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暑渐去,秋凉已来,中医讲“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而“燥” 就是秋季的主气,燥气太过,则为燥邪,可伤身致病。
作为“娇脏”的肺脏是否会受到秋燥的影响?燥邪会带来哪些症状?在《看呼吸》日前推出的直播节目“ 秋季什么最伤肺?”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首席专家、呼吸科主任王玉光教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你属于温燥还是凉燥?“秋天气温和湿度下降、风速加大,人体丢失的能量变多,这种情况下我们容易感受外部的燥邪,即外燥。喜润恶燥且为娇脏的肺极易被燥邪所伤,其宣发肃降功能明显下降,进而出现一系列实症。”
“然而,外燥损伤的不只是肺,其他多个重要器官也会受到影响,引发的疾病具有发病较急、病程较短的特点,常有发热恶寒、头晕等感冒类症状,另外还有咳嗽、痰少或无痰、痰黏难咯、鼻子干痒、口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
“外燥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二者均属收敛之邪。温燥一般出现在初秋天气尚热时,表现为身热不堪、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舌红、苔薄白而干等。对此需要清宣温燥、润肺止咳,中医名方桑杏汤就具有此功效,药物组成为桑叶、杏仁、豆豉、栀子、沙参、梨皮。”王教授讲道。
“凉燥多出现在深秋天气转凉时,表现为头微痛、稍微有点怕凉、无汗、咳嗽痰稀、鼻塞、舌苔白等症状,对此则需要使用杏苏散等药方进行清宣凉燥、止咳化痰。”
内燥主要是哪些明显症状?“除了外燥,还有一种四季都可出现的燥,即内燥。中医讲‘气主蓄之,血主濡之’,精、血、津液等统称为阴液,阴液亏虚会发生两种情况,一种是阴虚发热,可表现为盗汗、燥热、失眠、心悸等,另一种是阴虚化燥,阴液不足以濡润人体则出现内燥。”
“五脏都可能会亏虚,但比较突出的是肺阴虚,可出现喘咳。肺阴虚喘咳具有明显特征,如傍晚时比较严重、痰少、痰中带血、痰黏难咯,另外还伴有大便干燥、小便略黄、口干咽燥、鼻子和眼睛干燥等。”王教授讲道。
“除了喘咳,和内燥相关的疾病还有多种,比如消渴症(糖尿病),根据其程度轻重不同,有上、中、下三消之分,其中上消又称‘肺消’,以肺燥为主,由肺热伤津所致,口舌干燥、渴而多饮为特征。”
“一个比较典型的病叫干燥综合症,它是由于腺体分泌特别少导致的,比较明显的症状是眼睛、鼻子、口舌等干燥,而且越到晚上越严重,甚至吃东西必须用水来送。除此之外,有痰少而黏、痰中带血、两颧潮红等症状的肺结核也和内燥相关。”
那么,如何润肺解内燥呢?“对于内燥,最常用的就是百合、麦冬、山药、梨、蜂蜜。另外,由于阴液亏虚最初会损伤肺,逐渐会伤到肾,所以需要肺肾同补。”
秋季花粉过敏为何比春季更严重“秋季干燥的气候还会助长与花粉相关的过敏性疾病。过敏具有遗传性,父母双方或者其中一方有过敏性疾病,孩子过敏的概率就比较大。”
“此外,过敏有地域性和季节性,比如华北地区秋天的花粉症比春天要严重得多,大约 75% 的过敏性疾病发生在秋季,而不是发生在繁花盛开的春季,这是因为秋天的温度下降、湿度减少、风速提高,多重因素加持下,数量多、颗粒小的杂草类花粉就会漂浮在空中,飘进呼吸道里就容易触发过敏反应,对整个呼吸系统都有损害。”王教授讲道。
“实际上越到这个时候,虽然表面上也有干燥症状,比如眼睛干痒、口干、鼻子、咳嗽、嗓子痒,但是同时也会涕泪横流,这就是典型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很多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逐渐提高之后会慢慢好转,但是部分孩子因为有遗传基因,而且无法离开充满过敏原的环境,就会在秋天反反复复出现过敏性鼻炎,久而久之,炎症会导致气道重塑,那么哮喘就是不可避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