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魏晋南北朝历史解读--------南朝往事---之一、两晋之化家为国

长烟孤城 2025-02-07 00:37:45

(4)、司马懿入仕曹魏

按照司马懿兄弟原来这种闲来静心诗书,不论官宦日月的生活,过得虽然不如灯红酒绿的富贵奢靡快活生活,但也过得是平日勤读经史,闲暇小楼听风闲暇惬意日子。司马懿虽然知道当时社会也在流传兄弟八人才干如何之好,甚至河北清河名士当时的尚书崔琰在司马懿未成年时认为司马懿年少奇异,聪慧博学,处事具备奇才大智,并对着其兄司马朗不惜称赞:“君弟是远超常人的聪慧干略大材。”司马懿自知身处汉末乱世,虽然他心存天下,发愤有忧国忧民之心,但他志存高远,知道汉朝势渐衰弱,不想屈服入仕东汉朝堂。但他不知道的是曹操早已听闻司马懿才干超人并想纳入囊中。

东汉建安六年,河内郡依照惯例向朝廷举荐人才时举荐了司马懿,于是曹操派人去辟用司马懿。司马懿不欲屈节曹魏,他推脱说自己得了风痹病症,自己不能起床正常生活。曹操内心一阵阵草泥马跑过,他不理解啊,我贵为大汉司空,位列三公,录用你那是天上掉馅饼,你家祖坟冒青烟的好事,小小的司马懿竟然不为利益官职所动,内心城府之深,让曹操深感不安。曹操不相信事情会这么巧,我让你做官,你就正好得了风痹之症。于是曹操悄悄的派人秘密打探查看。司马懿也深知曹操的为人和想法,于是他就来个居家卧床不动,任你东西南北风起,我如磐石坚固你奈我何。曹操没办法了,总不能因为人家不想入仕就下令杀了人家吧,何况入家还推辞生病不能自理,这么大张旗鼓的杀人,而且要杀的还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人才,必将失去天下贤才的信服归化之心,罢罢罢,暂时不去理他吧,让他居家就居家,总比简单杀了失去人心要强。于是在司马懿的装病卧床的隐忍表演下,司马懿暂时免去了一次入仕之苦,当然这段时间也不会太长。

建安十三年,曹操统一北方,对外清除了周边割据势力,对内消灭了董承等皇帝身边的忠心势力后,做了大汉王朝的丞相,在这个曹魏重新创立的大汉王朝朝堂上,上下左右、里里外外都是曹家的人,曹家的兵,曹操独握权柄,汉献帝只能像个礼仪上的领导,像个曹魏的吉祥物一般,曹操想起了没有为他所用的人才司马懿,于是下令辟用司马懿做他的属官,大汉丞相文学掾。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他不用再装着倾心耐心忍让贤才了,于是他对征召司马懿的使者下令:“若复盘桓,便收之”,意思是如果还是推脱不肯出仕做官,直接捉走关押就行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曹魏的朝堂上有那么多熟识司马家族的名士大家,司马懿知道了,妥协了,出工不出力总可以吧,司马懿内心想着,对就算做官,我就弄个出工不出力,他虽然内心忐忑,但对外面还是不能显示出来的。表面工作要做到位,该去拜谢曹操的还是要去拜谢,虽然这官职他自己想要的。

当然曹操自己英才雄武也并不傻,司马懿既然答应入仕做官,他与司马懿斗智斗勇的这场竞智赢了一场,虽然他暗地里使用了武力,赢的并不光彩。他赢在位高权重,自己年龄大了,不给出力就不力吧,当然这么好的人才也不能浪费了,去给自己儿子曹丕当老师去吧,给儿子留下一个帝国可用之才也是非常可以的了。于是在曹操的授意下,司马懿升任黄门侍郎,与曹操心中未来的继承人,即曹魏未来的太子曹丕一起学习,游历。与曹丕的友谊对司马懿来说,可以说是司马懿人生的一个重要支点,也成为了他一生中一个重大转折点,虽然现在司马懿不能位列朝堂,言有所用。但他从今天开始成为了未来的曹魏皇帝曹丕的亲密战友,并让曹丕不惜在曹操猜忌司马懿并想剪除司马懿时,不惜违背曹操意愿说司马懿的好话,保护司马懿。这种友谊超越了普通的朋友和君臣友谊,使得司马懿在曹操去世曹丕登基做皇帝后直接进入曹魏帝国决策阶层。当然司马懿不是一点不给曹操出主意,他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在适当的时机也向曹操进谏言,出主意。历史记载司马懿跟随曹操讨伐汉中张鲁时,劝谏曹操说:“刘备凭借诈力计谋夺取了西川刘璋的地盘,蜀地的百姓尚未归附并向东跟孙权争夺江陵,如果趁着现在带着夺取汉中的余威进军西川的话,刘备的西川统治势必瓦解。”于是在这种情形下,曹操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即“人苦不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没有听从司马懿的劝谏。过了几日再想进军西川时,刘备已经整军后并出军与曹操争夺汉中,最终的结果就是黄忠与法正一起在定军山击杀夏侯渊,曹操亲自帅军与刘备对决兵败汉水,刘备如愿夺得汉中,曹操失去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次机会,最终导致天下三分,鼎足势成。所以说曹操一嗔赤壁战败,再嗔汉水败北,失去汉中导致魏蜀吴三足鼎立。有贤才而不能用,据高位而忘危亡,这就是某些夺取权力,地位到达一定位置的人经常出的问题,他们一旦位居高位,就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杀伐决断,全由己意,好恶陟黜,均尊自为,到头的结果就是身居火山而不知危亡,坐井观天全尸餐禄位奢靡忘身。

建安十八年五月汉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并以冀州十郡为魏国。建安二十二年魏王立世子曹丕为魏国太子,司马懿升迁太子中庶子,掌管侍从、奏事、谏仪等职事,与陈群、吴质、朱乐志同道合,时称四友,曹丕每次与司马懿商议大事,司马懿总能建言奇效计谋,并为魏太子曹丕所信服倚重。朝堂之上遇事不慌,奇谋策总有献上。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