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曾经提出过二分天下之计,想要软禁刘备,直接与曹操形成南北对立,结果被诸葛亮阴了一把。赔了荆州和孙尚香。蜀汉刘备从东吴孙权占了大便宜。这是三国演义虚构的。但是关羽大意失荆州与刘备怒而发动夷陵之战这都是真的。正是这场夷陵之战彻底让蜀汉失去逐鹿天下的希望。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趁关羽与曹仁战于襄阳之际,先让吕蒙奔袭公安,擒获将军(傅)士仁。吕蒙陈兵南郡,南郡太守糜芳献城投降。荆州落入孙权手中。后来关羽、张飞被杀给了刘备夺回荆州的借口于是发动了夷陵之战。
其实夷陵之战和白衣渡江被袭都是刘备、关羽轻敌之战。也是陆逊成名之战。陆逊不仅仅是夷陵之战总指挥,还是白衣渡江真正执行者。可见审时度势,能准确捕捉战机,出奇制胜的才能已是当时一流人才。正是东吴这位书生才子灭掉蜀汉崛起的希望。
整个夷陵之战中双方兵力差不多。蜀汉约四万多、五溪蛮夷约一万,东吴约五万多。蜀汉一方名将略少,东吴可谓是健在的老将全部出动。夷陵之战结果可想而知,蜀汉部队基本全忘,按《三国志》的记载,刘备伐吴共带了21名留下了姓名的武将,其中冯习、张南、傅肜、沙摩柯、马良、程畿、王甫7人战死,黄权、史郃、庞林3人投降了曹丕,杜路、刘宁则投降了孙权。蜀国赔了地盘又折兵。尤其是蜀国人才凋零像冯习、张南、傅肜这些年轻人都是重点培养对象。可惜一战全无。
终语:
如果夷陵之战刘备胜利了,三国后期也许会更精彩,但是夷陵之战的失败,直接是魏蜀吴三国维持了近四十年的稳定发展。同时夷陵之战的失败打破了蜀汉隆中对制定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的基本国策。最终只能成为一个偏安一隅的割据势力。
用户87xxx35
此战无论哪边胜败,都是吴蜀覆灭的快进键。东吴就这点不值钱,出来鲁肃,一个战略家都没有,什么周瑜陆逊吕蒙孙权,无不是鼠目寸光小利忘命之辈。
务实者 回复 04-14 16:31
吕蒙偷袭关羽注定被灭的是蜀汉和东吴,关羽在襄樊苦战时东吴应该进军合肥形成三足鼎立没有一方独大局面蜀汉东吴才有前进的可能,鲁肃死后东吴没有帅才起小利得不偿失
咕噜咕噜 回复 04-09 12:43
为什么说人家鼠目寸光?自己全剧荆州,靠着长江天险他不香麽?为什么要在上游放着刘备这个隐患?全拒长江进可争天下,退可割据一方,上游放着刘备,随时都有可能顺流而下冲下来灭了你
从开始到现在
输都怪刘备,那么大的事缺少统筹安排,没有给二爷足够的支持,如果当时派一二员大将兵出三峡,即监视东吴,也给二爷有一种无后顾之忧的安全感,怎么会输的那么惨[吃瓜]
江湖百晓生
孙刘两家根基不稳[哭笑不得]都是外来的和尚,地方豪强和世家大族容易背后给你捅一刀。不像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是立国几百年的,民心尚在,复国不话下!
江湖百晓生 回复 万里长鸿 05-01 02:29
孙权就是我们这边的人[哭笑不得]我会不知道???浙江杭州富阳人
万里长鸿 回复 04-27 13:10
孙权就是江东人,不是外来的。只是出身一般,不是士族。
博爱
刘备!织习贩履才是正业!
yifoo万世宰相之祖 回复 03-04 10:08
曹贼做宦官才是正业
云淡风轻
无论输赢,蜀汉都没有统一的希望
Lisy丶 回复 03-16 06:28
哪怕就是各自为战,曹魏实力强那么多,联合都讨不到多大好处,何况还是各自为战?不管是从蜀汉角度出发,还是从东吴角度出发,都是优先魏这是肯定的,不然他俩结盟意义完全不存在。能说出东吴凭啥配合灭魏的都是啥脑子?你以为东吴就扛得住曹魏?实际上不管是魏灭蜀还是晋灭吴,都是积蓄力量直接就一波了,本来差距就很大。蜀汉东吴本身最大的威胁就都是曹魏,曹魏只要实力尚存你俩争霸就是空谈
Lisy丶 回复 03-16 06:23
首先你说让东吴配合,这本身就已经陷入误区了。东吴凭什么配合?你这说的就像蜀吴联合灭魏好处都是蜀汉的一样。三国本来就是曹魏强而蜀吴弱,他是比你俩加起来还要强,不然你俩结什么盟?结个婚去吧!!本身就是形势所迫不得不联盟,何来你说的凭什么要配合?对于蜀吴而言,除了先抗魏,没有任何出路。魏吴联合先灭蜀,吴必被吃,魏蜀联合先灭吴,蜀一样会被吃。
海棠飘香(autocontrol)
短命三国:蜀国实力最差,能自保都不错了。
牵着纲子去打猎
刘璋:这是报应[得瑟]
寒江孤影
关羽襄樊之战时,6月份就可以将赵云刘封派到荆州替回糜芳,孟达的4千部曲负责将上庸的百姓和于禁的3万俘虏分批押送江州,给荆州减轻粮草压力。刘备迁都江州后,令孟达守好宜都中转站。
万里长鸿 回复 寒江孤影 04-28 17:37
定都江州?这是益州的角落,刘备待在这里,益州派根本无法归附!等于把刘备自己在益州的政治权力边缘化了!
寒江孤影 回复 04-28 08:42
汉中魏延,阆中张飞守得住汉中。刘备迁都江州,不去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