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克要留他在冀热辽,杨国夫下令不能留,他去东北后打仗不顺心?

从阳化石 2024-09-18 02:54:32

抗战胜利后,山东军区主力挺进东北,1师、2师、3师、5师、6师、7师警备3旅等被抽调过去。

7师是杨国夫领导的渤海军区主力部队改编而来,渤海军区不仅仅成立7师,而且还成立独立旅,由王兆相担任旅长。该旅是几个军分区主力组建而来,两支部队加一起有一万多人。

一个师加一个旅奔赴东北,王兆相与军区副政委刘其人率先走一步,杨国夫率部紧随其后。王兆相率部抵达承德时,因为敌情变化接到上级指示,停留下来。上级要求晋察冀军区控制热河、察哈尔两省,发展东北力量。

冀热辽是华北与东北的纽带,这里如果被我控制,各解放区的部队和干部可以源源不断增援东北,使得东北的形势可以快速得到发展。反之,如果敌人控制冀热辽,各根据地部队增援东北将出现困难,打开局面就显得艰难。

这里不仅仅我方认为是必争之地,敌人也同样认为,因此敌人调集3个军向承德进军。此时的承德在苏军控制下,晋察冀军区派段苏权、王国权前往承德,成立冀热辽党委热河分委,热河军区,开始接收工作,当苏军撤离后,组建热河省人民政府,李运昌担任省主席。此时国民党也开始大举向平津运兵准备攻下热河。

上级派萧克前去,组建晋察冀第二野战军担任司令,保卫承德。此时,冀热辽正是用兵之极。王兆相部正好赶来,被划归野战军序列,准备参加保卫战。此外还有刘道生纵队,黄寿发纵队,赵尔陆纵队,共计7个旅14个。

从兵力来说,我方人数不少,但都是新组建部队,战斗力弱一些,而且装备都是打游击战时,部队没有休整补充。如今王兆相部,杨得志纵队,以及热辽纵队,詹才芳部,此时冀热辽下辖6额纵队和一个独立旅,兵力不少。

当王兆相得知自己要编入晋察冀第二野战军时,把情况汇报给杨国夫,杨国夫虽然是7师师长,可过去担任渤海军区司令,而且也是独立旅直属领导,他是有知情权的。杨国夫得知这一情况后,认为王兆相不易久留,一旦留下想再去东北就困难了。

他认为冀热辽的战事不是短时间可以结束的,可能是需要很长时间,到时候随着形势发展,该旅何去何从还不知道。而他们接到命令就是去东北,目的地不在冀热辽。因此要求他们离开,但是这边是晋察冀军区下达命令,听谁的不言而喻。

这时候已经不是杨国夫可以下令能解决的问题了,而杨国夫部在11月初经历山海关保卫战,7师与冀热辽19旅1万人联合作战,抵抗7万国军,敌我力量悬殊。林总曾下达让7师冀热辽19旅,王兆相部以及临榆树、绥中境内所有部队,消灭向山海关和绥中进犯之敌,但王兆相部队在承德无法赶到,就少一分力量。而且一旦山海关失守,华北与东北就掐断联系,再向东北进军就难了。

基于各方面情况,杨国夫给东北局发电,希望两个平级单位进行协商处理。最终的方案是留在承德先打,打完在挺进东北。

实际上这样觉得,也间接改变了王兆相。承德保卫战结束后,王兆相部挺进北满剿匪,1946年组建6纵后。他作为18师师长,在6纵感觉不受重视。16师是老大哥部队,战斗强,前身是叶挺独立团,参加过南昌起义,改编为红4军,红1军团、新四军3师7旅等,立下很多战功。17师擅长爆破,在城市攻坚上有一手,18师没有太多亮点,使得在打一些战斗后,让王兆相感到有些区别对待。因此要求调离,就算去后方也不愿留18师。

后来,他去了军分区担任司令,二线部队改编为独立师后,再次编入野战纵队。如果当初,他率领部队留在萧克领导的部队中,或许就留在晋察冀,在华北打仗了。

0 阅读:347
评论列表
  • 2024-09-20 00:27

    最后说的不太对!更有可能成为冀察热辽军区的部队,最后还是划归东北

从阳化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