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6年,清廷代表耆英登上了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军舰“康华丽号”,在此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耻辱条约《南京条约》。
“康华丽号”是英国侵华部队的旗舰,不夸张的说,这艘船代表着的是风帆战舰时代的巅峰工艺,也是英国人驰骋世界的资本。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耆英在签订完协议以后,在场的英国官兵居然看着耆英的战船,全都傻了眼。
这艘船名叫“耆英号”,原本是清廷为了准备鸦片战争秘密打造的武器,现如今战争失败,它便失去了原本的作用,沦为了耆英撑场面的工具。
耆英号虽然作为战舰综合属性虽然不如康华丽号,但是两者之间绝对谈不上“代差”。
康华丽号作为那个时代的顶尖战船之一:长58米,宽14米,吃水6.3米。而耆英号却能做到长50米,宽10米,深5米,两者之间的差距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除此之外,耆英号通体由柚木造成,内部还分为十五个水密隔舱,性能并不弱于康华丽号,这让那些习惯了高高在上的英国人难以置信:既然你们家也有这么好的装备,为何清王朝还会把仗打成这样?
然而,还未等英国人琢磨出来这个问题,耆英号的另一个特点便深深的震惊了他们:那就是船山悬挂着的中国帆。
耆英号共有三根桅杆,其中主桅高27米,装备着一只重达9吨的主帆。
在英国船只上,收帆降帆一直是一个最为困扰水手的工作,需要数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看过电影的观众会发现一个特点,如果风帆战舰遇到风暴,必须有水手爬上桅杆切断缆绳才能降下来,这种设计十分不便,可以说是困扰了英国人数百年。
而与英国船只不同,耆英号上的这只中国帆操作便捷,极其灵活,只需要一人便能够轻松操作,而且从其速度来看,性能丝毫不比英国船只差。
这一幕,震碎了所有英国人的三观。
对于英国人的诧异,耆英本人倒是没有察觉出来,在条约签订完毕之后,英国代表就向耆英提出,希望能够购买下他的这艘战舰。
对于这一请求,耆英倒是答应地很爽快,既然仗都打输了,那留着船也没啥用,干脆就给了这帮洋人,让他们安生点。
随后,耆英将这艘船连同几十个水手外加一位四品官员“希生”全部交给了英国人。至此,耆英号成为了英国人的财物,并且在当年从香港开回了英国。
在腐朽无能的清政府手中,耆英号充其量就是一个摆设,可到了英国人手中,它很快便证明了自己的强大。
耆英号虽然是一艘平底帆船,但是它的各方面性能丝毫不比英国战舰逊色。
1847年3月14日,耆英号跟随英国舰队绕过好望角,在这时舰队突然遭到了一场极其猛烈的飓风。
当时很多英国人都暗感可惜,认为这艘中国平底船一定撑不过去,要葬身海底。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等到船队穿越风暴,人们惊奇地发现,耆英号居然毫发未伤,这足以证明中国人有着不输于当时世界一线国家的航海技术。
而在接下来的航行中,耆英号更是证明了自己拥有着远航能力。
当时舰队并不是直抵欧洲,而是前往了美州进行补给,1848年2月17日“耆英号”从波士顿出发,开往伦敦穿越大西洋。
而这段航行,耆英号居然只用了27天便顺利完成,要知道,当时的就连装备了蒸汽机的美国邮轮也无法做到这个速度。
等到消息传回英国以后,英国包括女皇在内的各界人士全都震惊了,耆英号刚刚开入伦敦港口,就有上万人进行参观。
维多利亚女皇、皇家海军高级将领以及全英国最为杰出的工程师全都亲自上船进行参观,到了后来,有人居然在耆英号上卖起了门票,需要1先令才有资格登船,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为了破解耆英号风帆的秘密,英国人迅速对该船进行拆解研究。
除了风帆得以保留以外,该船的木材被运往了造船厂,改造成了两艘渡轮和几大箱子的纪念品用以出售。
至此,耆英号结束了自己短暂的历史使命。
耆英号上的中国帆的秘密,很快便被研究了出来,这是一种装备有龙骨的方形风帆,具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
当时西式的风帆主要采用三角形尖顶,这样的设计很难利用到上层风流,且配件复杂。
一个三角帆往往需要十几种铁制附件和百根钢丝或缆绳进行配合才能使用,一个工业设备,附件越多也就意味着稳定性越低,越容易出现故障,保养更加困难。
而这一切问题,在中国帆面前全都不存在,中国帆几乎是纯木质结构,结实耐用,甚至可以在在帆布破裂时继续使用,只是性能会稍微减弱。
而相比之下,西式帆就要娇贵的很,只要一点点破裂就会整个丧失动力,在大风中非常危险。
除此之外,中式硬帆还可以灵活张收,甚至自由改变迎风角度,这些都是西式帆所不具备的优点。
作为战舰用帆,中国帆在收风能力、隐蔽性、操作性都远远胜出,可以说是风帆时代的跨时代产品。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拥有如此水平的清政府,在战场上的表现却堪称拙劣,英国人怎么也想不明白,既有国力,又有技术的清政府究竟是怎么输掉的?
