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一生最害怕的三个人,诸葛亮仅排第二,第一人比曹操还厉害

楚风文史 2025-04-06 04:45:3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司马懿,那个活得比谁都长、忍得比谁都狠的老狐狸,一生斗智斗勇,连曹操都忌惮他三分。

但别以为他天下无敌,其实他也有害怕的人。而且,不止一个!

很多人以为,能让司马懿头疼的,肯定是诸葛亮,没错,诸葛亮确实让他提心吊胆多年,但他还不是最可怕的那一个。

真正让司马懿心惊胆战的人,手段之高,比曹操还狠!这个人是谁?司马懿为何连提起都不愿?

家门显赫

河内温县,东汉末年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诞生了一个将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人物——司马懿。

与许多白手起家的政治人物不同,司马懿出身非常高贵。他的高祖父曾担任将军职位,在楚汉相争的乱世中保持了家族的显赫地位。

曾祖父和祖父也都担任过太守,他的父亲更是担任东汉朝廷的京兆尹,掌管都城长安的治安与行政。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司马懿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他聪明过人,博览群书,精通《春秋》《左传》等经典著作。少年时期,他就因才智出众被当时的名士们所称赞,认为他日后必成大器。

家族的显赫地位也让年轻的司马懿对朝廷政治有了清醒的认识。

他亲眼目睹了东汉末年的混乱局面,宦官专权、外戚干政、军阀割据,朝廷名存实亡。

这段经历让他明白,在乱世中,聪明人要懂得隐忍和等待,选择正确的靠山和时机才能保全自己,甚至谋求更大的发展。

司马懿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政治敏感性。

据传,当地一位官员来拜访他父亲时,年幼的司马懿就能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判断出此人日后必有大麻烦。

果然不久后,这位官员因贪污被革职查办。这种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成为他日后在政治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能力。

对曹操的敬畏

公元208年,已经掌控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曹操听闻司马懿的才名,派人前去征辟他为幕僚。

面对这个在常人看来求之不得的机会,司马懿却选择了装病推辞。

他深知曹操这个人多疑且善于用人,若跟随此人,一举一动都会被严密监视,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司马懿的"生病"持续了七八年之久。

期间,曹操多次派人暗访,甚至安排亲信前去试探。每次探访,司马懿都表现得病入膏肓的样子,不是卧床不起就是精神恍惚。

一次,曹操派人突然造访,司马懿立刻装作神志不清,拿起枕边的药碗胡乱喝药,药汁顺着嘴角流下也浑然不觉。来人回报后,曹操这才相信他确实病重。

可曹操并未就此放弃。公元219年,曹操被封为魏王,实际掌控朝廷大权后,再次下令征召司马懿。

这一次,司马懿知道再也无法推辞,只得出仕担任文学掾的职位。这段被迫出仕的经历,也是司马懿政治生涯的真正开始。

出仕后的司马懿表现出色,很快就得到了曹操的赏识。

他为曹操出谋划策,在多场战役中提出了精准的建议。不过,他也有不被采纳的时候。

当时,曹操考虑是否要南下攻打蜀汉,司马懿建议趁刘备立国不久,内部不稳的时机出兵,但曹操最终没有采纳这个建议。

在襄樊之战中,司马懿提出了联合孙权共同对付关羽的策略,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被杀,为魏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这些功绩让司马懿在魏国的地位逐渐稳固,但他在曹操面前始终保持着敬畏之心,言行谨慎,生怕触犯这位多疑的主公。

