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远洋集团曾公告称,于2024年9月23日高等法院聆讯,高等法院颁令将呈请聆讯延期至2024年12月23日。
12月19日,远洋集团公告称,在该公司及呈请人一致提出延期申请后,高等法院已撤销原定于2024年12月23日举行的呈请聆讯,并将呈请聆讯延期至2025年2月17日。
截至2024年6月30日,远洋集团未经审核负债总额为1813.5亿元,其中流动负债约1396.4亿元,非流动负债约417.1亿元。与此同时,远洋集团受重组所限的金融负债(即现有债务工具)的未偿还本金总额约为56.36亿美元。
远洋地产的债务为什么这么高?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
01 远洋地产的由来
远洋集团创立于1993年,于2007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03377.HK),主要股东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及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据媒体报道,远洋集团最早成立于1993年,当时名为中远房地产开发公司,是中远集团的子公司,主要业务则是承接中国远洋的部分楼宇建设生意。
2、1997年,已是中国汽车运输总公司副经理的李明被调任至中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
3、李明上任之后,其迅速开启重组改革,2001年引入了中化集团,而中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从计划体制变身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中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二次改革,引入多家境外股东,重组成为7家股东的中外合资企业。
4、2006年,中国远洋、中国化学先后将中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股权转移到其香港公司手中,中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更名为远洋地产,2007年在港股市场成功上市。
5、2010年,国资委出台78家非地产主业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中国远洋和中国化学由于各种原因双双选择了出局。
6、2009年中国人寿斥资58.19亿港元,认购远洋地产发行的9.34亿股新股,持股16.57%,而后几年又逐步增持29.59%;大家保险方面,2014-2015年还是安邦保险的大家保险疯狂“扫货”地产股,2015年底南丰集团将20.5%股权出售给安邦保险,而后安邦保险逐步增持至29.58%。
7、截至2024年6月30日,远洋集团的主要股东依旧为中国人寿和大家保险这两大保险公司,持股的比例分别为29.59%和29.58%。此外,李明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三,占比为3.72%。
02 快速扩展
在2017年前后,远洋地产开启了高速扩张之路,从华北出发,向全国各地进行战略布局,这一扩张的前提就是拿地。
据统计:
2017年,远洋集团购入59幅土地及7个成熟项目,拿地金额427.82亿,新增土储面积1613万平方米,总货值达到人民币2686亿元,同比分别大幅提升超过200%,新进入石家庄、苏州、合肥、长沙等共14个城市。
2018年,远洋集团购入59幅土地及2个成熟项目,总楼面面积1018.1万平方米,成功布局45个城市。
2019年,远洋集团购入34幅土地及3个成熟项目,总楼面面积以及权益面积分别为450.8万平米以及244万平米,其中平均购地成本为9200元/平米。
2020年,远洋集团51幅土地及2个成熟项目,总楼面面积为791.4万平方米。
2021年,远洋集团共获取25个住宅开发项目,新增土储571万平米,总货值超过800亿元;获取21个非住宅开发项目(17个物流和3个数据中心项目),包括10个已建成项目,总建筑面积143万平米。
截止到2021年,远洋集团已签约旧改项目约1900万平方米,主要布局在深圳、广州、东莞等大湾区重点城市。
2022年,远洋集团购入7幅土地,总楼面面积为66.8平方米。
2023年,远洋集团及其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购入2幅土地。
从2017年至今,远洋集团购入的土地超过270幅(个),旧改项目面积超1900万平米。
这种快速扩张的好处在于规模的不断提升,从2016年的销售额500亿到2021年的1360亿。
坏处在于,债务的不断的攀升:
远洋集团的历年淨借贷比率(公司净债务与净资产之比):2016年为44%,2017年为62%,2018年为73%,2019年为77%,2020年55%,2021年85%,2022年为196%,2023年为438%,截至到2024年6月30日为650%。
03 高薪酬
公司高层的薪酬水平,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公司的发展状态,以及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016年:李明(董事局主席)的酬金为2750.1万,李虎(执行总裁)的酬金为159.9万,沈培英(财务总监)的酬金为923.6万,温海成(副总裁)的酬金为679.5万,李洪波(副总裁)的酬金为492.1万。
2017年:李明的酬金为3429.6万,李虎的酬金为349万,沈培英的酬金为1084.3万,温海成的酬金为573.5万,李洪波的酬金为448.3万。
2018年:李明的酬金为1472.6万,李虎的酬金为411.7万,沈培英的酬金为667.1万,温海成的酬金为589.6万,李洪波的酬金为192.7万。
2019年:李明的酬金为3286.6万,沈培英的酬金为722.2万,温海成的酬金为942.5万。
2020年:李明的酬金为2663.4万,王洪辉的酬金为392.3万,崔洪杰的酬金为276.8万。
2021年:李明的酬金为1348.9万,王洪辉的酬金为354.5万,崔洪杰的酬金为314万。
2022年:李明的酬金为913万,王洪辉的酬金为306.7万,崔洪杰的酬金为276.3万。
2023年:李明的酬金为810.6万,王洪辉的酬金为268.4万,崔洪杰的酬金为247.8万。
其实,远洋集团的薪资并不是高,在行业中的水平在中等。
高管的薪酬高,在于有雇主的退休福利计划与股份支付款项的支持。
例如,2017年,李明的整体收入为3429.6万,其中雇主的退休福利计划为1289万元,股份支付款项为1253.2万元,两项占比收入的74%。
04
远洋集团除了在全国进行大幅度的拿地以外,也进行了多次的收并购,影响比较大的一次当属重金收购红星地产。
2021年,远洋集团+远洋资本以40亿元获取红星地产70%股权。
远洋集团收购红星地产,目标公司连同其附属公司、合联营企业等共计持有91个项目。
现在回过头来看,多少有点像世茂地产收购福晟地产的样子。
不管怎么样,跑得太快也是远洋集团处于目前窘境的一大因素。上述所说,也只是造成目前远洋集团困难的一部分诱因。
很多东西一时半会也聊不完,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