这个问题不单单是英国人不知道,就连清政府也不知道,直至灭亡,清廷之上都没有任何人能够回答出来。
中国帆的杰出是不容置疑的,正因如此,到了二十世纪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关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时,就有人表示,中国帆应该被算进去,成为“第五大发明”。
然而这一想法最终没能实现,因为相较于前四者,中国帆有着最大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事实上,中国帆虽然性能优越,但在历史上的应用是少之又少的,缺乏推广验证。
西方世界第一次接触到中国帆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早,在1450年前后,就有威尼斯人绘制的世界地图画出过装备有中国帆的帆船,并且注释有:该船于1420年抵达好望角(推测是在郑和舰队第六次下西洋时期,部分小舰队前往)。
但是,直到鸦片战争时期,这一技术都未得到大规模扩散,仅仅装备于中国东南海盗和商队。
而到了英国人掌握中国帆的时候,钢铁战舰又开始盛行,风帆战舰整体都要退出历史舞台,那就更不可能大肆装备中国帆了。
因此,在这一连串条件的影响下,中国帆遗憾落选于四大发明行列。
为何性能如此优秀的中国帆没能掀起新一轮航海革命呢?思考其原因,或许于中国帆的特殊传承有关,中国帆的制造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而这一地区的方言民言十分复杂,在那个技术讲求的是师徒口耳相传的时代,客观上传播存在困难。
其次,沿海的度量衡也并不是完全统一的,当时也没有标准的设计图纸,旁人想要摸清其中的门道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哪怕到了清政府建造耆英号时,也只能通过向沿海商船进行收购雇佣来组建水师。
以耆英号为例,它本身其实就是一艘大型的茶船,专门负责从中国收购茶叶运往东南亚销售。
唯一能够让中国帆成体系传承下去的,或许只有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如果从那时起,朝廷便坚持以国家力量坚持营建,兴许能够保留下来技术和图纸。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郑和下西洋只持续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便匆匆结束,从此这一技术从官府走入民间,在逐渐沦为少数行商世家的“秘方”,逐渐变得冷门。而那些为数不多残存下来的少数,也遭到了不同情况的破坏。
例如曾经效力于郑成功军队的宁波号,这艘战舰始建于1753年,历经百余年风波未曾损坏,结果却在1884年被一位英国商人买走,先是当了观光船,到了1911年又被送到了美国,作为古董进行展出展出。
由于宁波号性能稳健,且没有金属构件,不易被侦查,到了二战前夕,后来还被装上了声呐用于侦查日本潜艇。
可以说,作为一艘战船,宁波号已经发挥到了极点。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这艘船又被好莱坞电影导演看中,最终在一场爆炸戏里,当做道具烧了,历经一百九十年的珍贵古船,就此付之一炬。
中国帆的再度兴起,一直等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
1960年,英国政府举办了首届单人大西洋船帆挑战赛,在这场比赛中,选手可以使用任何形式的帆船参赛,从英国的普利茅斯启程,前往到美国纽约。
在这场比赛中,前英国特种兵教官哈斯勒勋爵便利用了“中国帆”技术,将其装备在了一艘维京式的小船上,花费了48天横跨大西洋。
这场比赛结束后,中国帆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帆船爱好者向造船厂发出订单,希望能够制作类似帆船。
