郸长达八九个月,秦军始终没有更多的进展,更不利的是,赵国北方的骑兵已经退回到邯郸周边,不断袭扰秦军后方的补给线,秦军陷入困境。而本来帮助秦国进攻赵国的齐军和魏国此时也陷入两难,特别是魏国并不想赵国灭亡,所以魏王派遣十万大军陈兵边境,随时准备救赵,但是因为恐惧秦国而举步不前。

而之后就发生了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窃符救赵的典故,信陵君魏无忌求魏安僖王的宠妃如姬偷得兵符,大力士朱亥杀死主将晋鄙,信陵君接管兵权后,选出八万精兵,进抵邯郸。秦军本就疲敝不堪,眼见魏国援军到来,不得不撤围而出。整个邯郸之战,战况极为惨烈,仅秦国军队接近20万人的伤亡。

钟离之战‍

3、钟离之战

南北朝最惨烈的一场大战,非钟离之战莫属。北魏后期,特别是孝文帝之后,曾经笑傲天下的北魏铁骑战斗力直线下滑,大概是享受了中原的丰沛之后,对曾经的金戈铁马再也提不起兴趣。而当时,南方的南梁正处于上升期,此消彼长之间,南北双方的实力差距被缩小,在中原的争夺也变得愈发激烈。

梁武帝趁北魏衰落且内部争斗不断,果断派出名将韦睿率领南梁大军北伐,在初期,北魏大军还未全线布局之前,韦睿指挥南梁军队取得了很不错的战绩,但是当北魏重视起来,除了韦睿的军队之外,南梁其他几路人马纷纷因为主帅才能太低,被魏军打得找不到北,纷纷后撤自保。北魏大军势如破竹,在攻取数十城之后,主力会和后,来到由昌义之所驻守的钟离,钟离之战爆发。

北魏主力大军号称数十万,还有杨大眼这样的超级猛将充当先锋,反观钟离城内仅有守军三千人,双方实力悬殊。只是钟离城背山靠水,有淮水天险在,钟离自然就是易守难攻,只能建设跨河大桥。北魏军以车子载运大量泥土,欲填平围绕钟离城四周的沟堑,并利用冲车撞击城壁,但是因为地形狭窄,魏军无法全面展开,只能车轮战,所以北魏的人数优势在这里就被抹平了,而南梁军又有绝对的地形优势,所以北魏被南梁守军一次又一次重创。

久攻不下的北魏大军,很快就面临了第二个难题,那就是南梁的支援来了,韦睿河曹景宗率领的南梁军队,不仅袭扰北魏大军的后方,还抢割淮北粮草,给被魏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韦睿因地制宜,采用水火夹攻,北魏大军不及提防,被韦睿重创,然后惨败而归,此役魏军投水而死被杀的士兵各达十余万人。

张巡杀身成仁

4、睢阳之战

公元757年,安史之乱爆发后一年多,天下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安禄山被安庆绪所杀,而大唐这边,唐肃宗在灵武拉起旗帜,天下诸侯纷纷响应,唐军和叛军之间已经到了一决高下的时候了。在唐肃宗的指挥下,大唐主力大军从西部发起进攻,在郭子仪的指挥下,准备收复长安,于是要爆发历史上最惨烈的大战香积寺之战。

而为了给中原的叛军一定压力,不让洛阳周边的叛军主力进关中支援,所以守在睢阳的张巡,就有了很多动作。不断进攻叛军腹地,给叛军造成了一定的损伤。为了解决掉睢阳的张巡,安庆绪也有点上头,召集十八万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进攻只有三千余守军的睢阳。

睢阳之战

面对叛军的压力,张巡在叛军全线布阵之前,先是主动出击,多次给叛军前锋迎头痛击,抢下了很多军事物资,包括武器、盔甲、马匹等。之后在麦熟之际,张巡抢先派出军队收麦子充当军粮。就这样和叛军从春天熬到了盛夏,到了七月,城中粮草耗尽,无力再发起主动突击和袭扰,只能被动守城,叛军也给足了压力,全力为公围攻,张巡指挥断粮的一千多守军,殊死一搏。骁勇善战的南霁云杀出重围,带来了一千多人马和数百头牛,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凭借着有限的补充,睢阳在十多万守军的围困下,又坚守了近三个月。直到十月中旬,城中再度弹尽粮绝,在叛军的持续进攻之下,最终城破,张巡、南霁云等人誓死不投降,纷纷遇害。张巡等人在几乎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坚守城池10个月,成功拖住了叛军主力,为大唐收复长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睢阳陷落后10天又收复了洛阳,叛军再也无力南下。

而且叛军在这大半年间,大小经历四十百余战,成功拖住了叛军主力,还给叛军造成了过半的伤亡,其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永乐城之战

5、永乐城之战

北宋和西夏之间,有一场极为惨烈的大战,1081年,北宋趁西夏不备,强力发动进攻,夺取西夏上千里土地,宋神宗自我感觉前所未有的强大,于是再度全线发动进攻,西夏也感受到了来自北宋的威胁,集中三十万大军开始反制。

当时北宋深入西夏腹地,在永乐城吞并驻守,直插西夏腹部,为了解决这一威胁,西夏发动全主力进攻永乐城,先出动号称“铁鹞子”的骑兵抢渡城东无定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宋军面前,先是在旷野中绞杀了北宋的野战军。然后大军展开了对永乐城的围攻之势。

因为地处陕北,当地水源并不多,西夏围困永乐城之后,首先截断了守军的水源,并派出兵马堵截了守军的粮道,宋军几乎失去了外援,然后又断了饮水,虽然宋军顽强抵抗,但是在西夏军队的围困之下,城内北宋军渴死大半,最终全部失去了抵抗能力,成为了任人宰割的羔羊。此战北宋损失了近二十万大军,不得不再度和西夏议和,前期取得的优势荡然无存。

开封之围

6、开封之围

1232年,金军最后的主力在三峰山惨败,主力丧尽,名将凋零,只有武仙突出重围,但是再也不成气候,金哀宗数年积累的回光返照,几乎一朝全毁,梦寐以求的中兴成为了泡影。拖雷、窝阔台等三路大军全线进攻金国。而金国残余势力纷纷逃亡汴京,一时间汴京集中了数以百万计的难民和军队。

蒙古大军在窝阔台的带领下,全线围攻汴京,金哀宗不得已求和,窝阔台得了利益后,留下速不台继续进攻,自己带领部分军队回去了。速不台不讲武德,撕毁议和,发起了对汴京的进攻,金哀宗组织百姓据城而守,先是挖壕沟,然后布阵地,动员全城军民死守,无数次亲临前线,慰问和打气,全城军民士气很高,双方在汴京城外互有攻守,杀得极为惨烈。

16日攻防血战,双方都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伤亡代价,太多的尸体无法掩埋,更是造成了瘟疫横行。再加上城中粮草匮乏,甚至出现了吃人肉的情况,金哀宗自知无力再守,只能率领有生力量突围而出,前往归德和蔡州。在汴京城内外留下了八九十万副不甘心的白骨。

1 阅读:211

俇攘

简介:研史,读书,写诗,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