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部门公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患者健康服务内容。”这意味着,今后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便捷享受更全面、高效和规范的医疗照护,慢阻肺病患者的健康照护与儿童预防接种、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等项目一样,也有政府“兜底”保障了。那么,具体内容有哪些呢?能切实为老百姓带来哪些好处呢?
每年1次免费健康检查,35岁及以上慢阻肺病患者均受益
首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印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函〔2024〕336号)(以下简称《服务规范》),明确了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的慢阻肺病患者,照护内容包括建档、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健康检查等,同时为了方便各地开展工作,确保质量,还明确了分类随访流程、具体要求和评价指标等。
最能让百姓受益的内容是,《服务规范》要求各地对确诊的慢阻肺病患者,每年提供至少1次较为全面的健康检查,具体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每年常规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了解患者症状、用药情况,识别是否有急性加重风险等;具备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可提供1次肺功能检查。也就是说,只要您年满35岁,并确诊为慢阻肺病,满足这两个前提条件,都可以享受到这些健康照护。
建“健康档案”并分类定期随访,百万患者有望年内实现
根据部署,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参照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层健康服务,逐步为辖区内的慢阻肺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分类开展定期随访,免费提供随访指导、追踪病情、常规检查等健康服务。
《服务规范》要求,对辖区内慢阻肺病患者,已经有健康档案的,增加慢阻肺病随访服务相关内容;尚未建立健康档案的,应建立健康档案并记录慢阻肺病随访服务相关内容。据专家估算,预计今年全国约有100万名患者纳入健康服务,后续将逐年扩大覆盖面。
对未能按照健康服务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还将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健康照护的连续性。如果发现患者病情加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及时建议并协助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上级医院在转诊过程中提供技术指导和便利支持。
慢阻肺病患者可在公费医疗中享受到诸多优惠政策
我们还查询到,慢阻肺病患者在公费医疗中可享受许多优惠政策,包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申请医疗补助(医疗费用报销和慢性病管理补助)。
医疗费用报销方面,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可以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这意味着,慢阻肺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可以申请报销。如: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起付标准为200元,报销比例为50%;一级医院的起付标准为200元,报销比例为50%;二级医院的起付标准为400元,报销比例为50%。当然,公费医疗报销也有一定的封顶线,具体金额根据要当地经济水平和医保基金承受能力确定。
慢性病管理补助方面,针对慢阻肺病等慢性疾病,国家可能提供慢性病管理补助,用于支持患者的长期治疗和管理。具体补助金额和申请条件因地区而异,需要咨询当地社保或医保部门了解详细信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患有多种慢性病的患者在申请补助时,补助政策通常会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年支付限额,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支付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