到了后来,英国的造船厂干脆直接出了一款中式帆船制式产品:“太阳鸟32型”,直到这时,中国帆技术才算摆脱了口口相传,有了标准图纸。
之后的日子里,中国帆声名鹊起,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世界帆船爱好者的首选风帆,
1994年,英国探险家安妮·希尔,还打造了一艘中式帆船和自己的一位闺蜜一起,一路航行到了南极洲附近。
安妮·希尔的故事无异于是给中国帆打足了广告宣传,这件事情证明了中国帆的便利性:只需要两个瘦弱的女子,便能够驾驶帆船航行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
时至今日,哪怕帆船已经在性能功能方面全面被发动机船艇超越替代,但是,仍然有超过三十多个国家继续将其作为爱好、娱乐功能沿用。
令人惊讶的是,这三十个国家里,居然没有中国。
目前我国最后一次拍摄到中国帆实物发生在2004年,那便是在福建漳州附近海域活动的“金华兴号”。
金华兴号的年龄不详,船主人只知道上一任船老大就是出生在这条船上的,而那位船老大现如今已经八十岁。
这艘船通体由木制打造,而从船身痕迹来看,根据专家分析研究,其历史至少有两百年。
金华兴号本是一艘渔船,但是由于性能远远落后于现代船只,其已经停用多年,一直被停靠在东山湾里。
船主人姓汤,根据他的描述,早年间的渔民基本上都是一家几口甚至十几口人全部住在船上,以补鱼为主业,吃海喝海,甚至几年不上岸。
但现在,随着现代科技的到来,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过去式,渔民们大都用上了无线电设备,不再需要向往日那般辛苦,基本上人人都搬到了岸上,金华兴号也就此停用。
金华兴号的发现引起了国内一个摄制组的注意,原本人们想要为其拍摄专题纪录片,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金华兴号被发现仅仅两个月以后,它所停靠的东山湾就遭遇了一场台风,主帆破损。
与此同时,由于船身严重老化,当地的渔政部门下达了通知,要求进行拆毁废弃。
后来为了配合派拍摄,船主人好不容易争取到了外出航海,但在入港的时候,由于船体的悬臂超限,又不得不拆掉了双翼。
到了2008年的时候,金华兴号已经不堪重负,沉入水底。
至此,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条传统木帆船,彻底离我们而去。
帆船并非复杂工艺,在现存技术下,只要愿意投资,可以很快进行复原,但可惜的是,我国目前帆船产业并不如国外那般发达,愿意花费真金白银支持这一事业的人也少之又少。
一个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是,中国帆想要回到中国,仍然需要数年乃至十数年的努力,希望这一天不会来的太晚。
用户10xxx40
第五大发明应该是中国的纸钞,领先西方600年。现在大家还在用。
长乐未央 回复 05-16 15:56
金圆券500万一张
乡村老军医 回复 05-15 12:42
他说的是交子,宋朝时的货币[得瑟]
江南河海
再破坏自己的传统文化了,我们也走在世界的前头[狗头]
用户10xxx35 回复 05-14 20:54
不是破坏传统文化,是改变传统文化,完善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文化,所以我们才能再次走到世界前面。为啥中国人聪明,就是因为与时俱进,善于变通,不变的就都挂掉了。
鸡你太美 回复 用户10xxx35 05-15 12:14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最后一天的童话
没有进取心,得过且过是中国最大的劣根性
HFE 回复 05-16 17:07
正在努力向西方学习,清华大学正在加紧全英文化教学,并且与日方友好合作。[呲牙笑]
土豆 回复 05-15 00:11
当然每一条航路都是资本家用血铺出来的。
陈泽槟
🙃😊
七巧玲珑
中国现在技术再强大,不扫除汉奸,将来辽宁号也怕要落得耆英号的下场!