曹操去世后,司马懿协助曹丕在继承权之争中击败其他竞争者,成功登上魏王位置,并在公元220年代替汉献帝建立魏国。

与诸葛亮的较量

司马懿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

在曹丕去世,其子曹叡继位初期,由于朝中派系斗争,司马懿一度被排挤出核心权力圈。

直到诸葛亮北伐魏国,形势危急,曹叡才重新启用司马懿,让他负责抵抗蜀军进攻。

面对蜀国的军事威胁,司马懿展现出了与在朝堂上完全不同的作风。

他没有急于求胜,而是采取了守势应对诸葛亮的北伐。

这一决策背后是司马懿对形势的准确判断:诸葛亮粮草补给线过长,难以持久;蜀国国力有限,无法支撑长期大规模作战;诸葛亮本人健康状况不佳,时间拖得越久对魏国越有利。

在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司马懿始终保持冷静克制的态度,不为对方的激将法所动。

有一次,诸葛亮故意派人到魏军阵前羞辱司马懿是个胆小鬼。

司马懿听后只是笑笑,对身边将领说:"诸葛亮想让我急于求战,中了他的计谋。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我若贸然出战被击败,魏国的江山社稷怎么办?"

这种隐忍不发的战略在五丈原之战中达到顶峰。

当时,诸葛亮率军驻扎五丈原,多次挑衅魏军出战。司马懿严令各部不得应战,只固守营寨。

诸葛亮派人送来女人的衣物,讽刺司马懿像妇人一样躲在军营不敢出战。面对这样的侮辱,司马懿依然不为所动,耐心等待时机。

最终,司马懿的战略取得了成功。长期的消耗让本就体弱的诸葛亮积劳成疾,最终病逝于军中。

诸葛亮一死,蜀军群龙无首,仓促撤退。司马懿这才下令追击,给予蜀军沉重打击。

这场胜利不仅展现了司马懿的军事才能,也彻底奠定了他在魏国的权威地位。

内宅之谋

在司马懿的生命中,最令他畏惧的并非外部敌人,而是他的结发妻子——张春华。

张春华出身名门,是东汉名士张奂的后人,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才智过人。

她与司马懿的婚姻是当时典型的门当户对,两人育有多子,其中司马师、司马昭后来成为魏国权力更迭的关键人物。

张春华性格强势,手段狠辣,在家中掌握着绝对权威。

有一次,司马懿为避免被曹操征召而装病,需要长期卧床。

一名婢女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秘密,张春华担心消息泄露会给全家带来灭顶之灾,毫不犹豫地杀了这名婢女,并亲自处理了尸体。

面对丈夫的惊讶,她冷静地说:"一家人的性命,重要还是一个婢女的命重要?"

张春华不仅是司马懿的妻子,更是他政治生涯的重要支持者和参谋。

她擅长分析朝中局势,为司马懿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司马懿每次出征前,都会与她长谈,听取她对战局的看法。

正是在她的支持下,司马懿在曹魏朝廷的复杂政治环境中站稳了脚跟。

作为一个精明的政治家的妻子,张春华深知培养下一代的重要性。

她亲自教导子女们学习经史,培养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和处事能力。

在她的教育下,司马家的子弟们个个才华出众,为司马氏家族日后篡夺魏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张春华对丈夫的控制有时会达到极端的地步。

一次,司马懿在一项政策上不听她的建议,她竟然以绝食相威胁,直到司马懿改变主意才肯进食。

即使在朝中大权在握的司马懿,回到家中也要对这位内宅之主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怠慢。

在历史记载中,张春华被描述为司马懿最为畏惧的人物。

即使是面对千军万马时都能镇定自若的大将军,在面对妻子的怒火时也会变得小心翼翼。

这种"内宅之谋"在中国古代政治中并不罕见,许多看似强大的男性统治者,其实都受到家中女性的巨大影响。

《——【·结语·】——》

司马懿对曹操的敬畏、对诸葛亮的应对以及对张春华的屈服,展现了不同场合下的不同面貌。

正是这种身处乱世的精明算计,让他最终能在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屹立不倒,为子孙后代篡夺魏国政权铺平道路。

司马懿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人物,也有他们无法驾驭的人和事。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资料来源:《三国志》《资治通鉴》



0 阅读:4
楚风文史

楚风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