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一个乞丐抱着一个酸菜坛子,一脸激动,打算冲进清华临时大学。门卫不让他进,乞丐连忙对路过的校长梅贻琦大喊:“校长,是我!”梅贻琦一看,顿时泪流满面,“你怎么现在才来!”
梅贻琦赶紧让门卫将乞丐放进来,他紧紧地抓着他的手,连说话都在发颤:“忠尧,你怎么现在才来?为什么变成了这副样子?”
这个名叫“忠尧”的人,浑身浑身脏兮兮的,蓬头垢面,脚已经被磨破了,胸口也布满血痕,但他却顾不得跟梅贻琦寒暄,反而将怀里的酸菜坛子塞到了梅贻琦怀里。
他悄声在梅贻琦耳边说道:“这里面装的是镭!”
梅贻琦大惊,赶紧拉着他将这个酸菜坛子找了个安全的地方放好。
原来这个乞丐其实是清华大学的教授赵忠尧,他在留学回国后,首次开设了核物理课程,并主持建造了中国的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
后来的著名科学家邓稼先、钱三强、杨振宁、李政道、彭恒武等人,都是他的学生。
而他一直紧紧抱着的酸菜坛子里,装着他当初在剑桥大学的卡温迪什实验室访问时,老师卢瑟福送给他的50毫克放射性实验镭。
赵忠尧将镭带回祖国后,一直存放在清华大学的研究室里,供老师和学生们研究使用。
然而,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北京的几所大学以及里面的师生们都不得不开始南迁。
当时赵忠尧也准备撤离到长沙,可他担心,实验室里的镭如果落入日军之手,后果将不堪设想。
最后,赵忠尧想到,梁思成有辆车,或许可以帮忙。于是他急匆匆地找到梁思成,跟他说明了情况。
梁思成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天一黑,两人就潜入了清华园。梁思成为赵忠尧打着掩护,提防日军发现他们的行踪,等找到镭之后,他们就快速离开了。
但两个人目标太大,等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赵忠尧和梁思成告别了。
之后他为了躲避日军的盘查,将镭藏在一个酸菜坛子里,然后找了身破烂衣服穿着,混迹于逃难的人群中。
当时为了躲避搜剿,他白天只好找地方躲起来,晚上才敢沿着小路赶路,为了加快行程,他都没有带什么行李,只有一些饱腹的干粮。
可逃难还带着个酸菜坛子,多少也有些引人注目,一旦有人问起,赵忠尧就会哭着说:“这是我父亲的骨灰,我要带着他回老家安葬。”
因为他穿的衣服本来就又脏又烂,路上鞋底也都磨破了,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家破人亡的样子,因此没有人怀疑他的真实身份。
等干粮吃完,赵忠尧就一路乞讨,跋涉了1400公里,终于抵达了长沙。
此时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的师生们,正在长沙筹备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前身)。
赵忠尧看到临时校园的大门,十分激动,正要冲进去,却被门卫拦了下来,这才有开头那一幕。
和师生们汇合之后,赵忠尧先后在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中央大学教书,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从事原子能事业的有重要贡献的人才。
1946年,赵忠尧被派去美国的比基尼群岛,参观原子弹试验,那时的赵忠尧看着蘑菇云高高升起,无比羡慕。
他知道,中国虽然打赢了仗,但以后要能不挨打,堂堂正正地生存,就必须要发展自己核科学。
他曾在回忆录中说:“我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教学和科研上,并尽一切可能探索为国效劳的道路。”
在原子弹爆炸的瞬间,他尽可能地用眼睛目测数据,暗暗记在心里。之后就在美国研究核物理和宇宙线,尽量地多收集相关资料。
当时他拜访了比较亲密的老师和朋友,得到了一些关于加速器的设计资料,只可惜这些精密部件国内都没办法制造,而要在美国定制的话,困难重重。而且一台加速器就需要40万美元,他负担不起。
好在加速器的发明者劳伦斯对于赵忠尧的才能非常欣赏,于是重金聘用了赵忠尧,赵忠尧终于能接触到实验设备和有关图纸了。
不过没多久,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就不准外籍人在核物理实验室就职,没办法,赵忠尧只好在纽约等科研机构当临时工,东一点西一点地获取加速器相关制造技术和零件。
1950年初,赵忠尧准备回国,可这时候,美国却开始设法阻挠。
联邦调查局直接冲上他乘坐的“威尔逊”总统号,将他的行李翻了个遍,只不过没有找到任何证据,只好放他离开。
其实赵忠尧早就将资料和零件化整为零了,但美国还没死心,当船只途径日本的时候,驻日美军又突然上船将他逮捕,秘密关押。直到年底,他才冲破重重阻碍,返回祖国。
1955年,赵忠尧用带回的设备,进行原子核反应的研究。而仅仅9年之后,中国第一课原子弹“邱小姐”爆炸成功。
战火纷飞的乱世,赵忠尧教授不畏艰险,孤身一人将珍贵的镭带到大后方,将镭看的比生命还要重要;在外艰辛求学,被关押下狱,也是为了国家能变得更好,这份赤诚的爱国之心,令人动容。
1998年,赵忠尧教授因病去世,享年96岁。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任爱克斯朋曾这样评价他:
“赵忠尧虽没有得到诺贝尔奖,但在全世界的物理学家心中,他却是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