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在我家养老,大姑三姐弟给1万还嫌多,我说:谁想要带走奶奶

晚风计划 2025-02-15 22:33:10

我叫陈晓春,今年四十岁,出生在一个北方的小县城。

家里兄弟三人,我是老二。

初中毕业后,我没再继续读书,早早跟着父亲学手艺,做木工为生。

后来凭着手艺找了些门路,到城里打拼,生活也算过得去。

如今,我在县城开了个小家具店,收入稳定,一家四口日子虽谈不上富裕,但也算安稳。

妻子王慧是本地人,性格踏实,贤惠能干。

我们有两个孩子,女儿今年上高二,儿子上小学五年级。

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也就是奶奶)跟着我最小的弟弟生活了几年,但后来因为矛盾,弟弟将她送回了老家。

那时,我和妻子商量后决定把奶奶接到我们家养老。

大哥在外地工作,家里条件也普通,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总不能让她一个人守着老房子。

奶奶刚到我家时,我和妻子都尽量照顾她的生活。

老人家八十多岁了,行动不便,耳朵也有些背。

平时吃饭、洗澡这些事儿都得妻子帮忙。

她本来就要照顾两个孩子,现在又多了个老人,家里的负担一下子重了不少。

可是,我们也没多抱怨,毕竟老人含辛茹苦养大了我们兄弟三人,现在她需要人照顾,我觉得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奶奶年轻的时候是个很要强的人。

她是村里少有的识字人,嫁给我爷爷后,生了三个孩子。

爷爷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没什么大本事,奶奶却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奶奶靠着几亩地养活一家五口,又供大伯读了高中,可惜没能考上大学。

后来,父亲和小叔都没念书,早早出去学手艺。

奶奶对我们这一辈的期望很高,总是念叨要多读书,多出人头地。

尽管她嘴上爱埋怨,但心里疼我们这些孙子孙女。

小时候,家里日子紧巴巴的,她总是把好吃的留给我们。

奶奶晚年过得并不顺心。

爷爷去世后,她一直跟着父亲生活,可父亲也早早离世,家里的重担落在了我们兄弟三人身上。

大伯家条件一般,除了过年给点钱,平时很少管奶奶的事。

小叔子年轻时在外面欠了不少债,日子更是捉襟见肘。

奶奶跟着他住了几年,后来因为一些琐事闹得不愉快,他直接把奶奶送回村里老房子。

那时候,我看到奶奶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破旧的老屋里,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便和妻子商量,把她接到了我们家。

说实话,刚接奶奶过来的时候,我是抱着一份孝心的。可生活并不总是那么顺利,尤其是涉及到家庭和亲戚之间的事情时,难免会有矛盾。

奶奶在我家住了两年,生活的琐碎让我们慢慢体会到了压力,也让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

每年过年前,大伯和小叔都会来我家看奶奶,顺便给点钱,算是“养老费”。

刚开始,他们兄弟俩一人拿五千,总共一万块钱。

可后来,大伯嫌多了,说我和妻子在县城开家具店,日子过得不错,奶奶在我们家养老,反而帮我们省了不少钱。

听到这话,我心里特别不舒服。

奶奶住在我家,吃喝拉撒全是我们管着,这一万块钱根本不够她的日常开销,哪来的“赚了”一说?

有一次,家里因为这事吵得不可开交。那天是腊月二十,大伯和小叔带着东西来看奶奶,桌上一边吃饭一边聊起了钱的事。

大伯说:“晓春啊,你家条件好,奶奶在你这儿住,总比在我们那儿强。我们每年给一万块钱,也不算少了吧?”

我听了皱起眉头,放下筷子说:“大伯,奶奶在我这儿,吃喝用度都得用钱,这一万块钱够她半年开销都难。再说了,照顾奶奶的是我们夫妻俩,这些事你们不用操心,能不能别说这种话?”

小叔也跟着附和:“就是啊,妈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住在你家总比住在村里强。再说了,你家房子大,条件好,难道不是占了便宜吗?”

听到这里,妻子忍不住了,冷冷地回了一句:“这钱谁想要谁拿回去,奶奶也可以你们谁想接走谁接走。我们家条件再好,也不是靠老人养老的!”

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子冷了下来,奶奶坐在旁边,低着头一声不吭。我看着她满是皱纹的脸,心里又气又酸。其实,我知道她不愿意给我们添麻烦,可这些话从大伯和小叔嘴里说出来,还是让我觉得寒心。

后来,这件事传到了大姑的耳朵里。

大姑是奶奶唯一的女儿,嫁得远,平时很少回娘家。

她听说后,专门打电话给我,说我们做儿子的应该主动担起责任,别总想着计较钱的事。

我听了直摇头,心想:我们兄弟三人,为什么只有我主动担起责任?

这些年,我和妻子付出了多少,她根本不知道。

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矛盾越来越多。

奶奶年纪大了,身体每况愈下,这两年住院几次,都是我和妻子忙前忙后。

每次住院,大伯和小叔只会象征性地来看一眼,费用大部分还是我们掏的。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在家族群里发了一段话:

“奶奶是我们大家的母亲,不是哪个人的专属责任。这些年她住在我家,我们尽心尽力,但这不意味着其他人可以袖手旁观。如果你们觉得给一万块钱多,那可以把奶奶接回去,我们绝不拦着!”

发完这段话,群里沉默了很久。大伯回了一句:“晓春,别生气,大家一起商量商量吧。”

那之后,奶奶住院的费用,大伯和小叔终于愿意分担一些。可即便如此,每次提到钱的事,还是免不了一场争吵。

前几天,奶奶又生病了。医生说她的身体已经很虚弱,最好有人全天陪护。妻子听了叹了口气,说:“咱们还是请个护工吧,你也忙,我也忙,实在照顾不过来。”

可请护工需要钱,这笔开销谁来分担,又成了问题。我拨通了大伯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他的声音:“护工费用太高了,要不还是你们家先垫着,过年再说吧。”

我冷笑了一声:“大伯,这几年我们垫的钱还少吗?如果你们觉得难,那不如轮流来照顾奶奶,反正她是大家的母亲。”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最后只说了一句:“再商量商量吧。”

结尾

腊月二十二,年关将近,外面飘起了雪。奶奶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里的春晚预热节目,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我看着她,心里五味杂陈。

这些年,为了照顾奶奶,我们付出了很多,也承受了不少委屈。

但我知道,她是我们的亲人,照顾她是我们无法逃避的责任。

至于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我已经不想再多计较了。

与其争来争去,不如尽自己所能,给奶奶一个安稳的晚年。

我也明白,这样的局面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等到过年,家人团聚时,我会再提一次轮流照顾奶奶的事情。如果大家还是不愿意分担责任,那我也只能让他们做出选择:要么带走奶奶,要么承担起更多的义务。

生活总是充满无奈,但我始终相信,亲情不该成为一场交易。如果有一天,奶奶真的离开了,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问心无愧。

0 阅读:1
晚风计划

晚风计划

用枯燥的文字诉说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