用户10xxx35
楼主的说法道尽了中国帆船的优点,我曾经去过广州博物馆,里面有个中国帆船模型,小编可能不清楚中国帆船最大的优势。中国帆最大的优势就是两侧不等边,这样以桅杆为中心两侧受力不匀,既可以利用风力操控帆的方向,又能使其产生斜向分力,也就是可以逆风而行(不是顶风哈),当然需要高超的抄船技术。另外小编可能没有注意,中国帆船的优势其实是河道湖泊(中国水系发达河运水平高)。但是去大洋上,耐波浪要差一些,也就是一路风平浪静就最好使。但是那个时候的气象技术还是很落后的。小编不要瞎说中国帆技术丢失,应该目前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暂时放放还是可以的,以现在的技术储备与数学物理计算能力与加工能力,造出中国帆船轻而易举。要知道中国目前是造船全球NO.1。建议小编结合现实来讨论,乱点标题不靠谱。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中国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就有一艘风帆训练舰“破浪号”,舷号86。
易梁 回复 05-14 17:49
那是西式帆船
0未得通其道A只能窥其貌0 回复 易梁 05-15 22:38
看到过报道,有点类似瑞典哥德堡号的风格
美女他老公
满清耽搁中国400年的发展
没什么好说的 回复 05-16 15:25
不要说满清误国了,翻遍历史误国的都是一群腐儒和汉奸。远的不说,明朝的禁海令,以及为满清出谋划策的汉奸[得瑟][呲牙笑]
谢必安
但凡肯百度三分钟或是玩过航海单机游戏就不会写出这种东西了。
看图投机 回复 06-07 22:47
明末最吊的是荷兰仔,大英还是个弟中弟
杖剑天涯 回复 看图投机 06-07 23:17
葡萄牙和西班牙都被打败,大明不自大,知道弱点,改进武器。
my god
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变,传统要等巅峰之后才确定
用户10xxx35 回复 05-14 21:00
上善若水,变通一道中国人从来都有。善于变通但是不改初心,有些东西是不变的。美国以为在中国周边制造事端,中国就叫变得害怕,不要把中国人逼急了,犟种其实多多。
来干饭
好
逍遥帝123
硬帆淘汰货了[呲牙笑]
勿等
英国来的时候哪怕是南宋,都比满清强
QYX
中式帆装最大优点是节省人力,但速度并不比西式软帆快。运行成本低,用于商业运输很划算。后来在中国还有一种中西结合的船,西洋船身,中式帆装,比传统中式船快,又比西式船节省许多水手。
年近中秋
好象是九七年或九六年?在洞庭湖里有见到两艘,但没开动,停在湖中的
世风
请问以"补鱼为业"。。。是什么职业。。。令人费解!
过客 回复 05-16 10:27
捕鱼为业。渔业
0未得通其道A只能窥其貌0 回复 05-15 22:46
就是把破损的🐟修补完整[呲牙笑]
未城年罪犯保护法
以前只知道大航海时代中国大帆船挺牛逼的
0未得通其道A只能窥其貌0 回复 05-15 22:49
如果是手动操作,跑远程,因为减少了靠岸次数,拉直航线,反而比欧洲大船更快!而且载货量也更多[吃瓜]
用户10xxx49
这玩意在现在的意义是什么?除了搞竞技这种烧钱的事情就没什么实际价值了,失传也就失传了,没什么可惜的,要真的有实际运用价值的那一天就再复原好了,这东西不是什么高科技,况且还有参考案例,复原花不了太多时间和钱。
0未得通其道A只能窥其貌0 回复 看图投机 06-08 08:29
目前来看确实鸡肋!将来的事,谁说得准?当初汽车第一次上路的时候不也是鸡肋一般的存在[无奈摊手]
看图投机 回复 06-07 22:45
对远洋货轮而言,风帆占地面积大动力又小,鸡肋
123456
满清误我华夏三百年
0未得通其道A只能窥其貌0 回复 05-15 22:45
岂止三百年?再恢复到“正常水平”,还不知道要几百年[吃瓜]
牧原
郑和船队经过考验的,应该不差
随便说说
帆船作为一个爱好娱乐项目。搞不搞由市场决定。有什么可惜的?
从心而行
郑成功那个假的吧,人家势力在17世纪中后期16XX年
无印之足
上下同欲者胜。人家当时就没有什么上下概念了
品着生活的苦晒着生活的甜
老外给专利费了吗?[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何兵
第一大发明应该是豆腐
qeryilkn
小富即安,一个贪婪无度
穿过撒哈拉的热风
别yy了,西洋帆最开始也是这样的,人家都进化多少代了
__独丶
嘿嘿嘿
长尾巴的柯基
补鱼是个什么鬼
八分之一
第五大发明不是棒子吗?
