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郁达夫抛弃发妻,娶了20岁的才女王映霞。可等王映霞生了儿子后,郁达夫又想和妻子和好,说:“王映霞只是妾,你还是正妻”。可没想到,妻子却在卧室门口写了八个字。
郁达夫一生结过三次婚,第一任妻子发妻孙荃,不仅出身有钱有地位的书香门第,而且她品德和才貌都十分出众,倾慕者无数。
当时的郁达夫只是个中医的儿子,家境远比不上孙荃,可孙荃听亲戚说他学问好,容貌也好,就这样喜欢上了这个从未见过的少年。
孙父还在纠结,但孙荃却让父亲答应了这门婚事。
郁母在见过孙荃之后,更是十分满意,当即告诉了远在国外的郁达夫。
可郁达夫当时在日本有喜欢的人,只可惜,一直没有追求到佳人。
消极惆怅之下,郁达夫干脆回乡见一见这位未婚妻。
两个人相处仅仅一个多月,感情就急速升温,不仅互相写信,而且还互相赠诗。
临别前,郁达夫还送写道。
“杨柳梢头月正圆,摇鞭重写定情篇。此身未许缘亲老,请守清宫再五年。”
他希望孙荃能等自己留学归来,经济独 立,再履行婚约。
可1917年订婚的时候,孙荃已经21岁了。在当时,这个年纪女生还不结婚,父母和女子都要被议论。
1920年,在孙家的催促下,郁达夫不得不回国完婚。
然而,或许他心有不甘,在本来就去繁就简的婚礼上提出,不拜堂、不用花轿、不吹拉弹唱,甚至连蜡烛和炮仗都不点的要求。
孙家虽然十分不满,而且这也不符合风俗,但考虑到女儿的年龄,孙家还是答应了。
就这样,在7月的一个傍晚,孙荃悄无声息地成了进了郁家大门。
不过洞房当晚,孙荃却患了疟疾,浑身酸疼,这让本该喜庆的新婚显得有些黯淡,也让两人没能留下什么甜蜜的回忆。
而糟糕的是,等孙荃好不容易痊愈,郁达夫又感染了疟疾。
在病痛的折磨下,两人之间便没有了热恋时的浓情,婚后没多久,郁达夫就返回日本继续学业,孙荃则留在老家,照顾他的母亲。
两年后,郁达夫回国,在安庆教英语,并遇到了一个叫海棠的姑娘。
郁达夫形容她的外貌,是“动物学而上的原始猴类”,但因为她温柔体贴,给了正处于迷茫之中的郁达夫一些慰藉,两人私交颇多。
或许文人多情,等郁达夫到北京教书时,他又喜欢上了一个叫银娣的女人。到了广州,身边又出现了一个“白薇”。
丈夫的滥情,自然引起了孙荃的不满,但真正让他们婚姻破裂的,是一个叫王映霞的女人。
王映霞是当时的“杭州第一美人”,比郁达夫小12岁,年纪轻轻就考入了浙江女子师范。
再一次偶然会面中,郁达夫迷恋上了这位才女,开始对她苦苦追求。
王映霞一开始并不愿意接受郁达夫,但郁达夫的死缠烂打,并给了王映霞婚后不用做家庭的奴隶的承诺,让王映霞陷入了他的感情罗网。
1928年,他们结婚了。著名作家和知名才女的结合,一时间被传为了佳话。
而原配孙荃,却被遗忘在家乡,辛苦地抚养三个幼儿,成为了民 国“四大弃妇之一”。
当时大女儿只有两岁多,二儿子只有一岁多,小女儿甚至只有几个月。
在孙荃竭尽全力地照顾几个孩子的同时,郁达夫则用“日记九种”的方式,在报纸上刊登自己对王映霞的爱。
没几年,王映霞就生了个儿子,两人感情更好了。
直到1931年,郁达夫突然回了一趟家。
孙荃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回来,看着他抱抱这个孩子,又抱抱那个孩子,十分激动的样子,心中五味杂陈。
郁达夫似乎想要修复和孙荃的关系,但孙荃却十分淡漠,甚至让郁达夫去睡客房。
郁达夫本想要回新房看看,没想到门口竟贴着八个大字:“卧室重地,闲人莫入”。
他无奈地又去找岳母,希望她能帮自己得到孙荃的原谅。
之可惜,孙荃对母亲的劝说无动于衷,对郁达夫虽相敬如宾,却宛如陌生人。
最后郁达夫离开时,只给孙荃留下了一个纸条:
“钱牧斋受人之劝,应死而不死,我受人之害不应死而死,使我逢得杨爱则忠节两全矣!”
孙荃虽然没受过新式教育,但也饱读诗书,立刻就想起来,杨爱是钱牧斋的爱妾,名妓柳如是的本名。
而这次回家,郁达夫无数次提到过钱牧斋的名字。孙荃恍然大悟,原来郁达夫将王映霞视为妾室,以此证明他没有将她抛弃,她依然是正妻。
可这对孙荃而言,算不得安慰,只留下满脸泪痕。
而王映霞也不满郁达夫将自己看做妾,两人最终走向陌路。
正当他们在报纸上互骂时,抗战爆发,孙荃带着孩子逃到乡下避难,因为没有学校和老师,她就用随身携带的《唐诗三百首》等书做教材,让几个孩子学习,将孩子们拉扯长大。
而郁达夫,虽然不能在情感上起到丈夫的主任,但好歹每月都给孙荃写信、寄生活费,还有孩子需要的奶粉和衣物。
渐渐地,孙荃对郁达夫的怨恨少了许多,直到1945年,郁达夫被日军杀害的消息传来,孙荃剩下的恨,才变为了无尽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