唯獨黑白
硬帆近海有优势,远洋不够软帆好
艾老虎油 回复 05-14 10:11
郑和表示:你放屁
不忘初心
满清蛮夷是近代中国的罪人!特别是那个老妖婆!
0未得通其道A只能窥其貌0 回复 05-15 22:57
要不是老妖婆早早的把蛮清给废了,说不定咱们还在留着大辫子[呲牙笑]
土豆
我们是农耕封建社会,郑和下西洋没有带来任何直接利益。西方自资本革命后,强大的资本推动航路发展。每一条航路都会被西方掠夺带来巨大利益。
土豆
可惜了,大明没有资本革命。不然我们比他们强大太多。
用户10xxx62
摈弃自己的5000年传承,接受洋玩意儿的一切。“师夷长技以制夷”结果制夷没治好,反倒把自己的一些好东西全部给打压了,过3-50年本来我们应该骄傲的东西全部得去外国再学回来
用户16xxx04
尬吹,中式硬帆和西式软帆的优缺点区别很容易查到。简单来说就是中式方便升降, 可以八面解凤,西式利用率高,船速快
归真
中国自古以来从不缺有智慧的人,但奴性思想根深蒂固,再怎么努力最后只为主子们做嫁衣,也就没有了拼搏的动力,这就是有先进的航海技术却被列强欺压的原因,也是现在那么多高科技人才不愿回国的原因
君子剑
吹吧
狼雅
棒子说这是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哭笑不得]
汉末长歌
明朝,当欧洲传教士疯狂翻译中国古典数学天文学等著作,然后冠以古希腊名义的时候,我们还在沉睡。
穿过撒哈拉的热风
这得多大的脑袋进水量,能把人类船帆的初级形态吹成伟大发明?西洋帆最开始不是这样的?人家进化多少代了?
烟火里的尘埃
咱中国现在还有在使用的传统帆船吗?
陪你聊历史
三角帆和锚
川坝坝的龙门阵
顺风效果小于方帆,逆风效果小于三角帆,好处是不用带那么多的帆具,也减少了操帆人员,中式帆船最大的优势在于水密隔舱,这个领先西方几百年,而西方直到蒸汽船出现时才开始慢慢使用这技术。
穿过撒哈拉的热风 回复 05-15 14:02
学点起码的力学知识,那是用来充当龙骨加固船体的,这种船现在还有,真正的水密仓是水线以下分小隔舱,而不是甲板下面空间分五个仓!
川坝坝的龙门阵 回复 穿过撒哈拉的热风 05-16 09:40
但这五个仓相互之间是分开排水的,能保证一仓进水不会影响到别的仓。而不是西方的一仓进水,全部遭殃,你告诉我这不是水密隔舱?
冷眼钓鱼
中国研究技术、工艺、配方的,待遇地位远远不如研究八股文、马哲。。。。这才是落后的根源
LM
大明朝的舰队
似梦似醒
既不知己有不知彼,焉能不败。
白露凝霜
是禁海令让中国航海和造船术落后的
loveJustin
不知道是不是钓鱼,郑成功在1662年左右去世,而康麻子打下台湾是1682年左右,1753年?
茶过留香
永乐大典的,航海造船技术真的丢了?
lu28356224
呵呵,就是因为硬帆航海时缺陷太多,才发明出软帆,作者不会以为软帆就是一块布吧
火炎焱燚
满清是一个文明落后的民族对一个文明先进的民族进行殖民统治。它只会阉割破坏先进的文明,这样才利于他的殖民统治。
表面上的繁华
第五大发明应该是 榨!自己补充榨什么
王不了
现在不是流行不用桅杆的风筝帆么?
用户17xxx10 回复 05-14 15:34
风筝帆娱乐用的
tb124898
别让韩国知道,知道了又去申遗了
0未得通其道A只能窥其貌0 回复 05-15 23:00
申就申吧!自己荒弃的地还不准它人耕种?[无奈摊手]
用户18xxx35
扫除教材编辑汉奸
重生之我是山大留学生
中国的东西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用户17xxx26
之前有文章说中国帆在英国的动力帆面前就是落后的代名词之一,不能够改变迎风角只能随波逐流。极大打击民族自信心。
清华北大救世主
帆船🚤本是韩国人发明,关我们鸟事
用户17xxx75
传统文化最该丢弃的就是儒家369等